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在美國讀一個考古學博士?

冉煒煜:考古學研究生的學習與生活

我重點講解五個部分,分別是:1.學製和流程,2.課程內容,3.學校日常工作,4.學術問題,5其他相關問題。這些問題大致是以我在匹茲堡大學為例的,當然有一些其它大學的例子可以進行參照。

首先是學製和流程。

在北美,考古學,尤其是史前考古學在大部分情況下是人類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匹茲堡大學人類學系的系徽就能很好地體現這一點。這個系徽上有四張臉,這四張臉分別代表人類學下四個不同的分支學科:文化人類學,體質人類學,考古學和語言學。也就是說在美國比較傳統的“four-field department”都是包括這四個不同的方向的。所以可以看到考古學,尤其是史前考古學是十分鮮明的屬於人類學的。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在很多地方中國考古學、東亞考古學是屬於亞洲研究的。它更多帶有一個地域研究的色彩,還有另外一些,像對於圖像的研究一般會在藝術史下面。所以我們所說的考古學,在美國是分散在不同的學科中的,這反映了不同的國家基於不同的考慮對知識體系有不同的理解和分野,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一點。

部分學校是有多個科系進行考古學研究也招收考古系研究生的。首先北美地區研究生學製比較特殊的一點是,博士和碩士項目是平行的。其中,碩士項目實際上是以知識和技能強化為主的,它主要培養一些高級的能夠適應一些研究工作的人才。所以在美國這個項目更短一些,碩博項目平行是指一般大學生畢業後一般不是先讀碩士再讀博士,而是你選擇讀碩士還是讀博士,這兩個在理論上講是平行的,當然我以後會講其他的情況。碩士項目幾乎所有的項目都是以授課為主的,強烈傾向於授課而對於研究方面不是特別側重。

與此相對的是博士項目,就是我們所謂的PHD,學製一般為五至六年。我所在的匹茲堡大學學製是五年,這個僅僅是書面的上的,在我們學校如果是五年畢業,全系是都會開party慶祝的。這個是非常罕見的。北美大學對於博士階段的學習要求比較苛刻,首先學生要花很大一部分時間在修課上,這就是為什麽博士的研究時長非常的長。此外博士生還需要獨立開展自己的研究,通常會要求博士生有一次獨立指導田野的實踐,獨立帶隊,相當於你是領隊,帶領一次田野項目,這些都決定了北美的博士項目一般時間很長。因為首先你需要上足夠長時間的課做準備,還要真正深入田野進行研究,所以五到六年實際上是這些要求決定的。

當然持有碩士學位者可以繼續攻讀博士學位,這種情況下一般是會有一定的學分抵扣,可以通過你研究生上過的課程抵扣博士的學分。一般情況下持碩士學位者接著攻讀博士是在工作一段時間後,而且這並不是一個特別普遍的情況。考古學實際上是一個很多沒有實體經濟相關的專業,所以很多時候社會對於考古學碩士的需求比較低,所以很多學校是不設置考古學碩士項目。

流程上需要區別一組關鍵詞,這是在北美和中國是非常不一樣的。國內的習慣是一名學生開始攻讀博士學位後就會被稱為“博士”。在美國,一個人只有通過論文答辯拿到博士學位之後才會被稱為“博士”。再此之前你會擁有兩個稱謂,一是博士研究生(PHD student),這是博士研究的一個早期階段這個階段基本上以修課和研究規劃為主的。在這段時間內你需要修滿學分,盡可能學到你認為你未來開展項目需要的知識。再此基礎上規劃你對未來研究的一個計劃。因為大部分情況下,需要向一些第三方的基金會申請研究經費,這個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在這個階段結束後,就會變成博士候選人(Phd candidate)。所以很多人在自己的名片上都會注明。

成為博士候選人,離博士學位只差一步,學位論文,聽起來非常簡單,但實際上這是非常關鍵也非常困難的一步。在這一階段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指導帶領自己的田野工作和進行論文寫作。

冉煒煜

如何獲得博士候選人的資格?我歸納了一下基本要求,不同學校可能略有出入。首先需要修滿一定數量的學分;二是通過博士資格考;三是開題報告通過論文答辯委員會的批準。博士畢業的條件比較明確:一是你需要獲得候選人資格,二是完成你自己的研究,三是論文獲得批準,這在全球都是一樣的。

這牽扯到兩個不同的名詞,一是博士資格考,在美國大部分大學都存在這個考試,通過考試才能拿到候選人的資格。理論上講這一關會淘汰掉一部分人,主要是對學生理論和基礎知識的考察。在很多大學,資格考會更側重你對理論的掌握,是否了解你要研究領域的理論,能否用自身的知識儲備對這一理論進行評價,你將如何運用這個理論進行自己的研究。這個是考察的關鍵。這是與人類學研究理論框架相匹配的。這個框架對理論的要求非常嚴格,所以資格考也比較關注這方面的問題,而不是瑣碎的知識點。

其次是針對你的研究題目進行考題,博士資格考最大的目的是逼著你看論文,看與你研究方向有關的論文,來增長你的知識,去評價有關及研究方向的理論從而指導實際的研究。不同學校有不同的形式,從考試名稱到考試的時間。

二是論文答辯委員會,據我的了解現在國內部分高校也開始採用這種模式了,而在北美論文答辯委員會是一個比較固定的機構。在博士第二年或第三年確定了你的研究方向後,就要確認自己的論文答辯委員會。論文答辯委員會的一般構成,以匹茲堡大學為例,一般是需要四位成員。

主席一般由導師擔任,很少有例外的情況。需要至少有一人來自於本系以外。這個構成可能有以下幾個考慮,一是答辯委員會的不同成員可能會對你的論文進行多角度的指導。比如你的研究裡有石器或者陶器分析的話,答辯委員會的成員可能有一個這個方面的專家。這樣他可以對你這方面的分析進行特殊的指導。或者你研究的是區域的聚落形態,可以選擇另外一個成員指導這一方面。這能確保博士生的研究獲得全方面的指導盡量避免研究中出現沒有人可以提供指導的“死角”。

如果我研究的方向系外內沒有專家很少能夠指導,那麽可以系外的專家進行指導。這一措施可以避免長期隻跟本系的人合作,導致思路視野受到一定的局限。系外的答辯委員會可能會比較有效的避免這種局面。

第二個是要說的是課程的設置,以匹茲堡大學為例。

考古學專業要學習人類學核心課程。人類學核心課程會有四門,每一個方向有一門。在匹茲堡大學要求學生在研究生階段至少通過其中三門。除此之外有一些考古學必修課程,這個不同學校是有不同的安排,而且這種課程很多學校是為了體現自己的特色。比如我們的必修課程一般包括了數據分析(這是一個比較傳統的特色部分),還有像聚落形態、酋邦演進這類課程基本上是準必修課,大部分人都會上。還有其他考古學專業課。這是根據學生的需求來確定。比如我要做與動物考古有關,可能就會選擇動物考古相關課程還有環境方面的課。而如果我要做的與家戶方面有關,就會選擇和手工業相關的課,石器的理論陶器研究理論等類似的課。所以你看這三類課程的分層是十分明顯的。第一層是基礎,第二層是在本系學習能獲得的一些精華,第三層是根據你的研究需求進行自主的選擇。

學分要求各個學校千差萬別。通常是兩到三年完成全部學分要求,匹茲堡大學是相對來說一個比較老派的學校,所以學分要求比較多。大概需要兩年半到三年半,最快也是需要兩年半的時間。不少學生也在反思我們學校的課程是不是太多了,是否需要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不同學校的學製是特別不一樣的。如果你上課的時間多,你自己進行思考研究理論的時間可能相對的會少一些。如果要留足夠的時間思考研究理論,那麽你的知識儲備就可能少,實際上並不是說哪個好哪個更不好,而是你需要有所取捨,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科系不同的人可能對這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課程形式可能是與國內差別最大的,分為講座課和討論課,而不同的課程類型也是有不同側重的。

在美國,大學生的基礎課一般是沒有討論課的。大學生的進階課,比如我在大學生階段決定學考古課了,本科最後兩年可能會接觸一些考古的討論課。但是在研究生階段,尤其讀了博士之後,討論課的比重會迅速增大,這個時候是就要根據很多考古材料進行討論,進行思辨。對理論進行評價和運用的時候,大家就會認為討論課是更加重要的,所以在美國可以看到研究生討論課的比重大增。這一點上因為國內開設的討論課相對比較少,所以大部分人去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在最開始的時候對這種討論課非常不適應。但是我認為它有它存在的道理,並且有很大的價值,因為在研究生階段你對一些問題的理解和見解比知識的儲備更重要。討論課還有一個特點是課前的閱讀量非常大。之前聽過一個比較誇張的說法,美國的社會科學博士大概需要每天讀一百頁文獻。討論課尤其對課前閱讀有很大的要求,如果你課前不能卒讀文獻,那麽上課的時候可能就會傻眼。不僅閱讀量大,對閱讀的質量要求也高,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開始是非常痛苦的。這一階段大部分課程的期末評價一般以論文寫作為主,這個比較好理解,你的觀點有時會比你掌握的知識細節重要很多。所以論文寫作是一個練習組織表達自己觀點的重要方法。

第三個方面,我之前說過,博士生的階段是五到六年,在大多數大學一般不會給全額的獎學金,除非有一些特殊的研究方向。這就要求在讀書的期間,在承擔高強度學習同時,還要參與到學校的日常工作當中,以獲得學費和生活費。與此同時,你會被視為學校的雇員,所以在美國很多時候問你跟哪個導師的時候,會問你同誰一起工作,很多時候你會被視為和他是平級的關係,你們都是學校研究部門的一個職員。其中最主要或者最多的是教學任務,這裡面有助教,不獨立承擔一門課的教學,主要幫助主講教授整理課程資料,例如幫助出一個講義,整理ppt。有的時候需要協助出考題,批改作業及試卷。

匹茲堡大學比較特殊的工作是教授練習課,這對自己尤其是畢業後有志進入大學從事教職的人是一個很大的磨練。對自己的語言能力,傳達給學生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是一個非常大的磨練。除此之外有一些其它不同的職位,獨立教授大學生課程,比如從大綱的準備到教材,到最後的出題、批作業、給分,全部都是自己的完成,這個花費時間很大。

還有助理研究員,進行研究活動,比如數據分析,具體職責視情況而定。還有一些學生管理崗位。

學術活動方面,在美國基本上有幾個會是大家都會去的,比如說美國考古協會年會(SAA)每年一屆,美國每一個地方人頭攢動,大家穿著徒步鞋,從世界各個角落衝過來,這是大家能夠聚在一起討論很重要的機會。還有就是東亞考古學大會(SEAA),今年是在南京舉行,這對於亞洲考古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除此之外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學術期刊。最後一個是學術講座,在匹茲堡大學有許多種學術講座,例如可能有來自國外的訪問學者進行講座,或者是畢業論文答辯結束之後,需要在全系做一個講座,給大家介紹你的博士論文說的是什麽,例行的必須的一個流程。這樣能讓全系的人知道你幹了些什麽,而且能夠就此進行討論幫助你能夠進行最後的論文修改和提交,除此之外還有參觀活動和田野活動。

最後,是一個很多人討論的問題,“我應該去北美進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嗎”?通過我剛才的敘述大家也能感覺出來,北美的培養體系與國記憶體在比較大的差別。你在從一個培養模式轉移到另一個培養模式的時候,要付出很多的犧牲,比如你要犧牲時間去適應英語,需要適應生活方式、管理模式等等。

我在這裡列出來一些優勢和一些劣勢。優勢就是開拓視野,培養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獨立管理田野項目的能力,這個在國內來說可能是比較少的,如果你在北美想要完成一個研究項目,從寫到提交到申請資金到找人找設備,去打理當地的關係這些全部都是自己的乾的。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方面背後是沒有自己的導師進行指導,非常考驗自己這一方面的能力。

當然,到北美留學也有一些劣勢,比如時間長,挑戰多;還有很多人會問到的一個問題,你對這個事情付出五到六年的時間值得麽?在這五到六年的時間中你可能收獲到很多,但同樣會犧牲很多東西。這五到六年值不值得你攻讀這樣一個學位,這五到六年你自己是否可以做一些更多的事情?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畢竟五到六年是一個很長的時間段。第二個是遠離國內的學術圈,尤其是畢業之後有志於回國發展的,這可能是一個不太正面的影響。當然這個是見仁見智。當然現在國內外的交流在逐漸增多,使得這個劣勢越來越不明顯。

總的來說考古學的研究生學習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但是學考古的人是一群非常瘋狂的人,很多人在其中會找到許多樂趣。

趙潮:比較考古學與全球視野

我之所以選擇這個題目是因為,去到美國之後很多親朋好友都會問的,他們就很奇怪的一點是,“你為什麽要在美國學考古”?中國文明有輝煌燦爛的歷史文明,這麽多古跡你不去研究,為什麽跑到美國一個沒什麽古可考的地方去做考古,學考古?

其實這個對話透露出大家的一種誤解,那就是,美國的考古只是研究美國境內的考古。但其實不是這麽一回事。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匹茲堡大學人類學系考古學科的老師一共只有七名,比首師大的師資規模還要小。但是我們系的老師做的考古覆蓋範圍卻是十分廣的。有做歐亞草原地區的,有做中美洲瑪雅地區,南美洲安第斯地區還有中國。這不僅僅是我們一個學校的特例,在美國有許多學校都是類似的情況,考古系的老師會分散在全球各個地方做工作。所以在我們的課堂上能夠接觸到來自不同地區的考古知識。

趙潮

我們系現在的在讀研究生,也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有從歐洲來的,有很多從中國來的,也有從拉丁美洲來的,還有一些美國人。這些美國人不止在本土研究考古,也分布在全球的各個角落去從事考古工作。旁邊這個圖是我們在上考古學導論課的照片。美國考古學導論的課程設置也與國內十分的不同。他們的課程是人類起源與行為現代性出現,農業起源,社會複雜化發展與文明起源三大主題將世界的考古發現串聯在一起講解。這是教授在講解史前農業向日本列島傳播的照片,他畫了一個很卡通的日本地圖。不僅高校具有全球化的視野,美國的博物館的展品也是來自於世界各地。所以我們在逛美國有名的大博物館時就可以足不出戶飽覽五大洲的燦爛文明。

那麽大家可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麽美國人研究全球考古?很多人可能會說是因為美國自己的東西太少,所以他不得不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考古。但是我想這個問題沒有這麽簡單。

首先,在美國的西南地區,考古遺址也很多。但是在美西南的一些傳統的考古牛校仍有部分教職提供給研究外國考古的學者。雖然美國很多不同院校的考古學系老師不如在中國考古學系多,但是美國有考古的院校非常多,培養的博士研究生也非常的多,它的規模是很大的。它這麽大的規模顯然不是定位在做一個局部的考古,而是要做全球範圍內的考古。所以我認為美國做全球考古與其對自身考古學科的定位有很大的聯繫。美國的考古學科定位與中國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是作為人類學的考古學,大部分的史前考古是設置在人類學系底下。他們關注的問題是比較宏觀的有關人類的文化演進中一些比較重要的課題。比如現代性行為的出現,農業的起源和社會複雜化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很難通過一個很局限的地區做一些工作就能夠說明白的事情。所以需要經過大範圍的比較來去深入的探討這些問題。

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考古工作,就避免不了將全球文化做跨區域的地域性比較。那麽他們比較的重點在哪裡呢?

首先,他們比較關注的是,想通過各個區域文化的比較來看文化演變的動力規律以及機制。

我舉一個很生動的例子,通過例子向大家說明怎樣去做文化演變的動力規律以及機制。我導師(Loukas Barton博士)與中國做的合作就是基於這樣一個動因進行比較。他博士是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讀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當時有一個隊伍,是想做一個史前環境對乾旱環境的適應性研究。他們一開始做的是美國西南地區。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許多事情只靠美國西南地區的材料是很難說明白的。因為人類的行為特別複雜多樣,無法把握哪些行為與人類對乾旱環境的適應性有關,哪些行為是隨機性的行為還是文化傳統等等。所以他們期待尋找到另一塊環境相似的地區去研究人類的適應性行為,並與美西南進行比較。後來他們選擇的一個點是在中國西北地區的乾旱區,青藏高原的邊緣地帶,與蘭州大學的地理系合作。通過對中國西北與美國西南的比較,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人類在對這種乾旱環境的適應中有哪些共性的東西。

當然,我們看到這種追求研究文化演化的動力機制與規律,並不是所有學校都熱衷討論的一個話題。有些學校則更熱衷於討論所研究的區域的文化有什麽特殊性。但是這個特殊性的研究也離不開比較,因為只有通過比較,才能破除很多“本應如此”的認識,真正認清這個地方的文化到底有哪些特殊之處。那麽比較考古與全球視野能為我們帶來什麽樣的收益?可能很多學習中國考古的學生們會提到我們發掘很多,報告任務也很繁重,我們的東西都沒有搞清楚呢,為什麽要投入那麽多精力去了解外國考古呢?我想,其實我們在研究中國和國外的考古是可以齊頭並進的。因為只有我們有一個全球範圍的更廣闊的視角,才能對我們的研究有一個更好的把握。

我認為有幾點是全球視野給我們帶來很大收益的。首先,它能夠在更廣闊的時空範圍內去理解中國文化的特質和演進軌跡。我們大家都知道文明探源工程已經進行了好多年了,成果也非常的豐碩,但是我們很難說明中國文明在演進過程中到底有哪些特徵是不同於西亞,不同於中美洲或者南美洲安第斯文明的。我們現在並不能說明這樣的事情,如果要說清楚這些事情,需要我們需要有更廣闊的比較的視角。把中國文明的社會複雜化進程和世界其他地方進行對比。

同時,比較考古的視野能夠為我們帶來更多的研究話題。目前大家在寫論文的時候往往會遇見一些瓶頸,找不到獨特的視角去研究問題。但是比較考古就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新的話題,因為通過比較的視角,我們破除了很多想當然的認識,看到了不同地區文化發展的獨特現象,而這些現象需要解釋,就會形成很有意思的考古學問題。比如通過對世界不同區域的農業起源過程進行比較研究,我們發現有些地區在農業起源之際發展出了大型的村莊,出現了人口集聚的現象,有些地區則仍然保存著狩獵采集時代分散居住的特徵。觀察到這樣的現象,就會促使我們去追問,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差異,這種差異對後來的社會發展進程又有哪些影響?

第三,我認為比較的視角可以為我們的研究提供很多經驗和靈感,大家都知道中國在史前時代距今5000到4000年之間有一個氣候惡化的事件,伴隨著氣候惡化的事件,有很多出現複雜化社會發展跡象的考古學文化相繼衰落,但是我們並不清楚是怎樣的人地互動關係造成了考古學文化的衰落,如果我們看一看其他地方的研究的話,會發現在美洲地區在公元後的1000年左右也有一個氣候惡化的事件,這個氣候惡化的事件也伴隨著瑪雅文明,南美洲的蒂亞瓦納科文明、美西南的查科文明的衰落。西方學者通過不同視角,提供了很多關於人類如何響應氣候變化的研究,去探索文明衰落與環境變遷之間的複雜關係。。這些研究提供了很多思路與方法上的啟發。為我們研究中國在這種氣候波動時期人類文化對環境的適應提供了可資借鑒的靈感。

還有一點我想強調的是,比較的視野為考古學理論和方法在中國的應用提供了很多的反思。全面否定國外的考古學方法理論,抑或是全盤接受國外理論方法,並生搬硬套在中國考古材料上,都是不可取的做法。。如果我們了解國外考古學家對每個區域的研究,就會發現一些特定的考古理論和方法都是基於考古學家在某一個區域的實踐基礎上然後形成和完善的。所以我們就會很理解為什麽他形成這樣的理論方法,這些理論方法得以形成的前提是什麽,這個時候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中國的材料,就會去主動思考中國考古材料的情境,是否與這些前提相通?這些理論是否可以借鑒過來,借鑒與應用是否需要修改最後,我認為用比較考古的視野看待中國材料,還能帶來一個重大的收益,這個收益不僅局限於我們國人,更能惠及全世界所有對歷史,對考古感興趣的志同道合的人士。如果有一個全球化的視野,我們可以推動中國的知識走向世界,引起更為廣泛的關注。我看到有許多暢銷書,尤其是融入了考古學研究成果並且具有全球視野的暢銷書,在談到諸如人類的農業起源的問題,探討文明是怎麽樣產生怎樣衰落的問題的時候,都會提到中國,但是提到中國的時候都是兩三筆帶過,這就意味著他們知道中國的知識很重要但是他們對中國太不了解,這個東西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黑洞,他們沒辦法說更多的話。我們可以看到在說很多問題的時候,考古學家會說中東發生了什麽,說中美洲發生了什麽說的很詳細,但是說中國的時候則非常的粗略。我想,如果中國的考古學家具有全球的視野的話,我們就可以充當一個橋梁,將中國的知識通過與其他的文化文明進行比較,讓中國的知識能夠融入到一個世界考古學的體系中,讓大家更加了解中國的文明。所以倡導大家還是要將英語學好,如果是有志之士歡迎大家挑戰一把,出國留學。即使不想留學,學好英語也是很重要的,這樣我們就可以獲得更多考古的知識,通過知識擴充我們的視野,更好的去做我們的研究。

陳璽文:人類學視角下的考古學

考古學到底什麽樣,如果從學校專業架構來看,很明顯首師大的考古學專業是在歷史學院底下,但是在匹茲堡大學考古學則是在人類學下四大分支的其中之一。人類學又是在文學院底下與傳統的歷史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科系。

陳璽文

什麽是人類學呢,簡單來說是以人為中心的學說,研究人類社會和文化,到底是什麽樣的人。聽到人類學的定義可能會好奇,到底與歷史學的差異在哪裡,為什麽需要有人類學這樣的學科存在?來跟歷史學做一個分別,人對某個理論的好奇心,定義了某個學科的獨立。例如政治學和經濟學為什麽是分開兩個獨立的學科,因為政治學關心的問題與人類學並不一樣,經濟學關心的問題在政治學裡沒有被提到。他們各自有自己獨特的關懷,所以才能成立一個獨自成立的學科。

根據這個最終的關懷,我們可以定義出什麽是這個學科所要了解的具體的知識、學科的具體任務。根據你想要了解什麽知識,你可以去設計一些適當的方法去進行有效的資料收集。在美國或者其他知識生產的結構大概是這樣的流程。

那回到人類學這門課,它有什麽特殊關懷可以讓它獨立在歷史學之外從事考古學的研究呢?這個可以從人類學的發展可以講起,從地理大發現以前,歐洲社會發現世界存在許多超出自己認知的人類社會,比如原始部落。歐洲人就很好奇好幾千年都沒有發現,還有這樣一個角落存在這個世界,進而開啟了歐洲世界對異文化的興趣。很多早期的人類學文獻和人類學研究來自傳教士對當地的描述,他們到當地的土著部落為了傳教或者為了貿易,甚或為了剝削,對當地的政治經濟事物做一些描繪和記錄,回報給祖國,制定當地的政策,這就開啟了人類學對異文化的興趣,從地理大發現以來,人類學維持了對異文化的興趣,一個主要的核心價值在於人類學家通過研究異文化借此來反思自己的社會和文化,然後挑戰你以為是常識的東西,挑戰各種看似非如此不可的事情。

在這裡舉一個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例子,1966年,美國人類學家Laura Bohannan寫過一篇文章(Shakespeare in the Bush,Natural History, August/September 1966),講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作者本人愛好文學,特別喜歡讀文學作品,有一次被英國同時吐槽,“你們美國人不可能完全理解莎士比亞的作品,因為莎士比亞是英國作家”。作者就有點不服氣,她認為文學作品的內涵應該是普世性的,像《哈姆雷特》這麽偉大的悲劇作品,雖然美國和英國的社會風俗有點差距,但是不至於說我身為一個美國人沒有辦法理解莎士比亞的作品。後來他們兩個爭論的事情有點開玩笑,不了了之。不久之後,Lanra到西非的一個部落進行人類學研究,隨身攜帶了一本《哈姆雷特》,準備有空的時候可以看。土著發現了人類學家在休閑的時候看那本書,就覺得很好奇,問,“你在看什麽東西?”Lanra就覺得機會來了,覺得如果能向這個土著介紹哈姆雷特的劇情,介紹莎士比亞作品的悲劇性和偉大之處在哪,不就正好可以證明說文學作品的價值是具有普世性的,即使在西非一個部落的土著沒有受到過文學的訓練,只要把作品翻譯給他們聽,那是不是土著也可以理解這種悲劇性偉大的地方?

劇情梗概大家都知道:哈姆雷特王子的叔叔暗殺了他的父親,娶了王后,哈姆雷特復仇的故事。當人類學家解釋這個故事時,發現土著面無表情,後來在和跟土著討論過程當中發現,原來在這位土著人的風俗習慣中,小孩兒的父親死掉,讓哥哥或者弟弟承繼他的妻子和小孩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他們也沒有辦法理解,國王死後為什麽會以靈魂的形式出現,因為他們的文化中沒有靈魂的概念。

這就對Lanra非常有衝擊:如果莎士比亞的作品沒有辦法在這個西非的部落裡被以它原來的方式理解,那麽英國同事的吐槽又有多少真實性呢。因此這是人類學的基調,你把你在日常生活中看似是常識的東西,看似是理性的事情,非如此不可的事情,帶到異文化中做研究,可以找到一些你原本覺得是理性的東西只是你的習慣,你覺得非如此不可的事情只是可能的事情。

那麽,這與考古學有什麽關係呢,這讓我想起我讀本科的時候,上大一時《考古學概論》老師前幾次課就跟我們說,考古學是加了時間深度的人類學,什麽意思呢?因為一個遺址只能被挖一次,一個故事只能說一次,資料沒了就沒了。如果部落一直存在的話,你可以一直探訪那個部落,重新把資料收集起來。因為考古學的特性,資料只能被收集一次,遺址發掘之後就被永遠遺失了。所以我感覺人類學底下的考古學像是把古代社會當做一個現成的異文化來理解,借此像那個作者進入西非的部落,重新理解文學作品的悲劇性是否具有普適性的事情。考古學家通過了解古代社會挑戰一些常識,本來覺得非如此不可的事情。

如果我們把社會當成是一塊蛋糕,蛋糕的第一層是意識形態,中間有社會結構和風俗制度,最下面是經濟和科技這種三層的結構。你會發現,比較現在的社會和比較過去的社會,常常可以在兩層或者三層結構下發現有不同的意識形態,不同的社會組織和結構,也有不同的經濟和科技。因此,通過比較古代社會和現代社會這三層制度上的不同,將考古學作為人類學一部分的考古學家,就可以借此進行人類學風格的考古學研究。

- 完-

亞洲考古學會發布(Asian archaeological society)

綜合整理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 丨澎湃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