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人授權給波蘭人做的美國成長故事,這…靠譜嗎?

  今天聊的這款試玩版遊戲,算是一則舊聞——如你在Steam商店頁面所見,《美國式家長》的試玩demo其實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上線,英文名為《Growing Up》。

目前本作還沒公布發售日期

  不過既然還沒發售,那就當然有一些東西可以聊。比如說父母雙方可以是同性,或者黑皮膚和任意膚色組合必生黑膚娃這種有點兒喜聞樂見又很嚴謹的事……

  以及更實際的,在《中國式家長》因為某種原因在國區下架之後,這款“中國人授權給波蘭人做的美國人成長故事”的有著“代餐”意味的作品,能不能拿來圖一樂,打發點不想玩大型遊戲狀態下的空閑時間,還有它和《中國式家長》不同的部分。在試玩版中,我們應該可以瞧個大概。

本作的美術風格是非常典型的美式手繪畫風

格局不夠大

  比如上文提到了初生兒的膚色問題,我試過黑膚搭配各種膚色,以及其他各類膚色組合,最後新生兒的膚基本上都是符合邏輯的。但在父母都屬同性時,初生兒就並不遵守這個邏輯,而是隨機膚色。作為一款肯定會在國外發售的遊戲,這點基本功還是沒毛病。

  要說不滿之處的話,作為一款基底直接“拿來”的遊戲,理應做得更加豐滿,至少在這個環節可以有更多的父母畫像,以及父母和孩子相貌遺傳的部分。不會多出太多工作量,但多周目遊玩的沉浸感是實打實的。現在這個模式過於簡陋,以至於有些像大魚的網頁遊戲了。

去掉了中國的“地氣”,那美國的呢?

  在玩法部分,目前能聊的不多。還是熟悉的腦洞,熟悉的課程,熟悉的點數購買技能,《美國式家長》目前隻開放到了0~6歲的遊玩流程,這部分就算在《中國式家長》裡也沒有太多能玩的,而二者的玩法基本上趨同。

和原版一致的“腦洞”玩法

學習技能並分配日程

各項能力值所對應的技能系統,目前很多都是“???”

解鎖場景後可以前去進行場景事件,如娛樂項目等

0

  本作當中“測驗”環節的小遊戲我覺得還算有趣,需要在有限的點擊次數裡拚出最多的詞綴組合,從而獲取到更高的分數——但它也是本作在試玩版裡能玩到的唯一一個小遊戲。

  這稍微令我有些不解。玩過《中國式家長》的朋友們,肯定對其中的“家長曬娃大戰”和“塞紅包推辭戰”這些國內特產梗有印象,在曬娃大戰裡,娃目前習得的技能可以作為招數打出,還附帶了一些養成對戰的感覺。但這些讓人會心一笑的要素,都沒有出現在《美國式家長》中,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親子對話……

而且說教意味很濃……

  老實說,比起妙趣橫生的小遊戲,這些只有寥寥無幾選擇肢的對話不但內容不夠精彩,也只能算是個小插曲,比起原版中很能讓人get到點的“隔壁王奶奶”或者“喜歡曬的鄰居”這些要素,顯得很不接地氣。

  再者,明明說好了這裡是90年代的美國的中產家庭,但孩子到6歲開始讀書,遊戲中卻沒有出現任何形式的家庭活動,連美國電影裡必備的聚餐、野炊都沒有,給人感覺是去掉了原版接地氣的部分,卻沒有加上“美國版”的新要素。一個90年代的美國的小朋友,能玩到怎樣的玩具,他的童年會有怎樣的娛樂,這些其實是我好奇的,但本作並沒有給我答案。這種內容的缺失,讓《美國式家長》玩起來顯得很有些蒼白,而育成部分本就粗糙的玩法,也在這種蒼白中被放大了

0

校園青梅三人行,但你沒得選

  這也是我很想吐槽的一個點。在娃升上小學後,很快就會交到新朋友,而且和友人之間的對話也會穿插在回合與回合之間。但令人費解的是,可互動的角色似乎是固定的,一個青梅和一個竹馬,基本包辦了“同學”的所有戲份,且在同學出場後,父母一側本就不多的戲份還被更進一步壓縮了。

系統給你分配的雀斑妹兒

  還是那個問題,並不是“劇本不夠好”,而是過於美國校園劇,顯得很“走流程”。而且還有“女孩兒能不能當超級英雄”這種幾十年前的梗……好吧,這遊戲還真是90年代的背景,那沒事了。

  當然,目前試玩版在6歲就戛然而止,這個故事後續可能會很精彩,但越是精彩的定性故事,就越是會把遊戲的流程定死。弱劇情向的《中國式家長》尚且還存在著較強的多周目可玩性,而如果《美國式家長》很側重於劇情,就意味著多周目遊玩時很不自由,比如說,你甚至沒法給娃選自己心儀的老婆。

就試玩版來看,不那麽“美國式家長”

  明明畫面和互動都得到了升級,卻沒有原版那麽有趣了,是流程短短的試玩版目前給到我的感受。除了足夠複古的美國鄉村風配樂外,本作在刨除了原版的一些特色演出之後,並沒有讓我感受到很多的“美國”元素。不管是原版還是本作,玩家的需求並非美術風格和故事,而是養成玩法的趣味性,和那些讓人能感受到的成長履歷中的小細節。至少在試玩版裡,我沒有看到這些細節。

  而從現有的內容也能感受到,《美國式家長》顯然更傾向於走劇情路線,其劇情密度也比原版多了很多,只不過趣味性不足,在故事中做出的“選擇”也沒有及時反饋到角色的狀態上,讓這些故事在養成中顯得缺乏參與感,很像是走個過場。

  總之,一款有著現成基底的遊戲,我們所期望的,是在它身上看到更多的拓展玩法和更豐富的遊戲內容,而不是“精簡化設計”。如果正式版的內容也只是在這個基礎上作延伸的話,我不覺得這款遊戲能讓我們窺見異國孩子的真正童年。至少,我相信美國玩家玩這款遊戲時,肯定找不到我們從《中國式家長》裡找到的那份共鳴。

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