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牌零售的“冰與火之歌”

隨著北京著名高檔百貨商店賽特購物中心的閉店,在傳統零售行業,一場"冰與火之歌"正在上演,與過去的輝煌相比,曾在90年代備受矚目的幾家老牌百貨正體會著“冰火兩重天”的苦澀。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不管是位於長安街沿線的北京友誼商店,還是位於東大橋的藍島大廈,老牌零售業都在新興商場崛起的浪潮中被逐漸淹沒。

事實上,在年輕化和電商的雙重影響下,互聯網成為消費者購買百貨商品,甚至是奢侈品的重要陣地。以老牌百貨為代表的傳統零售業,面臨前後夾擊的不利局面,不少商場都陷入了“轉型之困”,也有不少零售業企業積極探索變革之路,以求自救甚至二次複興。

凜冬已至

走進友誼商店後記者發現,這裡較為冷清,旁邊的達文西家居早在幾年前就關店了,但直到現在還能看到指示牌上家居店的名字。記者了解到,友誼商店與賽特購物中心不同的是,這裡主要是售賣絲綢、瓷器的老牌商店。據商店裡的指引牌顯示,一層主要售賣翡翠、名煙名酒、真絲地毯、精品超市、化妝品以及旅遊紀念品等;二層主要售賣真絲服裝、真絲床品、真絲睡衣等真絲製品;三層主要以珠寶鑽翠、精雕玉器、古玩舊瓷、文房四寶等產品;四層主要以瓷器和仿古家具為主。

王瑩瑩/攝

記者發現,友誼商店的面積相對較小,售賣的東西也實在有限。在記者逗留的一個多小時中,一層和二層僅僅只有幾位中老年消費者光顧,但精品超市卻有不少外國消費者購物。一位中年消費者指出:“這可是老品牌了,剛開始友誼商店只服務於外國人、外交官和政府官員,後來對普通消費者開放了,可現在很少會有人來這裡購物,而很多年輕人根本不知道這麽個商店。”

此外,記者看到,四層的店鋪已經關閉,據門上張貼的公告顯示,因設備改造,四層已於3月20日起暫停營業。對於何時開業,工作人員指出並不知情。

對於原家具店為何一直空置以及商店未來的走向,記者撥打了友誼商店,但截至發稿,並未得到相關回應。

另外,隨著賽特的落幕,老牌商場的經營狀況也同樣備受關注。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了藍島大廈,這個曾為朝陽區最大的商業購物中心也日漸蕭條。記者看到,藍島大廈的商場門口和內部有不少特賣專櫃,而其他服裝品牌也有不少折扣,在記者逗留的兩個小時中,只有一層的特賣會,以及運動品牌客流量相對較大,僅限周邊的居民消費,仍以中老年人居多。

事實上,如今新商業項目的不斷興起,給老牌商場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未來,包括友誼商店等老牌零售行業該如何追隨市場轉型發展,是企業應該思考的問題。

長夜漫漫

據了解,友誼商店位於長安街沿線,與賽特僅隔一條長安街。公開資料顯示,友誼商店是中國大陸的國營商店。大部分分店在市場經濟引入後結束,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店仍在營業,並特別保留北京、上海和廣州幾家大型商店,作為對過去的懷念。

但隨著時代的改變,這個中國最早的涉外商店也終於走下了神壇。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後,北京友誼商店周邊出現了燕莎商場、賽特購物中心等一批合資企業,售賣的商品更高端、更國際化,對友誼商店造成了直接衝擊,不管是國內消費者還是外國消費者都被吸引到這些商場。

另外一家老牌百貨商場藍島大廈也在新興商場崛起的浪潮中被逐漸淹沒。開業之初,藍島大廈地處朝外核心地段,一度被認為是黃金位置,但隨著高端商場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和網紅打卡勝地世貿天階的崛起,以及三裡屯、CBD乃至朝陽門區域商業配套的完善,這些新興的購物中心確實給藍島大廈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居住在附近的一位年輕人表示:“這個商場都是媽媽輩兒姥姥輩兒的人來逛,年輕人更傾向於去三裡屯這種較為時尚潮流之地。但是我們平時的基本需求,如超市買東西,還是更喜歡來這裡。”

王瑩瑩/攝

業內人士指出,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居民收入增長,直接推動了中國百貨業的繁榮,但也導致百貨店盲目擴張,出現了“千店一面”“體力透支”局面,百貨業隨後進入低潮期。到了新世紀,中國於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逐步消除壁壘、擴大商業領域的對外開放。2003年起,家樂福、沃爾瑪、樂天、百盛等國際零售巨頭紛紛進入中國。中國零售業迎來了與外資零售集團“短兵相接”的時代。

2014年以後,隨著電商時代的來臨,老牌零售業走向衰弱的速度越來越快。除了友誼商店和藍島大廈以外,不少零售企業也遭遇了困境。如將在六月底閉店的北京賽特購物中心,近年來陷入關店潮的華堂商場、百盛購物中心以及新世界百貨等。

向死而生

其實,近年來友誼商城為扭轉頹勢也想了很多辦法。一方面是合並,公開資料顯示,1997年,友誼商店與西單商場集團合並成立北京西單友誼集團。2011年,它二次“改嫁”,與新燕莎集團合並,成立北京首商集團。但是複雜的股權結構卻束縛了改革進程,導致多年來虧損局面仍沒有明顯改觀。

另一方面是改建。友誼商店曾計劃重建主樓。但據知情人士介紹,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資金未能到位,工程便一直沒有啟動。此外,2007年澳門首富何鴻燊曾宣布注資40億元對其進行全面改造,但項目改造無疾而終。2016年7月,北京市規劃委網站發布友誼大廈項目設計方案審查意見。但直到現在,項目仍然沒有進展。

事實上,老牌零售業的改造並不是一蹴而就。與此同時,很多老牌百貨也在強壓之下加快轉型步伐。據了解,物美新街口廣場不再以傳統百貨模式繼續發展,而將作為社區生活中心,在傳統零售店的基礎上加碼體驗消費;為提升商品經營能力,王府井集團加碼拓展自營商品,集團旗下自營生活方式集合店“尚府”於去年開業;北京華宇時尚購物中心也通過引進7 Fresh彌補業態不足,同時也將增加更多的親子業態以及網紅店;今年4月21日閉店後的長安商場,改造後將定位為社區生活中心,打造以綜合消費為主的生活商業服務體。

北商研究院特邀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北京友誼商店的衰落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顯現出來了,雖然此前積累了大量的外國人資源,但隨著燕莎等高端商場的興起,外國人已經有了其他消費選擇和渠道。此外,它的規模較小也是製約它轉型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友誼商店在國際上還是有一定知名度,需要差異化發展。“由於面積限制,友誼商店無法轉型成為生活方式中心。未來,它應該做特色店,突出具有國際背景的特色,圍繞國際消費做些主題商業,包括關於國際文化、藝術等產品。”

此外,賴陽直言,對於藍島大廈來說,它在百貨行業轉運站型還是較慢,轉型發展尤為重要。儘管周圍還有密度較高的居民,但是商場逐漸變成以售賣中老年商品為主,品牌也越來越低端。“它的轉型還也要以生活方式中心為主,品牌也需進行調整。建議引入時尚潮流品牌、買手製的集合店以及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網紅品牌,要往更多綜合消費、體驗、娛樂等豐富組合方向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王曉然 王瑩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