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部教學法 傳承半世紀

撰文 |戴強、童祖靜、朱峰

攝影|趙庶民、劉德、郭曉兵

產生於上世紀60年代初的“郭興福教學法”,掀起了聞名全軍的群眾性大練兵熱潮,科學回答了怎樣在練兵中學會打仗的問題,有力推動了軍事訓練創新發展。2009年,郭興福入選全軍“100位新中國成立後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範人物”。

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一營二連作為“郭興福教學法”發源地,始終傳承弘揚“紅、活、硬、細、實”的練兵精髓,積極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推動實戰化練兵邁向新台階。連隊先後榮立集體一等功3次、二等功13次、三等功13次,被原南京軍區授予“軍事訓練先鋒連”榮譽稱號。

(視頻來源:軍事報導)

摸清底數,因人施教;民主教學,運用骨乾……55年前,郭興福在教學中總結出了8條練兵方法在全軍推廣,其“紅、活、硬、細、實”的練兵精髓,有力促進了部隊練兵備戰能力的提升。

進入新時代,“郭興福教學法”還能不能與練兵備戰合拍?作戰樣式與製勝機理的根本性轉變,是否意味著傳統練兵方法也該退出歷史舞台?

煙塵四起、鐵甲雷鳴,軍事訓練先鋒連官兵全力衝鋒

作為“郭興福教學法”的發源地,二連在練兵實踐中找到答案:瞄準未來戰場備戰打仗,必須賦予“郭興福教學法”新的時代內涵,著力培養一批能指揮、精教學、善組訓、會管理的優秀“四會”教練員隊伍,不斷提高官兵打贏本領。

連長余英漢分享自己總結出的射擊口訣

以戰鬥力標尺,二連官兵把熟練運用信息化手段教學、具備較強創新突破能力、善於將心理服務融入教學等7項內容,作為培育和評比新時代“郭興福式”教練員的重要標準條件;精心打造融精品課件、戰術戰法、模擬對抗、沙盤推演等於一體的“教學研討室”,通過“一圖多情、一情多練、一練多法”等手段,提升官兵信息化素養和指揮謀略能力。

連隊官兵常態化研究武器裝備更新

改革重組後,他們打破專業限制開展崗位互換、定期輪訓,將教練員培養對象向連隊主官、技術骨乾、普通戰士等不同層次和崗位拓展;開展以培養多名優秀“四會”教練員、形成多個優秀教學課目、運用多套信息化教學器材、編寫多個精品教案為主要內容的“四多”工程,更新升級“紅、活、硬、細、實”的練兵精髓,不斷促進實戰化訓練水準新躍升。

訓練中增加難度,真打實練砥礪官兵血性膽氣

前不久,二連擔負東部戰區陸軍賦予的“裝步連夜間全程實彈檢驗”試訓任務,連長余英漢第一時間召開“諸葛亮會”,大家集思廣益拿出“構設實戰環境”辦法,以快速判斷“敵”方位,連續展開夜間進攻等招法圓滿完成任務。

二連官兵高舉榮譽牌合影

人人爭當郭興福、個個練成小老虎。近年來,連隊先後湧現出全軍“優等狙擊手”雷華、戰區陸軍“優秀四會教練員”張浩林等一大批教學組訓方面的先進典型,90%以上計程車官是“四會”教練員、多人被集團軍以上機關表彰為優秀“四會”教練員。

短評:持續掀起群眾性練兵熱潮

聞名全軍的“郭興福教學法”是我軍訓練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創立50多年以來,對掀起大練兵、大比武熱潮,加強部隊全面建設起到有力推動作用,至今仍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連隊官兵士氣高昂,個個都是小老虎

時代在變、任務在變、作戰樣式也在變。掀起群眾性練兵熱潮,關鍵在於練兵比武活動要突出群眾性要求,著眼部隊整體能力提升。既要防止少數部門和個人“練少數兵、拚湊傑出人士”的偏向,又要在制度設計上精心策劃,以剛性措施防止“弄虛作假、搞花架子”現象,真正突出練兵比武的群眾性。

全連隊進行戰備拉動

思想教育“牽”、民主教學“激”、表揚獎勵“引”,有利於保持官兵“抓訓練、強素質、謀打贏”的精神動力。廣泛開展官兵互教、互助、互學和小革新、小創造、小發明活動,有利於把官兵的訓練積極性調動起來。

連隊官兵在訓練場宣誓

常態建立訓練龍虎榜,廣泛開展營爭杯、連爭旗、人爭榜和排名賽、紀錄賽、擂台賽等群眾性“創破紀錄”比武競賽,讓官兵奮鬥有目標、前進有動力。牢固樹立“訓練有功、傑出人士吃香”導向,把軍事訓練成績作為評功評獎的重要指標,與幹部晉升提拔和戰士入黨、提乾等掛鉤,真正使訓練先進紅起來、香起來。

全連官兵時刻叫響“人人爭當郭興福,個個練成小老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