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1世紀偽心理學鑒別指南

提到心理學,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那些曾經風靡朋友圈的心理學測試。如果是一個專業的偽心理學迷,也許已經在猜人心思、琢磨微表情、解夢、催眠之路上越走越遠。

為了給心理學正名,我們與擁有一隻貓的心理學科普作者燕藝丹小姐姐一起,共同推出了一期線上讀書會分享活動。

在一小時的語音交流,我們聊到的許多心理學小知識,都整理在了這篇推文裡,更多有趣的活動內容記得關注SME的動態!

燕藝丹(知乎ID:燕藝丹)

心理學科普作者及講師,哥倫比亞大學教育認知心理學碩士,中山大學心理學學士,哥大中國心理論壇聯合主席

……

文字稿

#文字稿經過校正,內容有所刪減

關於心理學,我一開始也是從書店的心理情感專區、哈佛幸福課等等了解到的。因為我剛進大學的時候也不是學的心理學,而是轉專業進去的,所以那時也有很多誤區。

我會想,心理學是不是在猜別人在想什麽?是不是在分析他人行為背後的思想?是不是要去分析那些邪惡、深入的想法?還是說要給別人分享情感雞湯、幫助別人找對象?一開始我有很多的疑惑,但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挺敏感的人,情感很細膩,也覺得心理學是適合我學的,於是就開始準備轉專業的面試了。

直到那時候,我才了解在心理學中,尤其在學術界、科學界中,是極少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分析別人的行為,或者是分析別人的情感。我當時去面試的時候,最大的兩項考核反而是數學和英語。後來我也了解到真實的心理學是一個相對嚴謹的科學,它所有的結論都必須局限於某一部分人、某一個時間、某個情況下所得出的數據。所以說,這很需要你的數理功底。

現在的研究都是很嚴謹的,針對個人的行為分析其實是非常少的。那之前說的那些,是不是就算是偽心理學了呢?其實我是這樣覺得的,“心理”這個詞,可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別的含義。對於我們心理學的學生、老師或者從業者來說,心理學是一門科學。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心理問題、或是大家常說的“心理”,包括很多人會把“星座”都歸到心理學之下,其實都更多偏向於自己的感情體驗。

我其實討厭給別人貼上“都是錯的”、“都是偽心理學”這樣的標簽。他們可能也有自己的規律和邏輯。但是這些,確實不是現在的心理學人和心理學的從業者所研究的內容。我覺得心理學科學有它自己的內涵和定義。我剛剛給大家發了一張圖片,想跟大家解釋一下我們心理學都有哪些研究的方向,以及我們心理學人都在做些什麽。

心理學的分支

心理學如果分作兩大類的話,可以分成基礎心理學(就是偏研究型的心理學),還有一類是應用型的心理學。

在偏研究型的一類裡面有這麽幾種,首先是生物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這三類都與人腦的發展構造相關。生物心理學的話,研究痛覺是怎麽形成的,還包括感知相關,比如說大腦的功能分區。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範圍,比如說兒童的腦子是如何成熟的,0到2歲、2到7歲、7到11歲都會經歷什麽樣的發展階段,包括某一個發展階段中,正確的教養方式是什麽樣的。認知心理學的話,也更關注腦神經的部分。比如說“記憶”,我們如何記住東西、如何去感知事物、如何選擇更好的學習方式,這些都是認知心理學所涵蓋的。

現在有一個很火的詞叫做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還有神經網絡,也是和認知心理學相關的。為什麽會提到神經網絡還有機器學習呢?因為機器學習與神經網絡,是從認知心理學中對於人腦認知過程的模型展開的。它會用IT的語言去解釋,人腦是如何進行加工的。

然後就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以及還有一個新的積極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其實有點不分家。人格心理學的話,研究的是個人的人格特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大五人格、還有大七人格(兩種人格模型)。就比如研究你的內向性和外向性、你的神經質等等,在中國還可能測量比如你的淡泊性。

而社會心理學會研究另一些問題,比如說歧視、偏見,或是我們為什麽會對某件事情有著某種看法。大家可能都聽過一個詞叫做“從眾心理”,這就是屬於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範疇。因為我本科的時候是學社會心理學的,所以可以講一講社會心理學的實驗方法。社會心理學很多時候都是相關研究,比如說我們研究什麽東西會影響偏見。

有一個著名的效應叫做“priming effect”,就是一些你沒有意識到的東西可能會影響你的決定。比如說,你剛剛看完一張佛教的相片之後,你可能更容易在一個公益機構裡捐錢。如果我們要驗證這個假設,研究人員就會先將來訪者分成兩組,一組看一張具有宗教性質的照片,另一組看其他的照片。然後讓志願者打分,現在捐款的意願有多大,再用統計數據看是否有顯著差別。當然這例子是非常簡單的,但很多實驗是以這個邏輯完成的。

積極心理學是最近新興起的一個領域,它覆蓋了心理學的很多方面。在過去,我們會把精力放在研究精神疾病上,是針對一個精神狀態已經不太好的人,怎麽讓他變得正常。而積極心理學是希望改變這種研究的姿態,讓一個心智各方面都正常的人,變得更幸福、更好。所以它其實是一種理念,它可以包括社會、認知,還有谘詢等各個方面。

應用心理學首先囊括了我們對心理學最熟知的兩個領域,一個是臨床心理學、一個是谘詢心理學。這兩個其實是有差別的,在不同的國家法度也不一樣。在我們國家,臨床心理學需在醫學院裡學習才會有處方權,普通的谘詢師他是沒有處方權的。學習臨床心理學的人會接觸到一些精神疾病確診的患者,可以給他們提供藥物治療。谘詢心理學的接診範圍很廣,從有確診精神疾病的來訪者,到一般的有精神上的訴求的來訪者。而且在美國這邊,有一些做谘詢的人也是有處方權的。

再說到教育心理學,在我研究生期間的很多研究都在教育心理學領域,其中我最喜歡的理論之一就是內在動機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人的學習有兩個動機,一種是外部動機、一種是內部動機。外部動機的話,比如“獎懲”,就是非常行為主義的觀點,它曾一度主導心理學界。但是人還有內部動機,這些動機很多都是天生的,比如,人天生就有一個探索欲、人天生就想和別人產生聯接、人天生就有好奇心。

人天生其實還有學習的欲望,而很多時候外部動機會影響到內部動機。假如一個小孩他很喜歡學數學,這個時候他已經產生了很濃重的興趣,你再跟他強調,考好了能夠獲得50塊錢的話,反而可能影響到他的表現。其實行為主義不是現在不能用了,只不過它並不是唯一能夠解釋一個人行為的觀點,它在某些時候還是有用的。

那麽我繼續再講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其實也是有很多的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的。它與認知、發展相關,例如,人的腦子如何成熟的、人的教育要經過幾個階段、怎麽樣的教育方式最合適,這些都是教育心理學的範疇。

接下來,工業組織心理學這一塊也是我很感興趣的領域,它和社會心理學也有相關性。例如,如何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如何提高員工的幸福感、如何提高績效,這些研究也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很多學工業組織心理學的同學,後來去做了企業谘詢,在企業裡做員工教練,或者是去做人力資源。

最後,心理學還有一些其他的領域。比如說剛剛有人提到過的犯罪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可能在中國警察大學這一類的地方會開設,而在普通高校開設的還是比較少的。然後還有一些現在興起的領域,例如人機互動、用戶界面設計,這一些也逐漸地進入心理學範疇。很多人畢業之後選擇去做用戶研究,這個也是心理學學生的高薪職業之一!

心理測試靠譜嗎

說到心理測試,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小時候在雜誌內頁上看到的星座測試,或者是讓你選一個蘋果和香蕉,可以判斷你是一個什麽樣類型的人。我記得在我還在初中、高中的時候,這類是在女生圈子裡是很風靡的。現在也有很多的心理測試,比如說前段時間很火的網易榮格人格測試。會得出“外在”、“智者”、“天真”等結果,我記得當時朋友圈被刷屏了。

但是對於心理測量專業的人或者從業者而言,最常見的反而可能是一些企業測評。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應聘過一些大廠,在應聘之前會做一個性格測試,公務員考試也會做類似的測試,還有類似於測智商和反應能力的測試。

這些測試其實都屬於心理測量的範疇,那麽心理測試/測量/測評是否靠譜?在我們的角度是要看兩個指標,信度和效度。“信度”的含義就類似於,我今天測試與一個月後的測試結果相同,而不是說每次測出來的差別都很大。“效度”就是說你所測出來的東西是否合理,比如說我從蘋果和香蕉中二選一,測出來的真的是我的性格嗎?還是測出來我喜歡哪種水果?

我看到(評論區)有人提到“壹心理”上的測試。“壹心理”上的測試其實也是分兩種,他們的專業測試是挺專業的,但是也有很多的娛樂性測試。對於我們學心理學的同學來說,如果是這個測試看起來非常有趣、淺顯易懂、很娛樂的話,我們是肯定不會把它當真的。

大家還提到了一些像抑鬱症自評量表,這個如果是專業的一些量表還是很可信的。如果大家覺得自己最近有一些抑鬱症狀,可以先用自評量表自測一下,如果發現得分比較高的話,再去醫院進行進一步的診斷。當然你不能說,通過量表就能確定是否得了抑鬱症,醫生確診的依據要有自評量表,也還要有一些生理上的檢測。

心理疾病與標簽化

起碼在我感覺中,心理疾病在國內是一個很受爭議的話題。大家往往聽到誰去看心理醫生,或者有某種心理疾病的話,都會覺得這個人是不是想不開,這個人是不是腦子裡很陰暗或者怎麽樣,但其實它沒有想象中的這麽複雜。心理疾病以前叫做變態心理學,現在叫做異常心理學,這是他們研究的範圍。

這裡要提到的一個概念,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DSM 5,這是一個國際承認的心理疾病的標準。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定義,就是你覺得它影響了正常的生活,並且這種行為通常是要持續一段時間的,很多疾病都會有一項確診標準,是持續半年以上或者幾個月以上。(標準大多是西方制定出來的)

在我的觀察中,起碼我在美國的時候,我身邊的一些同學和朋友都多多少少有過抑鬱症或者是抑鬱的經歷、焦慮症,或是注意力無法集中等。他們不會把這個事情當成一個多麽嚴重的事情。

就以抑鬱症打個比方,我之前的一位老師是這樣解釋的,因為人腦它能夠處理的信息是有限的,如果太過度的使用、過度焦慮,那根弦一直繃著,繃得太緊後,它失去了彈性,大腦就歇菜了,沒有活力了。所以得抑鬱症的那段時間會顯得沒有活力,沒有辦法提起精神去做事情。因為大腦非常累,無法再分泌出讓你快樂的激素了。其實這是與生理和心理都有關係的,是一種狀態。

我自己也有玩知乎,知乎經常給我推很多心理學方面的內容。有一個很著名的問題是:“如果你得了抑鬱症或者是你男女朋友得了抑鬱症該怎麽辦?”

有很多患者或者潛在的患者及其家人,會在底下說“(這個病)是遺傳的,會危及子孫、綿延千里”、“你這輩子就毀了再也不會好,它會持續不斷的複發”、“你只是一段時間好起來,它會伴隨你終生”,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這麽可怕。

我看到在評論區有人說“放下”這個問題。很多人會覺得心理疾病患者是因為沒想開,或者想的方式有問題,但是實際上的情況要更複雜一些。我舉一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的朋友,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獨立翻譯。他應該是國內唯一的,或是為數不多去做這類工作的人。工作非常辛苦,壓力也很大,因為沒有人可以幫他。

他一天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收入又很微薄,在長期的這樣的情況下,他的精神壓力很大,一直緊繃著,也就有了抑鬱症的和焦慮症的症狀。我們可以看出,這不是說他想法有問題,而是他真真切切地遇到了這麽多的壓力。他有很多東西想不明白,熱愛的東西需要堅持嗎?但堅持又意味著要遇到這麽多現實的困境,也包括他在人際關係上的煩惱。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腦和精神過度承擔壓力就會出問題,一個人能承擔的是有限的,就像一個人的身體一樣,我可能每半年跑一次馬拉松是OK的,但是如果我被強迫一定要每天都跑馬拉松的話,身體一定會出問題的,那就不是你能不能想開的問題了。

我之前聽過一個分享,他們把精神疾病當成是心靈的感冒,也應該像我們身體的感冒一樣對待。就好比說今天我感冒了,是不是可能有遺傳因素?可能。是不是與正在經歷的一些事情因素有關?也有可能。是不是因為有些事情、想法不對產生的?也有可能。

但是我們身體不舒服就會去看病,會聽醫生的勸解,然後去治病或者吃藥。將這一時期度過了就OK。會不會複發?也有可能。人一輩子也會持續不斷的有感冒,但那又能怎麽樣呢?其實我覺得對待心理疾病,也應該有同樣的態度。

我遇見過很多的朋友或者身邊認識的人,他們在有心理疾病或者精神上的疾病時,最大的難關不是疾病本身,而是面對疾病的汙名化,以及家人的指責。我曾經有一位朋友,有一段時間比較抑鬱,但回國之後他父母親把她藏在家裡,不讓他出去見人,甚至和他人視頻的時候都說“我兒子還在國外”,因為覺得太丟人,這對他的恢復其實傷害很大。

其實我覺得很大的問題,是要去克服這種汙名化,就當是大腦的一種感冒,有的時候也不必要深究到底是什麽原因,或者是之後會不會再犯。就像是大腦也來了一場胃疼,把它治好就OK,怎麽治?就聽專業的人士的意見。

心理學人的一萬種可能

我現在來講一下心理學的同學都有哪些就業方向,我列了大概有七八種。

第一類可能是大家更最熟悉的心理谘詢。他們自己去從業或在學心理谘詢的機構就業。有一些會去到學校做心理谘詢的老師;有一些會出來做生涯教育的谘詢師,去給別人做生涯發展上的建議;還有一些人會到公司裡提供心理谘詢服務,有一些公司會配備一個叫做EAP的崗位。

還有一大類是有關人力資源的,我們很多的同學都去做人力資源,有一部分去做人才管理,去做招聘、培訓,去做員工教練之類的,還有做關於人力的研究。我有很多美國的同學是在做人力研究的,包括研究人在什麽時候更有效率、哪些做法會提高人的積極生產力。與此相關的,也有一些同學去做銷售、做獵頭,做和人打交道的這些工作。

最近新興的一些領域,比如說剛剛提到的,有人會去做用戶研究,有人會去做人機互動設計,還有一些會去做產品相關的研發。我有的同學去做早教機器人,因為早教是和發展心理學非常相關的。還有一些去做課程設計,包括內容設計等方面。

當然心理學也可以用於傳媒領域,寫文案、做市場。還有一些去寫劇本,還蠻多心理學人,或者說蠻多在演藝圈中寫劇本的人是心理學出身的。還有一些在學術界做老師、教職工,還有一些會去到政府機構。據說在海關和監獄,會需要心理學方面的人才,但我還沒有見過我同學去。

我最近在哥倫比亞大學開了一個中國的心理論壇,當時我們有一個板塊就叫做“心理學人的一百種可能性”。我們看到了很多把心理學用的很有意思的學長學姐。

其中有一個學姐做了紐約本土的華語一人一故事劇場,不知道大家沒有聽說過,就是通過演繹出你的情緒和經歷,讓大家有治愈的效果。還有一位學姐他是在做科技和心理學相關的研究,比如說,“機器學習會不會通過分析人類的文本而產生偏見”,這可能從另一個視角來讓人家更加能夠明白偏見的產生。

還有一位學姐,在企業中做事,做商業心理學家。比如她會組織小組討論,在討論中鼓勵大家去發言、說說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她說有一次做討論,大家對一個印度的同事非常有意見,覺得他總是不著急,團隊忙成一鍋粥的時候,他都是喜怒不形於色,大家覺得他是沒有靈魂、沒有心的。然後,印度同事就說:其實不是這樣的,只是因為我小的時候親眼目睹了一場大地震,我親人去世,導致於我在情緒有波動的時候,沒有辦法表達出該有的情緒。那麽這樣的小組討論,可以讓員工之間更加理解彼此,這也是人力資源幫助提升團隊效率的一種形式。

問答環節部分節選

Q:老師是否可以把學生的病情當成講課的資料?

A:如果完全隱去了關於這個人的任何可能被認出來的信息,再用作教學用途應該是可以的。但是一般情況下老師都會簽有保密協議,他是不會透露你的各種隱私或者什麽去給別人的。

Q:身高體重或者學習成績可以作為心理學實驗的變量嗎?

A:是可以的,例如身高、體重、BMI(身體的勻稱程度),是否會影響到你對一些事情的感知,或者這些屬性是否和其他的心理學屬性有關聯?又比如說,BMI比較勻稱的人,是否自尊感會更強。研究學習成績就更普遍了,學習成績、高考成績等各種成績都可以作為一個指標來判斷,像個人的智力水準等。

Q:微表情和催眠就是偽心理學嗎?

A:首先,起碼在中國開設的高校裡面,學習微表情和催眠是比較少的,至少我沒有聽說過。可在國外可能會有,但是我現在接觸的也不多。所以這可能不是一個心理學主流學界認可的東西。

之前我們老師也提到過“催眠”,其實並不是說能夠治愈某些人,或者像是電視裡面看到的那個樣子。催眠很像我們在坐公車的時候,坐著坐著打了一個盹,能聽得到報站聲,能聽得到身邊的聲音。其實也有點像睡著了。

Q:心理疾病有可能在藥物介入的情況下被治愈嗎?

A:首先對於很多心理疾病藥物不一定是有用的,像現在40~60%的抗抑鬱藥,都不能對每個人都有用。有可能被治愈,也有可能他自己慢慢的就好了。而且藥物也不是說治療心理疾病的唯一的方式。

Q:我聽說人類天生會更傾向於接收負面的信息,這樣的話大家會有更好的求生意識,有助於人類遠離危險,是這樣嗎?

A:我來分兩方面說說,首先它是有理論依據的。這個結論本身是正確的,是有這樣的一個理論去支持它的,比起“得到”大家對“失去”更加敏感,當時有一個研究結論是這樣的,如果贏可以贏300萬,但是輸的話隻輸50萬。那麽同樣的概率(50%贏和輸),輸50萬比贏300萬是更不能讓人接受的。

但是到底是不是因為遠古的這樣的一個求生意識,這個是不一定的。有一個學派(我剛剛沒有提到)叫做進化心理學,認為我們現在的行為模式是源於古代的一些求生本能。它還面臨一些爭議,因為它的科學性還有待確定,所以還沒有進入主流的學科。但是進化心理學研究很多,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當時給我們的觀感就是又黃又暴力,因為他講的就是人的生殖和繁衍嘛!

Q:如何看待心理疾病標簽化?

A:一些人可能會說,“我最近抑鬱”、“我有強迫症”、“你不要碰我的東西,我有潔癖”,這個症那個症,我身邊好像也沒有這樣的人。

但是我覺得如果大家將這些詞用作溝通的話,倒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還是要有一個尊重。可能對於真正的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患者來說,他們可能會更希望說每個心理疾病可以真正地被人們所理解,然後破除這樣的標簽和汙名。

Q:能不能提供一些建議,讓我們更好地工作和學習。

A:其實這個問題還蠻籠統的,我一時也沒有想到一個特別具體的回答,如果說我一定要有一個回答的話,我覺得就是要尊重自己的節律。其實心理谘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驗過,你去問心理谘詢師說你能不能給我一些建議,他一般都不會給。

很多時候是我們有點像在自問自答,因為其實最了解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什麽最適合我們也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覺得如果我有且只能給一個建議的話,我一定會說:要尊重自己,不要盲目的去聽信別人的想法。

這也是經濟心理學的一個思維模式、思維方法。與其說我們要一定要做到像別人一樣,或者說盯著所謂的缺點不放,一定要揪著它,那還不如看看我有沒有什麽別的優點可以發揮。比如說一個晚睡晚起的人,雖然晚睡晚起,但是他晚上有更好的創造力,或者想想有什麽其他的方式可以更好的運用於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我覺得這種思維方式是蠻值得去思考和學習的,就不要一味地因為一個標準,和別人比較,硬要去修改自己的所謂缺點。

本文內容轉寫自活動語音,由SME整理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