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溥儀大婚,北洋政府為何鼎力相助,連時任大總統都送禮致賀

民國十二年,“走,瞧小皇上娶娘娘去”,成了當年北京城百姓生活中的一件樂事,這一年紫禁城迎來了它最後一任主人的婚禮,是遜清朝廷和民國政府的最後一次合作,這場婚禮中匯集了當時社會上的各路顯要,也亮起了大清余輝在國民眼中最後一絲光芒。

“我要的不是婉容”

小皇帝的大婚籌備從民國十年就已經開始了,當時溥儀剛過完十五周歲的生日,宮中的四位太妃就召見了溥儀的生父原監國攝政王載灃,會同十位宗室王公商議皇帝大婚事宜。有鑒於慈禧皇太后為同治、光緒皇帝大婚選配後妃的先例,四位太妃也想借此機會,將皇帝的枕邊人安排成自己人,借以獨攬遜清朝廷內的大權。

上圖_ 溥儀 少年時期

由於同治皇帝的遺孀莊和太妃在“議婚”後沒多久便去世了,四大太妃之一的榮惠太妃又是個懦弱的性子,不參與這些事務,就只剩下了同治皇帝遺孀敬懿和光緒皇帝遺孀端康之間互相角力,雙方都誓要將小皇帝牢牢掌握在手中。

當時敬懿太妃中意的人選是滿洲額爾德特氏端恭的女兒文繡,端康太妃挑選的則是郭布羅氏榮源的女兒婉容

為此兩人不惜在宮廷大鬧,還各自在宮外找了一名奧援,即溥儀的兩個叔叔載洵和載濤,為兩個太妃的“意中人”各自奔走,可雙方勢均力敵爭執不下,便將皮球踢給了溥儀,讓他自己決定。因為前朝皇帝選妃是以遞如意還是給荷包的方式選定皇后和妃子的,其中的可操作性太大,王公大臣為了公平起見,就用了最“摩登”的方法——挑照片。將預備好的滿洲女子照片呈遞給皇帝,皇帝中意誰,就在那張照片上做上標記即可。

上圖_ 額爾德特·文繡(1909年12月20日-1953年9月17日),字蕙心,自號愛蓮,蒙古族

直到此時,溥儀這次大婚還並不是後人臆想的“一後一妃”一步到位的情況。最初只是準備挑選一位皇后而已,內務府當時一共給溥儀送上了四張照片,分別是蒙古王公陽倉扎布、前都統衡永、榮源、端恭這四家的女兒。四張照片用溥儀自己的話就是:“在我看來,都是一個模樣,每位都有一個像紙糊的桶子似的身段,臉部很小,實在也分不出來醜俊”。年少的溥儀於是就在四張照片中犯了難,最後隨便選了一張看著順眼的照片畫了一個圈,而這個人就是當時只有十二歲的文繡。

結果一出來,端康太妃就不幹了,自己中意的人落選,反而是老對頭敬懿的人做了皇后,那今後她還怎麽主持宮中事務。端康便以文繡家境貧寒、人長得不好看為理由,糾結一幫王公來讓溥儀重新選,所謂的重新選擇其實只有一個選項,那就是只能選郭布羅·婉容。左右無外乎再畫一個圈,溥儀為了眼不見心不煩就在唯一候選人婉容的照片上畫了圈。這個結果敬懿是不接受的,最後還是榮惠太妃站出來做了和事佬,既然雙方都不滿意,那就兩個都要,婉容做皇后,文繡做妃子,這樣才算是把這件選後風波平息。

上圖_ 郭布羅·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鴻,號植蓮,滿洲正白旗(達斡爾族)

皇帝結婚也沒錢

結婚人選定了下來,溥儀就任命他的七叔載濤總辦大婚典禮事宜,內務府大臣紹英和耆齡為副,正式開始籌備大婚典禮、採買之事。溥儀在聽取了內務府的匯報之後,給出了一個婚費數目的上限,即不得超過三十六萬元。

但是當內務府按照皇帝的意思,把採購計劃開列出來送給溥儀的大總管阮進壽的時候,這位總管太監卻將計劃打了回去。經過多方打聽,內務府才知道是因為這些經費太少,分潤到宮裡太監,尤其是這位大總管手中的太少了,所以才無法通過。

上圖_ 養心殿設立的婚房

一邊是皇帝,一邊是宮裡的總管,內務府秉著息事寧人,自己多賺的想法,最後給出了一個大婚最少需要四十萬元的計劃。溥儀又不懂其中的“花活”,自然是同意的。但是內務府又拿不出這筆錢,只好就去找北洋政府,請他們將歷年拖欠的“清室優待費”撥發四十萬元,以解燃眉之急。

按照民國元年《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第二款的規定,當時參考宣統三年清朝皇室的財政計劃,民國政府給出的承諾是:“大清皇帝辭位後,歲用四百萬兩,俟改鑄新幣後,改為四百萬元,此款由中華民國撥用”。

上圖_ 在坤寧宮設立的婚床

但北洋政府此時給出的回復是:“方今國庫空虛,礙難照辦,請另行籌措”。對於這樣的答覆,內務府是有思想準備的,因為按照內務府账目的記載,除了民國元年,北洋政府按時足額撥付了四百萬兩歲費之後,此後民國二年是二百八十八萬兩,到了民國五年以後,每年只能領到一百多萬兩,不到規定數目的一半,而內務府每年保底的支出是二百六十九萬兩左右。本著“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的想法,紹英和耆齡才和北洋政府進行了這次磋商,既然北洋政府這兒解決不了困難,那就繼續老辦法——賣。

事實上典賣家產早已經成了遜清朝廷度日的方法,當時的內務府郎中鍾凱提出內務府先行籌措一批寶貝,由他前往天津把這些東西賣給洋商。但是這樣一來,內務府其他的官員就不願意了,你去辦、你去賣?好處還不都讓你一個人得了。於是便將此事捅給了報社,大肆宣揚遜清皇室出賣皇宮文物的消息,迫於輿論壓力,最後內務府用“抵押”的方式,以四十多個大木箱的金銀器皿加上兩箱瓷器和玉器的代價向匯豐銀行籌借了婚禮經費,而匯豐銀行給的回扣則是利益均沾人人有份。

上圖_ 在坤寧宮冬暖殿設立的喜榻,上面是雍正帝禦書“位正坤元”匾

全力配合的北洋政府

由於這次抵押宮中文物鬧得沸沸揚揚,北洋政府也面上無光,於是當局表示盡力支持這次大婚,先是民國財政部特意給內務府寫了一份措辭懇切的致歉信,說明為什麽沒錢給內務府。接著又特意從關稅中撥出十萬元充當大婚經費,但是這十萬元中的兩萬元要算是民國政府的官方賀禮。

同時北洋政府答應負責大婚期間的所有安保工作,據溥儀統計大婚期間僅正規陸軍部隊就出動了兩千四百九十八人次,此外還有大批憲兵、警察、消防隊隨時待命,維持秩序。

上圖_ 溥儀大婚當天,警察在北京神武門前守衛

上圖_ 神武門外的送親隊伍和護衛的警察

為了照顧遜清皇室的臉面,北洋政府還特別批準,迎親的隊伍和皇后可以從東華門進入紫禁城。是的,皇后想要從前朝進入紫禁城需要北洋政府批準的。因為早在溥儀退位之初,袁世凱就給溥儀劃定了居住範圍,即從乾清門往北到神武門是遜清皇室的居住地,而乾清門以南則屬於民國政府。

按照清代其他皇帝在紫禁城大婚的慣例,迎娶皇后是要由大清門走紫禁城的中軸線進入后宮,但今時不同往日,能從東華門進入就已經讓皇室感恩戴德了。

上圖_ 溥儀迎娶婉容時停在乾清宮外的花轎

北洋政府不僅在婚禮形式上給足了面子,時任大總統的黎元洪還特意在1922年12月1日婚禮當天派遣了禮官,向溥儀致賀,此外還允許溥儀接見北洋文武大員和各省的軍閥代表。這其中最出格的莫過於總統府的侍從武官長蔭昌,覲見溥儀時,他身穿西式禮服,向新人鞠躬後突然宣布:“剛才那是代表民國的,現代表奴才自己給皇上行禮”說罷就跪下磕頭。

此舉一出在場之人有驚愕、有暗喜也有不屑,但對於溥儀來說卻是給了他莫大的滿足感。而最令皇室驚訝的是外國大使也聯袂從東交民巷入宮,向溥儀致賀,為此小皇帝還專門用英文發表了一番熱情洋溢的謝詞。

上圖_ 溥儀和婉容在養心殿接見外國來賓

皇帝大婚收到的賀禮

參加婚禮,必定是要有賀禮的,溥儀這次大婚也不例外,除了盛大的場面,各方勢力送來的琳琅滿目的禮物也讓人目不暇接。根據溥儀《大婚典禮進奉銜名物品冊》可以看到當時的盛況,現將其中部分民國政要進奉的禮物列出:

第二號,徐世昌(前民國大總統)恭進:如意一柄、黃絨雲龍地毯一件、瓷器二十八件、庫金緞墊桌椅十件。

第七十七號,兩湖巡閱使吳佩孚呈進:三鑲玉如意一柄、白緞湘繡翎毛花卉屏成堂、琺琅周亞樽成對、上用甲種詞源成部···(並珍貴衣料若乾件)。

第一百五十三號,頭品頂戴前弼德院副院長康有為跪進;銀幣一千元,法國拿破侖皇帝與奧公主大婚畫碟兩件、意國佛羅練士玉摩色人物小屏一件。

第一百六十號,大總統黎元洪贈:龍鳳金鑲玉雙如意成架、龍鳳琺琅銀質圓盒成對、龍鳳琺琅銀質圓花瓶成對···紅緞錦繡彩花喜聯成對···。

第二百十四號,總稅務司安格聯呈進:銀質盤一件。

第二百十五號,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張作霖進:銀幣一萬元。

第二百十九號,大總統黎元洪致贈賀禮銀幣二萬元。

上圖_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原名秉經,字宋卿,是湖北黃陂人

政要中還有曹錕、馮玉祥、張勳等人也多有禮物進獻,就連上海的猶太資本家哈同,香港的英國籍資本家何東也都送來了珍貴禮品,金銀衣料、鑽石珠翠數不勝數。

以上這些民國政要贈送的賀禮縱然豐富,但最讓遜清朝廷看中的還是其中“恭進”、“跪進”的態度,言辭極盡謙卑之能事,讓久久低沉的皇家似乎又煥發了榮光,可謂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但如同眼見它宴賓客,眼見它樓塌了一樣,婚禮之後,不到兩年的時間,溥儀和他的皇后、淑妃就被趕出了皇宮。

上圖_ 溥儀出宮後,馮玉祥部將鹿鍾麟在滿清皇室代表紹英的陪同查看永壽宮

上圖_ 溥儀被趕出宮後,軍警正在查封乾清

但是大婚時候的盛況,卻讓溥儀久久不能忘懷,也讓他產生了錯覺,有了可怕的念頭:“如果不是革命,我就開始親政了···我要自己親手恢復我的祖業”,這樣的念頭一旦扎了根,在“有心人”的幫助下就會變成參天大樹,再加上身旁遺老遺少的鼓動,和日本人的“示好”,大婚後的溥儀也從不問世事的小皇帝一步一步的開始走向偽滿洲國元首的位置。

文:魏四維

參考資料:

【1】《我的前半生》 溥儀 群眾出版社

【2】《溥儀大婚紀實》 溥佳 文史資料出版社

【3】《遜清皇室秘聞》 秦國經 故宮出版社

【4】《偽滿洲國史話》 齊福霖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