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伏天來了,請遠離害人不淺的三伏貼

據紅星新聞7月16日晚的消息,7月12日至13日,江西省兒童醫院用「三伏貼」治療兒童881人,其中,7月12日接受治療的兒童中,有92人出現瘙癢、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應癥狀,目前該院已暫停「三伏貼」治療項目。①

圖:雖然已過4天,孩子背部三伏貼所致的傷口仍呈暗紅色(引自紅星新聞)

這不是三伏貼第一次對使用者造成傷害。事實上,幾乎每年夏天,都會發生類似的新聞,都會有大量民眾因為相信了所謂的「冬病夏治」,跑去醫院貼三伏貼而被灼傷。

從原理和成分的角度來看,三伏貼有害,是一個很容易判斷的事實。

按照當代出版的各種中國傳統醫學著作的說法,三伏貼的治病原理有二,即天人合一與冬病夏治,其源頭可以追溯到《素問》中的「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具體做法是:將特定的藥物,以膏藥的形式,選擇三伏天,亦即自然界所謂「陽氣」最盛的時候,貼在特定的穴位上。如此,藥物通過穴位、皮膚、毛孔深入人體,就等於給人補充了「陽氣」,待到冬天來臨,就可以減少所謂「冬病」的發作(與之對應,中國傳統醫學裡還有一種玩「夏病冬治」的「三九貼」)。②

「天人合一」起源於政治玄學。歷史上鼓吹最力者,是鄒衍、董仲舒這些政治人物,講究「天有什麼人也有什麼」,大談人有366個關節,對應天一年有366天;人有12個大關節,對應天一年有12個月;人有五臟,對應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對應天有四季;人眼有開合,對應天有晝夜……這些東西,稍通邏輯者,即可知其純屬牽強附會,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連人的關節都沒數對)。這些東西,後來被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醫學典籍照抄,成了所謂「聖人治病」的理論基礎。③

「冬病夏治」也是一種玄學,源頭同樣可以追溯到《黃帝內經》。該書鼓吹治病要講究「陰陽五行」,鼓吹「聖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陰陽」,夏季天地陽氣最盛,人應該趁機補充陽氣;冬季天地陰氣最盛,人就應該趁機補充陰氣。至於「陽氣」「陰氣」究竟是個什麼東西,神神叨叨的「聖人」自己也說不清楚。

其實,稍有邏輯常識,就不難看穿「三伏貼」的本質。

比如,按照傳統醫學的說法,「冬病」至少包括了:過敏性哮喘、咳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頸肩腰腿痛、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如果「三伏貼」上的膏藥,真能夠把這些「冬病」全都給治了,那簡直可以說是震古爍今的神葯,早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了。

再比如,用藥物治療疾病,需要一定的藥物濃度。「三伏貼」是貼在皮膚上的,膏藥中的藥物,究竟能不能透過皮膚進入身體?具體能夠進入多少,是否能夠達到必需的藥物濃度(假定這些藥物確實可以治病)?夏天透過皮膚進入身體的藥物,半年之後還能存留多少用來治療「冬病」?多問幾個類似的問題,就會發現「三伏貼」所宣傳的「冬病夏治」效果,其實相當荒唐。④

當然了,《黃帝內經》的擁躉肯定會說:「三伏帖」不是直接治「冬病」,是通過給人體補充「陽氣」,再由「陽氣」來抵禦、治療「冬病」。如此,就又回到了玄學的範疇,需要追問的問題也就變成了:

(1)「陽氣」究竟是什麼,它以一種什麼樣的形式存在?

(2)「三伏貼」上的藥物,是通過何種機制,達成補充「陽氣」的效果的?

(3)「陽氣」是通過何種機制,達成抵禦、治療「冬病」的效果的?

很可惜,自《黃帝內經》至今,傳統醫學始終未曾正面回答過上述問題。

再說成份。

三伏貼的「基本方」包括:白芥子、甘遂、細辛、延胡索、麻黃、肉桂、樟腦、冰片或麝香少許。

這當中,甘遂是有毒的。2013年,國家食葯監總局頒布了一份通知,列出了28味有毒的中藥材,其中就包括甘遂。據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藥毒理學》一書的總結:

「甘遂中毒潛伏期約30分鐘至2小時;甘遂含烈性、刺激性化學成分,可引起皮膚、黏膜的原發性刺激作用,從而導致皮膚、黏膜產生急性炎性反應。口服導致口腔、咽喉腫痛,有灼燒感,局部外用常引起局部皮膚髮紅、起泡、熱痛等巴豆油和斑蝥素樣作用,甚至引起壞死。消化系統損害也是其最常見的中毒表現,具體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的吐瀉繼而導致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的紊亂,接至出現休克;神經系統的毒性表現為頭痛、頭暈、澹語、昏迷、痙攣等;心血管的毒性表現為心悸、血壓下降等,中毒嚴重者可引起呼吸麻痹而亡。」⑤

細辛也是有毒的:

「細辛對神經系統有較大毒性,先興奮後抑製進而麻痹。中毒劑量在3g以上。中毒後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煩躁、多汗、顏面潮紅,心率增快、呼吸困難。嚴重者有頸項強直、角弓反張、血壓及體溫升高、四肢抽搐、昏迷。最後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⑥

白芥子同樣有毒:

「白芥子中所含的刺激性物質,進入人體後會作為抗原或半抗原引起變態反應性疾病。對黏膜有很強的刺激性,中毒後可引起強烈的胃腸道癥狀」。「外用白芥子末對局部皮膚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優勢還會引起潰破紅腫疼痛等」。⑦

也就是說,貼上飽含上述有毒成分的所謂「三伏貼」,然後感受到的「陽氣」(熱痛感),其實質更可能是中毒。

所以,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請遠離所謂的「三伏貼」。

再回答一下開篇的「讀者提問」。

「三伏貼」至晚,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清代傳統醫學從業者張璐,曾留下這樣一個療方:

「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應有不應。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方用白芥子凈末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共為細末。入麝香半錢,杵勻。薑汁調塗肺俞、膏肓、百勞等穴。塗後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後塗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⑧

顯然,這正是流傳至今、給無數人造成了傷害的「三伏貼」。

最後,再再強調一次: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請不要相信「冬病夏治」這種鬼話,也不要使用所謂的「三伏貼」。

注釋

①《江西省兒童醫院:三伏貼致92名兒童現不良反應,已暫停》,《紅星新聞》2019年7月16日。

②可參見:齊鳳軍/主編,《熱療扶陽:溫通祛寒濕》,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第397~400頁。

③可參見:章啟群,《秦漢思想史與占星學》,商務印書館,2013。

④張德筆,《三伏貼——謹防傷身》,今日話題2015年7月16日。

⑤《中藥毒理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4,第122頁。

⑥《新編內科診療手冊》(第二版),金盾出版社,1987,第774頁。

⑦《實用急性中毒急救》,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第672頁。

⑧《張氏醫通·諸氣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