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紫禁城和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在建築理念上有什麽不同?

西班牙的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跡”,它是由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下令修建的一座集修道院、宮殿、陵墓於一身的建築。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於1584年建成,其建成時間晚紫禁城一百多年。這兩座宮殿都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和西方皇家建築的代表。那麽,紫禁城和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又有什麽異同?背後的所代表的建築理念又是基於什麽呢?

3月1日,在北京塞萬提斯學院,來自馬德裡理工大學的藝術家和建築師愛克托·貝伊那多(Héctor Peinador),在由西班牙駐華大使館、FECYT、CDTI和Ramón Areces基金會支持舉辦的首屆西班牙在華研究者協會(RICE,西中研協)會議中,發表的“中國與歐洲的建築理念:北京故宮和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演講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東西方建築的不同根本上是背後的哲學理念不同

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全稱為“埃斯科裡亞爾聖洛倫索王家修道院”,在西班牙馬德裡市西北約 50 公里處的瓜達拉馬山南坡,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宗教建築之一。雖然它名字為修道院,但其實它裡面還有著宮殿、陵墓、教堂、圖書館、慈善堂、神學院和學校。在1557年8月10日,腓力二世的軍隊在聖昆汀戰役中擊敗法國,這一天恰好也是基督教徒聖勞倫斯的祭日,因此決定修建此修道院。在腓力二世統治後期,腓力二世混跡僧侶之中,不願接見朝臣,於是隱居於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而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就成了當時西班牙的政治中心。

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

建造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用了數百萬噸的花崗岩。其建築整體非常莊嚴肅穆、樸實無華,因此也被稱為“單調的石頭交響樂”。其格子窗的形狀和簡樸的建築風格,影響了西班牙半個多世紀。愛克托·貝伊那多強調,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很典型地反映了西方建築的基本理念:布局有著抽象的含義;布局也堅持抽象的幾何對稱原則。這在西方建築中是非常常見的。這也跟其背後的西方哲學有關係。

簡單地來說,傳統的西方哲學追尋至善,嚮往一個在人類社會之上的理想國。因此,西方建築對這些抽象的幾何圖案有著追求,在宮殿和花園的布局上講究對稱。其實紫禁城在布局上也講究對稱,但是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比如太和殿是非常重要的,它舉行很多重要的活動,它也面積很大。在紫禁城裡,建築的重要性從建築風格裡是看不出來的,其主要區別在於大小。若此建築佔地面積越大、周圍空地的面積越大,則此建築越重要。

愛克托·貝伊那多認為,這個現象的背後跟中國哲學有關。中國哲學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是“仁”和“禮”。從字形上來看,“仁”是兩個人的和諧的關係,“禮”是指規矩秩序,來規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國哲學試圖用仁義禮教來促進人與人之間關係和諧。紫禁城的布局其實也體現著這種人倫秩序。

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的實用面積跟紫禁城差不多大

愛克托·貝伊那多還提到,從佔地面積來看,中國的紫禁城是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的21倍。但是,據愛克托·貝伊那多的測算,若考慮到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是多層建築,其實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的實用面積跟中國的紫禁城差不多大小。

紫禁城

這種有著政治象徵的偉大建築都曾經在畫家的筆下呈現過。愛克托·貝伊那多還對比了描繪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的畫和紫禁城的畫。他認為,西方的畫像講究透視,就像在天空俯視一樣,看到建築整體,在幾何結構的對稱上十分講究,畫中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連窗戶都絲毫不差。而中國畫裡的紫禁城,遠景和近景裡的人一樣大,觀看的角度不像西方的油畫,是有一個觀看主體的位置的,中國畫有著一個無限延伸下去的視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畫似乎更加“客觀”。

作者:新京報記者 徐悅東

編輯:沈河西 校對:柳寶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