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城聯姻寶馬 什麽讓魏建軍放棄執念?

  [愛卡汽車 新能源頻道 原創]

  “長城不會簡單地合資。在我看來,合資就是產能的疊加,不會有技術。”2016年8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這番話令人印象深刻。彼時,還在主攻SUV的魏建軍只想專心做到這一領域的老大。

  誰料想兩年後的今年7月,魏建軍買了張飛往德國柏林的機票。7月10日,在中德兩國政府官員的見證下,長城與寶馬正式簽署了合資經營合約。而此時的魏建軍,更多的心思都撲在了新能源上。

  如今,34歲的長城汽車終於不再單槍匹馬。又是什麽讓固執的魏建軍放棄了多年不輕易合資的執念?

  “話語權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

  根據長城汽車官方微信披露的資訊,長城與寶馬合資成立新公司,雙方各持股50%,投資總額為51億元。新公司命名為光束汽車有限公司,落戶在江蘇省張家港市,預計標準產能為16萬輛,視生產計劃,年產規模會增加。此外,合資公司將整合股東雙方的技術、資源和管理優勢,面向全球市場開發新一代純電動汽車。

  另據媒體透露,公司董事會由六名成員組成,副董事長由寶馬方面委派,而最具話語權的董事長則由長城方面委派,董事任期為四年,這也是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點。

  從以往對魏建軍的採訪資料中可以發現,之所以長城不輕易合資,在魏建軍看來,除了外資企業的技術不能共享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話語權”。“我們是自主品牌,當老大需要的不是掙錢,而是自己說了算。”魏建軍說,“話語權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大概也是魏建軍面對合資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則。

  而今,與寶馬的合資,長城手中握著相對更多的話語權。某種意義上,這就相對減輕了魏建軍對未來合資的顧慮,為一直習慣單打獨鬥的長城爭得更多安全感。

  “獅子大開口”背後另有隱情?

  去年有媒體報導稱,捷豹路虎、大眾曾拋來橄欖枝,但被長城回絕。而事實上,魏建軍卻坦言,與寶馬的“戀愛”已經長達兩年。按照魏建軍的解釋就是,“這是民營性的合資,是最有品質的合資,就像自由戀愛,先搬到一起住,再舉行婚禮。”

  為何曾經喊著“不輕易合資”的魏建軍,看上了寶馬?

  其實,並非像大多媒體所說的,雙方合資為了進一步填補雙積分的空缺。即便有這一因素,那也是後話,畢竟距離光束首款車的到來還有兩三年的時間。

  而長城真正看上寶馬的無外乎三點:一是寶馬豪華品牌的影響力。要知道,在長城的34年裡,始終沒有走出過河北省保定市,而一個民營企業想有出頭之日,不僅僅是對銷量有著較高的追求,同時更是希望整個品牌都能提升一個等級,而不再像人們對自主品牌傳統的認知。可以說,WEY品牌的創立,就是長城由平民向高端的一次突破性的嘗試。

  WEY的定位就是買得起的奢華,簡稱就是“輕奢”品牌。然而,即便是大力宣傳,這一次嘗試也並未給魏建軍滿意的答卷。從市場表現來看,去年12月開始,WEY旗下產品銷量明顯下滑,其中VV5、VV7以及WEY P8的總銷量才萬餘輛。而今年上半年,WEY產品的總銷量僅佔長城全部車型銷量的2%。

  與寶馬的合資可以說是給了長城一次再次觸探豪華的機會。不僅如此,寶馬在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技術,也同樣能夠為其合資品牌車加分不少。至少從消費端來看,搭上寶馬品牌的豪華車元素,外加上Logo、車身、內飾等的精心設計,想必比WEY品牌車的賣點要更多。

  另一個原因,就是在未來的共享化出行領域的發力。今年3月,寶馬和戴姆勒以50:50的股比專門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主要是進一步探索共享出行業務。對長城來說,寶馬在共享出行領域的資源和技術等諸多優勢,將為今後雙方可能會進行的共享出行合作,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

  最重要的一點是,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日益加劇,自主、合資和外資品牌的競爭還不夠,還摻入至少幾十家新興造車企業,車型從A00級到SUV、MPV,甚至物流車等,無孔不入。而進入市場較晚,且目前僅有C30EV和WEY P8插電混動兩款新能源車的長城,連自主品牌去年銷量的前十名都沒有進入,又該那什麽與之競爭。與寶馬的合資,至少在氣勢上就為其提振不少信心。

  “英雄救美”還是另有意圖?

  寶馬為何選擇了長城?其實並非是想在新能源上幫長城一把,所以“英雄救美”就不成立了。因為需求才有合作。那麽寶馬的需求又是什麽?

  在國內傳統車市場,寶馬、奧迪、奔馳三家“死對頭”常被進行銷量PK,去年在國內豪華車銷量排行榜中,奧迪奪冠,寶馬與奔馳平分秋色。而在新能源領域,這兩家企業又在著手做什麽?奔馳不必說,早在2014年就與比亞迪合資成立了騰勢品牌;奧迪在今年6月份就入股了上汽大眾,最快將在2022年攜新產品進軍中國市場。寶馬又怎能示弱?

  其實此前寶馬已經推出了i3和i8兩款新能源車,但由於續駛裡程不足、價格過高,最終也並未以科技感和高顏值征服消費者。這就是寶馬似乎不太懂中國消費市場的需求,沒有抓住消費者的味蕾。而與長城合資,將彌補其這一短板,使產品下探到精準的用戶市場。

  此外,眼下中國新能源合資股比放開在即,合資潮襲來,江淮、眾泰等自主品牌早已名花有主,長城是為數不多的尚未進行對外合資的國內車企中,在新能源領域布局比較完善的。一是新能源品牌的多樣化,如長城EV、WEY,以及新推出的歐拉品牌。二是長城在電機、電控、電池領域的布局。根據長城汽車官微公布的資訊,長城已經建成電芯、機理分析、PACK、BMS試製車間、試驗中心等。三是,長城還在韓國京畿道城南市和奧地利下奧地利州建立了新能源技術研發中心。對寶馬來說,其純電動版MINI的國產化在長城的幫助下指日可待,而比較完善的系統將更利於雙方合作進程的加快。四是雙方在燃料電池的研發上也情投意合。

  神秘的光束能否帶來驚喜?

  根據11日魏建軍透露給媒體的最新消息,合資品牌光束的首款新車或為緊湊型純電動SUV,樣子比哈弗H6小一點,大概續駛裡程在500km左右,品質標準和MINI一樣。

從以上資訊便能大致猜到,新車一定是集合寶馬和長城各自的優勢來研發生產。此外,長城官方也透露,第一款車將在2021年上半年上市,而第二款車則是MINI品牌。此外,這兩個品牌將共用合資公司面向全球市場的新一代純電動車平台。

  無論是純電動MINI還是神秘新車,不可否認,2021年到來值得令人期待,但也不得不說,其面臨的形勢並不容樂觀。一來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完全退出,屆時無論買車還是賣車,都不再享受政策的“紅包”福利。因此,車型的定價是個難題,既要考慮到研發和生產成本,同時又要兼顧消費者的購買力;二來,根據眾多車企公布的2020年、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規劃,屆時,不少新車型上市,足以令人眼花繚亂。不僅如此,技術的提升或許也將會出現更多續駛裡程500km甚至以上的車型。最後,特斯拉Model 3屆時也要下線,目前已來中國建廠,其出現或許也將引起市場競爭的“蝴蝶效應”。

  因此,前方大路硝煙彌漫,留給光束的時間和機會似乎並不太多了。

  編輯點評:在新一輪合資潮來臨時,長城與寶馬合資再度引起一陣喧嘩。而近一年來,中外車企的合資合作案例多了,自然就屢見不鮮。什麽大眾江淮、福特眾泰等。隨著中國政策和市場對外資品牌的開放和包容,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線的又一波合資企業陸續出現,特別是在夾雜著新勢力造車、無人駕駛、智能網聯、共享出行等,屆時市場的混亂不難想象。而企業如何在混亂中找準定位,腳踏實地堅持自主研發,同時吸納更多優質的核心技術,才是長久立足的根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