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武漢最初病例可能是從海外傳入?專家:目前還缺乏很多證據

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歐美暴發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而在國內,各地都在嚴防與境外冷鏈輸入相關的感染病例。

按照“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武漢等城市近日在對一些批次冷鏈倉儲進口食品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發現,有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這很容易讓人想到曾暴露在全世界聚光燈下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一年前,那裡是否同樣存在境外冷鏈食品?進口冷鏈食品此前作為新冠病毒輸入載體的可能性是否被低估了?

近日,《環球時報》記者在武漢走訪,基本可以確定一年前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存在大量境外冷鏈商品。劍橋大學遺傳學家彼得·福斯特的研究數據表明,新冠病毒於2019年9月13日和12月7日之間開始在人類中傳播的可能性有95%。相關專家認為,武漢最初的病毒由進口冷鏈輸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當前,世界各國應該形成數據、信息的共享機制來合作進行科學溯源。

圖為武漢四季美農貿城中的水產市場。很多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的老商戶都搬到這裡繼續經營。范凌志攝

華南海鮮市場,曾熱銷冷鏈食品

《環球時報》記者11月下旬來到武漢時看到,昔日的華南海鮮市場被嶄新藍色圍擋圍住,但樓上的眼鏡城仍在營業,臨街店鋪前的人流顯得有些冷清。街角一家賣螃蟹的商鋪前,老闆正臉色沮喪地送走一位男子,他告訴記者:“是來要账的,沒錢,只能先送走。”據他講:“底層商鋪現在無需交租,不過也沒水沒電。我這其實就相當於露天擺攤兒,不知能堅持多久。”記者走進附近一家服裝店,剛一開口詢問,老闆娘就笑著說:“你們是記者吧?”

一度成為焦點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距離漢口站只有幾百米,地處人口密集的區域,但現在路過這裡的人甚至不願多花一秒鐘瞧瞧它。談起“病毒從哪裡來”這個老話題,《環球時報》記者接觸的幾乎每一個武漢人都會抱怨幾句“冤”,堅信是“美國人帶來的”觀點相當普遍。而在近期國內多地出現因進口冷鏈食品引發的零星疫情後,越來越多的武漢人也開始產生疑問:“當初會不會也是這樣傳進來的?”

專家的判斷也給這種疑問的合理性提供了有力支撐。12月6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回顧武漢的早期疫情,在華南海鮮市場,病人也主要集中在冷凍海產品區域。這些線索都指向冷鏈運輸進口的海產品,可能就是疫情源頭。

即使有專業人士發聲,華南海鮮市場最初的病毒由進口冷鏈輸入的可能性仍然被低估。在百度中輸入“華南海鮮市場”“野味”的搜索結果是256萬條,而“華南海鮮市場”“冷鏈”的搜索結果只有56萬條,相差4倍。但是,隨著過去幾個月各地頻繁發生的進口冷鏈輸入案例,這種可能性的討論毫無疑問在增多。“一眼識記者”的老闆娘在華南海鮮市場附近生活了20多年,她告訴記者,雖然網上都在說市場裡有野味,但據她所知販賣野味的攤位並不多,更多的是海鮮凍品攤位,“裡邊至少1/4都是”。

正如搜索數據所反映的,疫情暴發後,“華南海鮮市場凍品銷售”的關注度似乎遠遠不如“野味”高,為進一步搞清楚華南海鮮市場的進口冷鏈食品銷售情況,《環球時報》記者決定走訪市場裡的老商戶。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已關閉,但商戶們還要繼續營生。據了解,一部分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老商戶將店面遷到東北17公里外的四季美農貿城。做河鮮生意的郭女士就是其中一員,她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之前,我和家人已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經營了十幾年。我們的鮮貨肯定沒問題,沒有疫情之前,工商一個月來檢查兩次,每樣產品都會抽幾個檢測,從來沒出過事。”

郭女士也搞不懂病毒到底為啥突然“冒”出來,她只聽說以前華南海鮮市場有野味,“有也看不到,都是偷偷摸摸的”。但她可以確定的是,市場裡有很多賣進口凍品的商家。這些天進口冷鏈產品的檢測收緊,也間接影響到郭女士這樣做國內河鮮生意的商家,據說“生意比疫情前差了一半”。郭女士覺得很冤,她的抱怨也代表了很多商戶的內心想法:“其實國內即使是凍貨也沒問題,我們中國蠻乾淨的,外國?搞不清楚。”

《環球時報》記者此前查閱公開報導發現,華南海鮮市場曾有多家賣進口生鮮的商鋪,出售帝王蟹、北極貝等海產品以及來自巴西、德國的需要冷鏈運送的肉類產品。2019年2月,湖北地方報紙曾這樣描述:“澳洲牛排、智利車厘子、厄瓜多海鮮……剛剛過去的新春佳節,越來越多的洋食品,出現在荊楚百姓的餐桌上。”記者在武漢海關官方網站查詢發現:湖北省2019年1月至11月進口商品中“凍品”價值總額為4.7億元人民幣,增長高達174.2%,為省主要進口商品總值表所列進口商品中增長最多的品類。根據公開報導,武漢已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了最嚴“紅區”管理,2020年6月下旬以後進口的海鮮產品、冷凍冷藏肉品必須查驗“兩證明一報告”(海關通關證明、檢疫證明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報告),並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專人專庫管理。記者在四季美農貿城的凍品區發現,進口凍品已很難看到,只有一家名叫“興正發”的商鋪,搬運工正在卸下包裝顯示為“阿根廷牛肉”的冷鏈食品。記者在一個華南海鮮市場商戶群中發現一位用戶頭像顯示為“興正發”,該群一共270餘人,至少29人的名字或者頭像中有“凍品”字樣,進一步印證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很早就有賣進口冷鏈食品的事實。

“病毒哪裡來”並非無跡可尋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10月17日發布的消息,在對青島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中心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外包裝上檢測分離到新冠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首次證實在冷鏈運輸特殊條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裝上存活較長時間。而這表明新冠病毒以冷鏈物品為載體具備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並且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導致無有效防護的易感接觸者發生感染。

“原來我們沒有這樣認為,但現在來看,武漢最初的病毒由進口冷鏈輸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武漢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楊佔秋12月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據介紹,如果在零下20攝氏度到零下30攝氏度的冷鏈環境中,新冠病毒存活幾個月是沒有問題的,所以需要查清楚之前在什麽時間、從哪個地方進口過冷鏈食品,再由疾控部門拿當時在華南海鮮市場提取封存的進口冷鏈食品樣品與境外檢測出來的數據進行比對,就能確定是否來自該地。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內病毒學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理論上來講武漢最初的病例確實有可能是從海外傳進來的,但目前還缺乏很多證據。”不過,該專家認為,中國後來出現這麽多從境外冷鏈傳來的病例,看上去武漢也很有可能是這種模式,但情況還不太一樣,“因為後面頻繁出現從冷鏈傳入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國外已有大規模疫情流行了,那麽,在早期武漢出現病例之前海外是否有疫情,目前還沒有最終定論”。

不管武漢最早發現的病毒是否因冷鏈傳入,國際上對病毒來源的報導和探討都從未停止。據意大利《晚郵報》11月15日報導,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該國2019年9月采集的居民血液樣本中已測出新冠病毒抗體,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在意大利的傳播時間遠早於今年2月,可能要追溯至2019年夏天。雖然科學界對於病毒溯源的話題未有定論,但不可忽視的是,類似報導在過去的幾個月內頻繁傳出。劍橋大學遺傳學家彼得·福斯特12月3日在給《環球時報》記者的回復中表示:“我對比中國發現的更早的病例並不吃驚。我認為應考慮新冠病毒起源的三個階段:首先,它是何時何地跨越了從蝙蝠到人類的物種屏障?目前可信的答案從50年前到2019年。第二,它是從何時何地開始在人類中傳播的?我的數據表明在2019年9月至12月之間,且95%的可能性是發生在9月13日至12月7日之間。最後,全球主導的傳染性病毒B-D614G亞型是從哪裡產生的?如今,科學界基本同意2020年2月它在意大利北部非常突出,有一些科學家表示它是從中國來到意大利的,但這點我不確定。”

“如果要搞清楚病毒是哪裡來的,需要兩方面證據:一是流行病學層面,一是病毒學層面。”在不願透露姓名的國內病毒學家看來,如果疫情起源於一個地方,理論上那個地方應有一些早期暴發的情況,不過也有可能病毒已出現在那個地方,但還沒有變異到引起大流行的程度,這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事實上還沒找到這方面的確鑿證據。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病毒學層面,還需要找到該地方的病例,觀察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通過建立進化樹,才可以從時間和變異位點看出來它究竟是什麽時間傳過來的,“比如如果真的懷疑病毒早於武漢在其他地方出現的話,我們可以通過測序跟武漢最初發現的病毒對比,對比他們的同源性、變異特點,來判斷它是處在一個更早期的階段,還是後來的進化階段”。該專家認為,病毒進化是可以把“病毒起源於哪兒”這個問題說清楚的,這是核心證據。如果有這樣的在其他地方采集到的早期病毒,它理論上應該跟武漢最初發現的病毒非常像,但不會完全一樣,其差異在進化上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不要“溯源問題政治化”

雖然多位專家都闡述了清晰的病毒溯源路徑,但實際的推進卻困難重重。有病毒學家坦言:“就溯源工作來說,現在科研人員國際合作氛圍比疫情出現之前退步了。可能各個國家也認識到這些問題,其實科學家是不願意卷入政治問題的,還是希望國際之間進行一些合作,但因為目前政治的原因,導致各國科學家都很謹慎,不想給自己和別人找麻煩,不願多溝通和交流,我覺得現在這種合作氛圍確實不是特別好。”

這個問題已引起國際權威機構的重視。當地時間1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乾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應避免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而類似的呼籲並非譚德塞第一次提出。中國官方也早已公開表達開展新冠病毒溯源科學國際合作的意願。9月30日,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和譚德塞通電話時表示,中方與包括世衛組織在內的國際社會積極開展疫情防控、病毒溯源、疫苗研發等抗疫合作。中方正在繼續推進回顧性溯源研究,願同世衛組織繼續加強溝通與合作。

“病毒溯源的國際合作交流本來應該很頻繁,大家做到信息公開、信息共享。這本來是相對容易的,但有的國家卻橫插一腳,將科學問題敏感化、複雜化了。”楊佔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從病原學到臨床治療再到疫苗生產,全世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很大進展,這其中也包括溯源,國際溯源工作不應該是相互“甩鍋”,而應該是各國形成數據、信息共享機制,這樣才有助於徹底戰勝疫情。

來源:環球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