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博物館中最呆萌的青銅器,名字有學問,銘文也有爭議

說起“觥籌交錯”這個,想必大家都會想到盛宴的場景。大多數成語字典,也會將其解釋為酒杯和酒籌相互錯雜。但是,這並不是很準確的,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現代人理解的觥和觥在古代實際用途還是有所區別的。

觥並非酒杯,而是盛酒的容器。甚至在大多數觥中還有隔斷,可以盛放不同的液體,也可以作為調酒之用。而且,觥是各大博物館中最為喜聞樂見的青銅器,它的造型都非常可愛,比如湖南省博物館收藏的牛形銅觥,美國華盛頓的費利爾藝術館的鳥獸形觥,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西周折觥等等。

上海博物館以收藏青銅器而聞名,被譽為國內青銅器的“半壁江山”。該館也有一件青銅觥,它在整個上博的熱度非常高,受到觀眾的廣泛喜愛,這得益於該文物呆萌的造型。

這件叫做商父乙觥的文物並不算大,高為29.5厘米,全長為31厘米, 底部縱長為12厘米,橫長為16.7厘米,重為4.8公斤。在已知的青銅觥中,它實在不算是重量級的,但即便這樣,將近10斤重的器物,也絕非一般人能夠談笑自若地不斷使用單手舉起放下,所以再次確定觥並非酒杯。

儘管在體型上沒有優勢,此文物卻以獨特的造型,贏得了廣泛的人氣。它的前端是一頭獸首,並沒有我們通常在青銅器上看到的那麽凶神惡煞。它的雙耳豎起,顯得警惕性很高,雙目圓睜,表情卻非常輕鬆自如。更為可愛的是,它還有一對角,成為了最顯眼之處。

可就是這對角,曾經引起了爭議。因為從這個獸首上,實在看不出它到底是什麽動物。大概當時的人,也是根據自然界的生物,再結合自己的想象,誇張性地完成了這樣一件傑作。那麽,它的原型是什麽呢?上海博物館原館長,青銅器鑒賞大師馬承源先生認為是長頸鹿角。他曾經去動物園拍下了長頸鹿角與之對比,相似度很高。

但是,長頸鹿是非洲稀樹大草原的特產,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國野生長頸鹿。在史書上和化石研究上,也支持這個觀點。因此,長頸鹿的觀點,曾一度被接受,卻又最終被放棄。倒是一些其他物種的小鹿,還是有可能的。

商父乙觥的爭議並非這一處,就連它的名字都留給世人大大的問號。很多資料上,都將它稱為“共父乙觥”,這是因為在器物的內側,確實存在“父乙”二字。但是,那個所謂的“共”字,第一橫是從中間斷開的,因此並非真正的“共”字。具體是什麽字,到底怎麽讀,現在還在研究和探討之中,目前只能認為它是商代的青銅器,叫做父乙觥。

此外,這件青銅器令人愛不釋手的原因,還在於它全身精美無比的華麗紋飾。在商父乙觥之上,密密麻麻而又錯落有致地安排著各式各樣的鳳鳥紋。這種紋飾往往代表高貴,遍布青銅器皿的每個角落。讓它顯得熠熠生輝。

對於我們後人來說,看到這件呆萌造型而又精致到了極點的文物,自然是讚不絕口。然而,這卻耗盡了當時能工巧匠的無數心血。那些醉生夢死的貴族們,驕奢淫逸,貪圖享受,不惜民力追求如此華麗的生活,離他們滅亡的日子當然一天天靠近了。這見商父乙觥,也就是商朝滅亡歷史的見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