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新魅力,新天地——非遺傳承發展觀察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新魅力,新天地——非遺傳承發展觀察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題:新魅力,新天地——非遺傳承發展觀察

新華社記者趙東輝、王學濤、陳志豪

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全國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拉開帷幕。展演展示、互動體驗、產品展銷……越來越多非遺項目線上線下融入現代生產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新華社記者近期在多地調研,感受非遺傳承發展情況。

為“絕活”注入青春氣息

山西省新絳縣“90後”小夥兒藺霄麟多年前從黃土高原前往韓國學習現代陶瓷工藝,如今畢業,他毫不猶豫返鄉。“我的目標就是要傳承好澄泥硯。”

澄泥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孕於秦漢,興盛於唐宋,明代達至爐火純青。因看似碧玉,撫如童肌,叩之有金石之聲,用則膩而不滑,發墨而不損毫,它的製作技藝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爺爺和父親都是澄泥硯製作技藝的傳承人,藺霄麟從小耳濡目染,漸漸喜歡上了這“泥土間”的藝術。

留學歸來後,藺霄麟大膽創新,通過調整窯溫及窯內氛圍,使澄泥硯的顏色從原來的3種增加到8種,並在設計上注入更多青春元素。他還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通過開網店、直播等,讓澄泥硯走入更多年輕人視野。

“我希望在保留澄泥硯傳統內核的同時,融入更多時代元素。”藺霄麟說。

隨著越來越多青年人加入,傳統的“非遺”正被賦予當代審美內涵,重回生活。

你見過會變臉、噴火的木偶嗎?31歲的徐寧通過創新,為省級非遺項目邵家班子杖頭木偶戲注入新活力。

徐寧出生在甘肅省張掖市,當地人稱杖頭木偶為“肘娃娃”。娃娃以木頭作為撐杆,外面裝飾戲服、頭飾等,唱戲的人用手肘把木偶撐起來,掌控著娃娃的表情和動作,以應和秦腔唱詞。在娛樂匱乏的年代,當地婚喪嫁娶都要唱一出杖頭木偶戲。

在四川上大學時,徐寧迷上了川劇變臉和吐火,跟隨恩師刻苦學習4年。畢業後,他回到張掖市在甘州區文化館工作,邵家班子杖頭木偶戲“不受年輕人歡迎”的困境深深刺痛著他。他下決心為木偶戲尋找新路。

3年時間,徐寧製造了一套裝置,成功將變臉、噴火與木偶相結合,使表演更生動精彩。2020年首演,全場沸騰。從此,學校、鄉村、景區成為他的舞台,一年公益演出100多場。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全國各省區市將舉辦6200多項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一大批非遺項目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

“我在‘活化’傳統文化的路上邁出了第一步,孩子們‘想學’的熱情讓我看到了希望。”徐寧說。

在精彩生活中“活化”

黃布為皮,昂首站立,圓鼓鼓,胖墩墩,憨態可掬又威風凜凜。這就是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布老虎——山西黎侯虎。

在山西黎城縣,人們對虎文化的喜愛由來已久。虎在民間有賜福、鎮宅、增壽、生財等文化內涵,老百姓更是把它看作陪伴兒童健康成長的吉祥物。這種風俗深深植根於黎城人的生活,他們給當地布老虎起了一個霸氣的名字“黎侯虎”。

隨著黎侯虎知名度提高,訂單增多,尤其虎年銷售火爆。今年過年期間,48歲的傳承人李小梅就收到了20萬元的訂單,雖然百餘人幫忙,產品依舊供不應求。黎城縣北桂花村村民李京芬在照料家裡4畝多地的空閑時間,專為李小梅供虎尾、虎耳朵,每月增收千餘元。

黎城縣文旅局局長郭磊介紹,目前,黎城縣有黎侯虎專業從業人員500餘人,年產5萬隻黎侯虎,帶動每戶增收一萬餘元。

據統計,我國73%以上的非遺項目保存在鄉村。近年來,多地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創新非遺產業,為群眾增收拓寬門路。

2021年6月,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福建省的沙縣小吃榜上有名。在被譽為“沙縣小吃第一村”的沙縣俞邦村,村口的千年古樟樹、牆上沙縣小吃卡通形象標識與香氣四溢的小吃,共同迎接著來往行人。

這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如今是3A級旅遊景區。遊客在村裡可以吃、玩、住、帶貨,2021年遊客量突破20萬人次。村民俞其寶經營著一家小吃店,旺季時一天營業額在5000元左右。

俞邦村黨支部書記張昌松說,20余年來,沙縣通過成立小吃培訓學校、開辦小吃文化節、在全國各大城市成立聯絡處、給予大城市開店者獎勵等措施,使沙縣小吃從一個攤點、一家門市向標準化、連鎖化發展。目前,沙縣小吃帶動就業30萬人,俞邦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長到2.8萬餘元。

非遺門類眾多,涵蓋生產生活方方面面。越來越多的非遺項目在鄉村振興中大放異彩,在傳承中煥發新活力,呈現著蓬勃發展的新態勢。

讓非遺項目綻放時代芳華

記者在多地採訪了解到,目前,我國已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餘項。學手藝難,守手藝更難。不同非遺的生存狀態苦樂不均,部分非遺面臨產品沒市場、傳承“缺貨”等難題,如何深入挖掘和提煉非遺內涵,使其適應時代發展成為新興課題。對此,一些基層工作者期望:

——因勢利導,提供發展空間。紹興黃酒、越窯青瓷、紹興銅雕……在紹興市越城區北海街道,首個“紹興非遺客廳”於去年開業,集聚了當地30多項優質非遺資源。紹興市文旅部門和街道辦事處合作,引進非國有的越紅博物館來負責建設、經營,當時還提供了房租減免政策。“項目集中到‘客廳’裡,希望形成規模效應,讓大家抱團發展。”這個博物館也是紹興市級非遺越紅工夫茶的傳承基地,館長楊思班說,非遺項目投資周期長,離不開政府扶持,應當積極探索政府力量主導、民間力量運營的新方式,為非遺項目提供更多展示、銷售場所,打開發展空間。

——打牢精神印記,為傳承續薪火。在文化大省山西,多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非遺進校園活動,左權縣示範小學將左權小花戲編排成“花戲”課間操;祁太秧歌進入太谷縣中小學課外活動……在甘肅,蘭州職業技術學院更是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通過引進工美大師、傳承人等,讓學生接受藝術理論修養和傳統手工技藝訓練,培養綜合型人才,打造甘肅省非遺手工技藝傳承基地,學生就業緊俏。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院長杜軍等建議,應當繼續鼓勵非遺項目進學校、入教材,為非遺項目帶徒授藝發放補貼,支持重要非遺項目活化傳承發展工程,為古老技藝注入嶄新力量。

——立足非遺傳統,發掘市場力量。近年來,山西霍州市成立多家手工製作花饃的工廠,非遺傳承人韓愛英就在其中一家當技術指導,用老酵母發面、散發著麥香的花饃已遠銷全國多地。在與花饃“零距離”接觸中,越來越多年輕人感受到非遺魅力,激發熱愛、傳承的拳拳之心。基層文化工作者認為,在傳統文化熱潮持續高漲的當下,非遺傳承可以將精神財富轉化為生產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要鼓勵非遺與現代生活相連接,發掘“非遺”文化IP,開掘產業和市場富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