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研究人士:決策層對建案市場震蕩的容忍度提高了

  新邏輯框架下的樓市需要新的評判標準

  樓市格局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現有的邏輯框架已無法成為樓市走向的判斷標準了。未來,房地產市場將告別過去“調控鬆緊周期”和“市場起降周期”的鍾擺式往複循環,進入高位平穩、緩慢下行的新周期。

  □李宇嘉

  全國超過20個城市從上月起再啟樓市調控,合計發布了近30條房地產調控政策,內容包括“搖號售房”、將限售和限購延伸到三四線城市等,也包括諸如海南、昆明、深圳等地加碼調控。

  調控加碼意味著房價上漲勢頭明顯。特別是近期多個熱點城市啟動的“搖號售房”政策,給市場傳達了需求積蓄並推動市場反彈的預期。據悉,近期南京、長沙、成都的部分建案“搖號售房”中簽率僅約11.6%、9.5%和10%,供求明顯失衡,而熱點城市庫存走低也說明了這一點。

  2016年10月啟動的新一輪調控,至今已持續了一年半,不少城市還在加碼調控。同時,樓市抑製杠杆和資金流入更已上升到了守住系統性風險底線的高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樓市庫存降幅從去年3月開始加快。截至今年3月,全國建案待售面積同比增速已連續41個月下降,絕對規模降至2014年9月啟動“去庫存”前的水準。易居研究院統計,百城庫存規模已降至2013年3月的水準,供應也在下降。由於限價和預售管制,3月百城新房批準預售面積同比下降16.5%。2月70個城市二手住房價格指數(0.2%)環比1月持平,70個城市中有49個二手住房價格上漲,16個熱點城市中有6個二手住房價格環比上漲。北京3月二手房成交12104套,這是自去年4月以來的新高;深圳二手房價已連續5個月回升。

  由此,周期性樓市復甦的邏輯判斷似乎是成立的。同時,近期近20個二三線城市啟動“搶人大戰”,催發了三四線城市樓市火爆的棚改貸款,這似乎正在成為三四線樓市繼續保持火熱的新動力。此外,近期不少熱點城市新房價格普遍低於同區域二手房價15%至30%,一二手房價格“倒掛”、“搖號售房”成為調控標配,也佐證了需求潛力之大、房價上漲預期之強。

  那麽,樓市是否會在原有的周期性框架內迎來反彈?

  筆者認為,在今年首季銀行新增貸款中居民中長期貸款佔26%,比2017年的39%和2016年的45%顯著下降的情況下,樓市仍現反彈跡象,並非庫存下降、供求緊張,很大程度是“去庫存”政策效應滯後、金融條件仍寬鬆、地方樓市依賴、市場預期等所致。近3年的“去庫存”疊加“降準降息”,帶動需求膨脹和庫存走低。樓市快速回升已接近兩年,但很多城市(特別二三線城市)政策並未跟隨收緊,典型如普遍採用力度溫和的限售而非限購成為主導政策,以保持市場一定溫度和供需體量。

  另外,基於地方和國企債務負擔考慮,為降低利率以降低轉型陣痛,基準利率一直保持在歷史低位。同時,抵押政策自2016年底已收緊,並通過額度和佔比“雙控”抑製居民杠杆率,但居民借道消費貸款變相“加杠杆”。去年消費貸暴增3倍,居民杠杆率從2016年的50%升至60%。去年,開發貸接近零增長,但自籌資金卻“由負轉正”,顯示表外資金在暗中接濟。“搖號售房”背後的一二手房價“倒掛”,也使市場預期倒掛部分將以未來房價上漲而抹平,房價上漲預期仍強烈。

  然而,多種跡象顯示,樓市格局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現有的邏輯分析框架已無法成為今後樓市走向的判斷標準了。首先,隨著調控政策“雙支柱”(貨幣政策+巨集觀審慎)的實施,緊縮貨幣供應的轉捩點已來臨。去年,“去杠杆”重點是緊縮資金在金融體系中“空轉”。今年,“雙支柱”調控重點是作為金融風險源頭的地產。肅清消費貸亂象後,今年一季度,居民總貸款佔比下降,“資管新規”、MPA考核、上層金融監管重構,表外資金已無法再暗度陳倉。近期,樓市資金面趨緊,快周轉、降價入市、尋求合作等已成開發商新策略。

  面對全球化產業分工鏈條上的排位競爭,我國要鞏固全球化分工已取得的成果,加快核心技術突破,向芯片、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能源等價值鏈高端爬升,就得抑製資金流向地方政府平台、落後過剩產能以及房地產,就得抑製高成本地租、高成本融資。盡力把這些“租子”的成本降下來,促使資金流向實體,無論是保持全球產業鏈地位,還是向新興高技術產業更新攀爬,才有希望。

  當然,基於樓市攸關我國經濟金融全局,保持體量的穩定,漸進擠泡沫依然是基本策略。不過,體量維持和增量創設部分,主要通過供給側改革來實現,比如租賃及保障性住房、集體土地入市、工業區轉型更新、棚改、農村危房改造、鄉村振興、科技小鎮建設等。隨著各大城市入戶門檻放開、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提速,這部分新增體量佔比會越來越大。

  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建案銷售面積增速連續兩年下滑,目前已降至3.6%,但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卻創近3年新高,開發投資和建案銷售走勢背離,原因就在於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由此可見,建案部分對整個房地產行業和經濟金融,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行業上下遊的影響在下降,決策層對建案市場震蕩的容忍度提高了。未來,房地產市場也將告別過去“調控鬆緊周期”和“市場起降周期”的鍾擺式往複循環,進入高位平穩、緩慢下行的新周期。

  (作者系資深地產研究人士)

責任編輯:郭一晨 SF16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