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流量變現”埋著什麽坑,藏著哪些金?

編者按:「大咖說」是一個“搜集商業世界裡聲音”的新欄目,它更像是36氪的觀點廣場,匯集各行各業人士的觀點和洞察。在紛亂的熱點中,厘清脈絡;趨勢微末時,發現機會。歡迎在評論區進行討論交流,我們期待您的灼見。

人人都在說流量,人人也都想著把它變現。

李佳琦一句“買它“,背後隱藏了多少思考;獲客太難,再不“私域流量”就晚了?騰訊視頻號這波紅利怎麽薅?

這期大咖說,一起聊聊流量那些事兒。

一、重新思考“流量”

1、王偉男-序美智能聯合創始人、美沃斯知識管理委員會互聯網分會秘書長 ,《換個角度,用“投資思維”重新理解流量》

互聯網和現實世界最大的區別在於,現實世界我們靠空氣、水、糧食。而互聯網世界裡,我們存活下來依靠的是介質、數據和電。電和介質你無需操心,而數據應該是你唯一關注的點。資本和流量最大的區別是,資本沒蹭好會賠錢,但是流量(數據)不會。

2、裴培-互聯網怪盜團團長,《從一年前開始,我就覺得瑞幸咖啡有問題。為什麽?》

瑞幸咖啡的管理層一直在盜用、濫用很多“互聯網思維”詞匯。例如,他們的首席市場官發明了一個“流量池”理論,意思是“用廉價咖啡去吸引流量,構築瑞幸咖啡的流量池,然後把流量導出到其他有利可圖的領域”。我看過瑞幸高管的很多演講,滿口都是新奇的互聯網、新零售、新消費概念。這是一種強烈警報:公司不靠譜。真正的“互聯網公司”很少跟你提“互聯網思維”。凡是跟你講什麽“流量”“粉絲經濟”“降維打擊”的企業家,往往是想把你當韭菜割掉的。

3、Alter-36kr特邀作者,《智能硬體殺入“流量戰場”》

在“流量=用戶數×用戶時長”的設計中,流量的增長邏輯無外乎兩種,一是提升用戶的數量,二是增加用戶的時長。思考流量公式的計算規則,用戶與智能硬體的互動、智能硬體與智能硬體的連接,以及那些看不見的數據共享,又是否應該成為計算公式的一部分?畢竟智能手機已經不再是不可或缺的聯網方式,人們正生活在全場景的智能時代裡。

4、劉志剛-暢銷書作家 ,《搜索+信息流之爭的本質:流量巨頭們的生態效率法則》

百度、騰訊、字節以搜索+信息流名為分割各自流量疆域,實則都是在不斷提升自身流量生態效率,即一個流量生態中不見得每個部分都有很強的變現能力,更需要達成一種整體流量效率。信息流之所成為各家趨之若鶩的“香餑餑”本質原因就在於這項技術有效提升了流量協同(Coordination)和流量轉化效率(transform),從而提升了整體流量生效率。

5、孫國輝-前小豬短租產品合夥人,《咦?原來to B市場最後還是一個流量生意》

新冠疫情幫助巨頭們快速把很多機構從0變到1。下一步巨頭們當然希望從遠程會議到協同辦公,完成從1到2,最終能走到to B的市場入口。那個時候巨頭們應該會逐步實現單邊市場收費,完成一個目前典型SAAS的商業模型。當然想必各家現在也都盤算著第3步:創造一個to B的應用市場,用中國人最喜歡的生態概念,把單邊市場轉變成為一個雙邊市場,躺著賺過路費。

6、Alter-36kr特邀作者,《知識賽道悖論之年:“娛樂至死”的抗爭》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在商業利益的誘惑下,在“殺時間”成為互聯網新法則的時候,“娛樂至死”早已盛行,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卻遲遲沒有到來,全民性的知識焦慮卻是事實。

二、獲客&變現,做對了嗎?

7、楊澤-資深行銷策劃人、社交網絡運營專家,《為什麽單靠買流量很難形成社交網絡?》

二十多年的流量紅利讓我們有了一個錯覺,互聯網低成本獲客就是轉化漏鬥,在我看來,低成本獲客本應該是付出一定的成本獲得核心用戶群,再借助網絡效應實現低成本的快速增長,從而拉低了平均成本。需求極大又幾乎不需要付出成本,這才可以遠超預期的形成網絡效應。

8、陳小江-螳螂財經,《羅永浩“釣魚”,快手、抖音、淘寶直播,拚多多、京東誰會上鉤》

老羅進軍的電商直播領域,表面是拚流量,其實是拚供應鏈。直白講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低價,低價,再低價。

9、韓偉-樂刻運動創始人&CEO,《樂刻運動CEO韓偉:實體健身做直播,跑通三個階段》

實體公司要做直播,誰的平台流量最大,就和誰去合作,這是第一個選擇判斷。理論上大家應該選擇抖音,因為抖音平台更大,流量更高,沒有選抖音是因為它和微信之間的鏈接不能流轉,有競爭關係。如果機構想的是服務更多用戶,他應該選擇最大平台,最大流量,無論是快手還是抖音。但如果他想讓用戶循環到自己這兒,為自己積累私域流量,他可能會選擇一個小眾的直播平台,因為小眾直播平台和微信能形成流轉。

10、穆小斌-聘書創始人,《一個直播帶貨創業者的真心話與大冒險》

拋開抖音和快手的各自戰略不說,他們一定會建設自己的商家體系和產品工具的,否則他們就成流量的掮客,淪為淘寶的長期流量來源,搬運工就是MCN機構。

11、豐憲飛-36kr特邀作者,《To B業務私域流量怎麽做?》

公域流量+公眾號+個人號+社群+官網這五個要素來組合搭配,首先得通過各種方法去公域流量裡客戶,獲得的客戶會先轉化到公眾號裡再轉到官網上/或者是直接轉化到官網上,然後會轉化到個人號上,再進一步轉化到微信群裡。通過這樣的組合搭配邏輯,最終完成客戶整個生命周期內不同節點的業務目標。

12、李穎-眾海投資合夥人《疫情下的品牌重生與升級,如何通過思考這三個問題實現?》

企業需要在解決短期生存的前提下,從更長的周期考慮品牌的建設和升級問題。像直播和社區電商這類的私域流量和社群化的行銷方式,其實都只是一個基本行銷工具。這些工具的使用,並不會讓企業獲得長期的增長和競爭壁壘。在品牌的構建上,企業家需要考慮自己核心客群不同層次的需求。只有做到精準的定位,才能維系其用戶的忠誠度,只有不斷拓展其邊界,才能最終脫穎而出。

13、劉旭昶-愛茂MCN《教育行業搶奪快手的時間,可能只剩半年了 | 超級沙龍 》

快手對於普通的用戶和普通的老師來講,進入的門檻要遠遠低於其他平台。生活在五環內尤其是北上廣深的同學,會不理解為什麽這樣那樣的內容也可以上熱門。因為快手的流量分配相對比較公平和平均,所以這給了很多普通人曝光的機會。不是專業內容的創作者,也可以快速獲得很多的流量,獲得自己的粉絲。

三、視頻號:錯過抖快,不能錯過它

14、張小龍-微信事業群總裁《十點林少對做視頻號的10點思考》

要麽被抖音快手奪走更多的流量和使用時長,要麽自己把“視頻號”做起來,樂觀的話未來“視頻號”能夠跟抖音快手三足鼎立甚至一馬當先。所以“視頻號”這一戰對微信來說至關重要。雖然現在“視頻號”的形態還非常初級,但是如果未來能夠跟公眾號、小程序、朋友圈或者微信群進行更多的流量和商業的打通,它就會爆發出更大的流量和商業紅利。

15、秋葉-秋葉PPT、秋葉商學院創始人,《騰訊“下注”視頻號,這波流量紅利怎麽薅?》

視頻號則意味著微信平台提供小視頻到“擴散朋友圈+微信群+個人號”的方式,讓大家的短視頻內容可以被更多人看見,從而放開了微信生態裡面過去無法擴散抖音、快手等小視頻的限制,這是一個新的流量傳播渠道,而在視頻號內容中引導大家點擊關聯的微信公號鏈接,用戶就可以在微信公號裡面推薦產品和服務,形成一個完整的商業閉環。

16、 Iris艾瑞絲兒-“偶爾動腦”公眾號,《我在抖音裡孤獨消費,卻在視頻號裡熱烈生產》

奔著想紅和想薅流量的心態來做短視頻,我覺得發心就錯了。你如果想著:發個視頻號,反正有人看,冷啟動後也很難繼續,因為通過社交關係鏈破圈是低效且難以持續的別忘了,做內容的本質是給大家帶來價值和新的思考。

17、李博-互聯網+電商運營管理專家、黑馬會加速教練,《為什麽你的抖音粉絲過百萬,卻不掙錢?》

2020年,企業想要做短視頻账號,首先要轉變一下思維。企業做視頻號不是為了變成網紅和頂級流量之後去直播帶貨,而是通過視頻號找到自己精準的用戶群體,通過進一步的關注、進群完成最終的轉化。很多企業的視頻號只有幾十萬、一兩百萬的粉絲,但是引導轉化做的非常好,一樣能實現帶貨的效果。

四、私域流量:意識到它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

18、倪叔-36kr特邀作者,《聊聊私域流量:當所有人都覺得它好的時候,是最危險的時候》

現在大家關於私域流量純粹一面倒的認知是不立體,不完整,完全是因為缺乏實操,而被各路人馬洗腦,導致沒有真正認識到它存在風險的一面。如果品牌自身所對應的需求確實剛性且高頻,通過自建流量池的方法將自身的客戶通過微信管理起來,自然是一件好事,但一旦過度迷信某某方法,某某成功案例,則往往很難有太好的結果。

19、小圈梨-36kr特邀作者,《2020年,警惕患上“流量焦慮症”》

如果私域流量只是不厭其煩地在朋友圈發賣貨信息、或者不斷拉群搞秒殺;那麽,“恭喜你”,你的用戶會離你越來越遠。私域流量的本質是運營人和人的關係。通過搭建私域流量體系,企業可以為自己的產品、服務質量做個全身體檢——你真的是以用戶為中心嗎?

20、曹虎-科特勒全球合夥人《應對市場百年巨變,企業如何升級行銷思維?》

無論是流量、私域數據還是運營,其實都是在科特勒所定義的行銷當中的一些關鍵環節裡的。圍繞著顧客價值,通過有效的選擇目標顧客,通過針對目標顧客來提供定製化的產品、有效的渠道、高效的傳播和打造相關性的品牌。這個基本原則是不會變的,因為無論技術怎麽變化,行銷的本質最後還是會落在這。

21、江來來-“江來來”公眾號,《 私域流量與會員製的異同分析》

私域流量的轉化,更強調的是長遠性和持續性,完成交易不是終點。而是會以用戶的終身價值為導向,持續的提供內容和反覆觸達池內用戶,提升用戶複購率,並借助用戶實現傳播、裂變。所以私域流量的轉化路徑特有的多樣性是會員製所不具備的。

22、羅超頻道-36kr特邀作者,《2020年的互聯網創業:與其到處碰風口,不如耐心挖存量》

流量日益稀缺,且正加速向頭部集中。對於開發者來說,要靠獨立App成功已越來越難,唯一的出路恐怕是擁抱大平台。大平台流量豐厚產生溢出效應,形成新一輪流量紅利。小程序、公眾號、拚團裂變、私域流量、KOC等等,均是挖掘大平台流量紅利的手段。

23、 十裡村-36kr特邀作者,《私域流量運營的9個基本認知》

私域流量運營不是企業增長的唯一方式,也不是所有企業增長最有效的方式。私域流量運營肯定不是所有企業標配,但一定所有企業都需掌握的基本能力。私域流量的銷售轉化,是建立在客戶信任,產品靠譜、服務高效的基礎上。

24、王妍霏-“簡法運營”公眾號,《疫情之下,私域流量變現的新方式:微信直播》

曾經私域流量獲取、變現方式並不是說行不通,而是隨著用戶認知的提升,原有發廣告的方式轉化逐漸下降,當然只要流量夠還是能轉化,但吃老本並不是長久之計,私域流量2.0最大的變化是把重點放在了“社交關係”和“複購”上,把私域流量池子裡每個用戶都當寶貝,把和顧客之間的社交關係當做最重要的資產來運營。每個流量都是“朋友”而不是客戶,站在生意人的角度,對待客戶第一目的是賺錢,然後才是其他的,但對待朋友第一目的是幫忙,幫別人省錢,幫別人找到他們想要的產品。

25、喬松濤-UU跑腿創始人兼董事長,《超級觀點 | 忘掉“私域流量”,中小創業者要挖掘“私域用戶”價值》

之前很流行一個詞叫做“私域流量”,我不是很讚同,應該叫做“私域用戶”。任何時候不應該把用戶看做一個數字,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作為人,就需要有溫度的去連接,去互動,去參與他們的生活。

26、新榜研究院和國信證券研究所聯合撰寫《互聯網私域流量行業研究報告》,《46頁研究報告,告訴你微抖快紅等7大平台的私域玩法》

私域二字本身就道出了私域流量的本質——長期經營用戶。生意的本質是流量,但流量紅利枯竭了,過去的行銷和運營的邏輯玩不轉了。於是大家就有了“流量焦慮”,這是私域流量才火起來的背景。人們期待從私域流量中找到新的流量的突破口、找到新的增長方式,因為只有增長才是企業內心的真正渴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