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閱讀是一種不亞於周遊世界或是墜入情網的體驗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薛維睿

紀念“大地之子”葦岸

“不多見的真正意義上的作家和詩人之一”

《未曾消失的葦岸》

馮秋子 主編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這是一本由葦岸生前好友馮秋子主編的紀念散文家葦岸的文集。書中收錄了當下文壇創作活躍而有影響力的眾多作家、詩人、評論家、學者、出版人(林賢治、林莽、王家新、黑大春、樹才、高興、周曉楓、施戰軍、蔣藍等)對葦岸的深度追憶文字讀來讓我們能深切感受上世紀九十年代文學現場風貌。2019年是葦岸逝世20周年的日子。20年,當年出生的嬰兒,或許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或許在創業的路上奔波,他們如果愛好讀書,也會遇到葦岸。葦岸的思考,葦岸的憂慮,似乎更切近他們當下的精神世界。

葦岸1960年生於北京昌平北小營村,1999年5月19日離世,終年三十九歲。作品有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等。葦岸專注關注大地上的事情,將自然萬物融入創作,其風格嚴謹、克制、謙卑而充滿赤子深情,影響了活躍在當今文壇的很多作家、詩人。甚至有人稱他“中國的梭羅”。葦案去世二十年來,仍然不斷有人自發地去認識葦岸,感受葦岸,書寫葦岸,傳播葦岸。葦岸的作品,被認為是“以低音頻、穩節奏、精準深邃的陳述力,著落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和整個九十年代。”

葦岸在作家同行中口碑甚高。詩人王家新說:“他是屬於那種在我看來在任何時代都不多見的真正意義上的作家和詩人之一。”詩歌翻譯家高興說:“葦岸離開人世快二十年了。但每每想到他的為人和為文,我都會想到他的樸實、本真、寧靜、真摯、善良和純粹。紀念葦岸,將是我和我們一生的事情。”

“激流三部曲”中的“婢女”是怎麽生活的?

《巴金〈家〉中的歷史:1920年代的成都社會》

作者: [美]司昆侖

譯者: 何芳

出版社: 四川文藝出版社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影響廣泛。不光在中國,在美國的“中國近現代歷史”研究裡,《家》英文版常常是課程的一部分。美國布法羅大學歷史學教授司昆侖,是巴金的讀者。他採用社會歷史方法去分析巴金“激流三部曲”(特別是第一本《家》)的社會背景———成都的社會經濟、文化以及發展變革。由此寫了他寫一本研究1920年代成都社會經濟文化的學術專著:《巴金〈家〉中的歷史:1920年代的成都社會》。雖然是學術專著,但是文筆流暢,並不枯燥。文學作品與歷史資料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歷史研究可以提升對小說的理解,而小說反過來也可以豐富對歷史的認知。

司昆侖仔細審視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展示的窮人的形象。在《家》中,覺慧跟婢女鳴鳳的故事,吸引到司昆侖的重點關注。他由此考察了當時“婢女”群體的生活。由此探尋在20世紀早期的中國,貧窮意味著什麽,又會怎樣變化。慈善捐助和政府的福利扶助項目是否能幫助窮人?五四時期的成都,到底具有什麽樣的社會階層特徵和社會階層流動。人們是怎麽落入窮困的?窮人能住什麽樣的房子?尋找機會是否容易?

他以一己之力,翻譯了整個托爾斯泰

《草嬰譯著全集》

草嬰 譯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一個人能夠把托爾斯泰小說全部翻譯過來,可能全世界只有草嬰。他以一己之力,歷時二十餘載,翻譯了托爾斯泰的煌煌十二卷作品。此外,他還翻譯了萊蒙托夫、肖洛霍夫、巴甫連科、戈爾巴托夫等俄蘇文學巨匠的代表作。俄羅斯人這樣評價草嬰的名字:這兩個漢字表現出難以估計的艱苦勞動、文化上的天賦以及對俄羅斯心靈的深刻理解。因為草嬰對於俄蘇文學的重大貢獻,他成為了獲得蘇聯文學最高獎“高爾基文學獎”的唯一的中國人。

2019年7月,《草嬰譯著全集》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共計22卷,約1000萬字。上海翻譯家協會副會長徐振亞評價:“草嬰先生是中國當代傑出翻譯家,他傾畢生精力,憑著堅強的毅力、百折不饒的韌勁和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歷盡艱辛和坎坷,翻譯了大量的俄羅斯文學經典作品,為中國讀者搭建了一座通往輝煌的俄羅斯文學的平坦橋梁。”

《戰時燈火》

(加拿大)邁克爾·翁達傑 著

讀客文化/上海文藝出版社

布克獎被認為是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素有“小諾貝爾獎”之稱,誕生過奈保爾、石黑一雄等多位諾獎作者。而“金布克獎”則是從歷年的布克獎獲獎作品中最終角逐出“王中之王”,50年才頒發一次,可見其份量之重。2018年,邁克爾·翁達傑因《英國病人》獲“金布克獎”。作為當下世界文壇罕見的“詩歌與小說全才”,翁達傑向來也是全球博彩公司最愛押注的諾獎熱門人選。自從2017年底得知翁達傑推出新作《戰時燈火》以來,中國很多知名出版社都參與了該書中文版的版權爭奪,競爭十分慘烈。經過了3輪報價,8家出版方鬥智鬥勇,最終才花落讀客文化。讀客文化特意請來了《哈比人》的譯者、從事文學翻譯26年的上海外國語大學吳剛教授翻譯,譯本上乘。

邁克爾·翁達傑是一位極具個人風格的小說家,這與他的經歷有著密切關係。他血統複雜,承繼荷蘭人、泰米爾人等多個民族的傳統,足跡踏遍亞、美、歐等地。他生於斯裡蘭卡的科倫坡,11歲隨母親移居英格蘭,1962年移民到了加拿大蒙特利爾。因此,他的作品寫作背景各異,代表作《英國病人》《遙望》分別在意大利、美國,而新作《戰時燈火》則將故事背景選在了倫敦。《戰時燈火》收獲了諾獎得主石黑一雄、奧巴馬等知名粉絲,被認為“是他自《英國病人》以來最好的一部”。《出版人周刊》盛讚“《戰時燈火》這部關於秘密和失去的小說,是翁達傑最好的作品。”

不只有《洛麗塔》和蝴蝶 納博科夫所召喚的“最優秀的讀者”

《納博科夫傳》

[紐西蘭] 布賴恩·博伊德 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讀者對納博科夫的刻板印象是,他只有《洛麗塔》和蝴蝶。這儼然是他的形象標配,還很適合小資氛圍。如果這就是納博科夫,那就一定要說“不”,納博科夫可不只有這兩樣。他還有《微暗的火》《文學講稿》《莫恩先生的悲劇》等;除了小說家、文體家、教師、蝴蝶研究專家身份外,他還是個詩人,他的詩與他的小說異曲同工,卻妙不可言。在創作、教學和研究之外,他不停地輾轉不同國家的各個城市,聖彼得堡、克裡米亞、倫敦、柏林、蒙特勒、巴黎、紐約、坎布裡奇等,他的人生是非凡而奇妙的流動之旅。

從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於2019年7月出版奧克蘭大學英語教授布賴恩·博伊德所著的《納博科夫傳》(四卷本)中,我們可以看到納博科夫的人生行旅,從俄羅斯出發到英國、柏林、法國、瑞士、美國,正如他在小說《光榮》中寫道:人類生命如曲線蜿蜒流動。每一次轉折處,便是新的開始。納博科夫構建的納氏迷宮經由“最優秀的讀者”布賴恩·博伊德慢條細理地步步解讀,那些所精心埋藏的典雅謎題,狡黠地挑戰讀者的閱讀,這都被這位“讀者”一一破解,並與諸位分享。

詩歌裡的一段移民血淚史

《枕底無花夢不香:天使島中國移民的詩歌與歷史》

[美]麥禮謙、林小琴、楊碧芳 編

浙江文藝出版社

天使島(Angel Island),坐落於美國舊金山灣,現今是一座風光旖旎的州立公園。曾有50萬以上的外國移民從這裡入境美國,其中包括1910年至1940年間來自中國的10萬華人。

天使島上的移民拘留所留下很多華人移民的眼淚。很多人在拘留所營房的牆壁上題詩,記錄下他們奔赴的苦旅、對故土家園的思戀,或者憤怒與羞辱。雖然他們受教育程度良莠不齊,但他們不少人都面壁題詩,以之排遣愁悶。壁上題刻,日積月累,林林總總,漸成規模。

“離時父母恨忽忽,飲怨漣漣也為窮”,“家人切望音信寄,鴻雁難逢恨悠悠。”亦有憂國憂民、感時傷世的歎息,如“我國圖強無比樣,船舶岸邊直可登。”“國弱亟當齊努力,狂瀾待挽仗同群。”亦不乏他年得志,誓掃匈奴的心願,如“倘若得志成功日,定斬胡人草不留” “男兒十萬橫磨劍,誓斬樓蘭辟草萊。”字字含悲,句句啼血。1940年,一場大火燒毀了天使島移民拘留所。當初拘禁華人移民的營房在大火中幸免於難,三十年後,題於營房牆壁上的詩歌被重新發現。這些飽含華人移民複雜情感的詩歌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

致力於還原天使島華人移民歷史的學者和志願者,開始抄錄、核對所有題壁及其他手稿上的詩歌,並一一翻譯成英文,並尋訪當年的親歷者及其後人,進行口述歷史採訪工作,將詩歌、口述歷史和珍貴照片整理、編輯成冊。1980年,天使島移民研究項目的成果出版,之後成為美國華裔歷史及文學研究、移民史研究等必讀書目。該書被引進國內,收入150首動人詩歌90張珍貴照片19位親歷者口述歷史,帶讀者走進那一段難忘的歷史。

一個耶魯人類學家博士的上東區育兒戰爭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

[美]薇妮斯蒂·馬丁(Wednesday Martin) 著

中信出版集團

世界上有不焦慮的媽媽嗎?不論是全職主婦還是職業女性,生活富裕或者勉強為繼,媽媽們永遠都有各自的煩惱。“這世界就像一個劇場,當前排觀眾站起來的時候,後排觀眾也不得不這樣做。”來自美國上東區的耶魯大學人類學博士,作為母親,承受的焦慮不比一般人更少。

書名中的“鉑金包”,代表著每個階層裡求而不得的欲望,它可以是一個限量天價的名牌包,也可以是任何要費點氣力才能夠到的東西。作者以人類學的博士的方式思考,比如在探討了權力結構、男女地位、階級圈層時,她與靈長類動物的社交行為作對比,發現了其中的一致。

也有吐槽這本書的讀者認為,這是媽媽版的《緋聞女孩》,作者只是一個想盡力融入卻無法融入上東區的母親,她極力描寫其中的腥風血雨,但又無法脫身而出。而客觀來說,誰又能輕易跳出所屬環境的沼澤中呢?

但我們選擇閱讀一本書、聽一個故事,正是為了通過閱讀和傾聽增加一分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對他人多一份理解力。

“我不指望成為什麽”,作為岡波斯的佩索阿

《想象一朵未來的玫瑰》

[葡]費爾南多·佩索阿 著

雅眾文化/中信出版社

“永遠當一個會計就是我的命運,而詩歌和文學純粹是在我頭上停落一時的蝴蝶,僅僅是用它們的非凡美麗來襯托我自己的荒謬可笑”。這是佩索阿一本詩選。佩索阿是20世紀偉大的葡萄牙詩人。他生前以商業翻譯為職,終其一生是個默默無聞的小職員,47歲病逝時留下了兩萬五千頁手稿,體裁遍及詩歌、散文、文學批評、哲學論文和翻譯。

除了本名佩索阿,他還用了七十多個(另說一百多個)異名創作。這些異名不同於普通的筆名,每個名字背後的人生和性格迥異,思想價值和文學追求也不盡相同。《想象一朵未來的玫瑰》收錄了主要名為“岡波斯”為名的作品,也是“岡波斯”的第一個漢語譯本。岡波斯是最接近佩索阿本人價值態度的形象,他恣意沉浸在文學構築的精神世界裡,情感狂野直接,不同於現實中那個平凡無趣的小職員。

關於生命和創作,大師們最終說了什麽?

《最後的訪談》系列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等 著

中信出版集團

動蕩的20世紀,孕育了眾多思想大師。海明威與《老人與海》,馬爾克斯與《百年孤獨》,波拉尼奧與《2666》……這些偉大作品作為20世紀的時代精神,在21世紀依舊脈動不息。“最後的訪談”系列選取六位20世紀的文學大師,匯集《巴黎評論》《時尚先生》《紐約時報》等媒體的金牌記者對他們的訪談。這些訪談中記錄了他們對於生命、創作、愛與死亡的理解,每篇訪談都是他們對世界的告白。

訪談錄有趣在於,你可以看到作家在作品以外的世界。交談是瞬間的交鋒,能夠窺見這些作家譏誚、迷人、真誠或者刻薄的那一面。博爾赫斯說:“對我而言,閱讀是一種不亞於周遊世界或是墜入情網的體驗。”波拉尼奧認為,一座圖書館,就是人類的隱喻。“我們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我們停泊在某本書中。”這個系列六冊,最先吸引眼球的是書封,設計時尚複古,著色鮮豔,用了美國布魯克林插畫師的手繪插畫,區別於過去訪談錄沉悶的封面形式,外貌協會絕對受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