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代有哪些省不設八旗駐防,又有哪些省的八旗受巡撫節製?

清代的八旗兵駐防分為京畿禁衛和地方駐防兩大部分,京畿駐防以各營為部門,如護軍、前鋒、驍騎、火器、健銳等營,地方則駐扎在各省重鎮。下面就來講一下八旗地方駐防的具體情況。

八旗兵駐防地方早在清入關前就以形成,此後清兵入關征戰中原之時,所佔要地皆留兵駐守,順治末至康熙初,畿輔諸關隘口、府州縣之要地及陝西、山西、山東、江南、浙江之重要城鎮,均設旗兵鎮守,初步形成八旗駐防地。福建、廣東及雲貴地區以漢藩王所統部兵駐鎮。

三藩之亂平定後,福建、廣東設漢軍旗兵防守。其後,湖北之荊州、陝西之漢中、山西之右衛、河南之開封、四川之成都,先後於康熙二十二年至六十年增設為駐防地。

雍正朝,又於直隸之熱河、山東之青州、陝西之潼關及甘肅之涼州等地派設官兵駐防,並增設八旗水師駐防營。乾隆初,各地駐防設官基本固定,此後僅個別駐防地長官有所調整,如乾隆二十六年將青州駐防將軍改為副都統,乾隆四十一年,成都駐防於副都統之上增設將軍。直省還有不設八旗駐防者,計有安徽、江西、廣西、雲南、貴州幾省。

八旗駐防形成定製後,八旗兵有一半稍多駐扎京師,一半稍弱駐防各省及邊疆。八旗之駐防,其形式、設官及其職掌,各地不盡相同,直隸畿輔、東北、新疆,皆分散布設,諸省則於重點要地之城集中設防。

駐防地設官,按駐防城鎮的重要程度、駐兵多少,設不同等次的專城統轄長官,由高到低依次為:將軍或都統、副都統,城守尉,總管、協領,防守尉。個別小鎮還有設佐領、防禦者。

副都統也有作為將軍或都統的屬員者,其他為屬員的官員有:參領、副總管、驍騎校。專城城守尉、協尉、防守尉,其上均另設有節製、管轄官,或為將軍、都統、副都統。太原、開封之城守尉,則各以該省巡撫節製。唯設城守尉或防守尉的畿輔小九處,是以京官統轄。

畿輔駐防點較多,且分散,各駐防點駐兵規模不一。可分為以下幾部分:

1,京南。有所謂的小九處:保定府、滄州,各設城守尉;采育裡、良鄉縣、寶坻縣、固安縣、東安縣、雄縣、霸州,各設防守尉。以上九處小城駐防,其上無將軍、都統、副都統統轄,而由京城稽察大臣管轄。天津曾於雍正三年建水師營,設都統以下官,乾隆三十二年裁。

2,京東。山海關,設副都統,兼管設防守尉之永平府、冷口、喜峰口及羅文峪。

3,京北。密雲,設副都統,兼管設防守尉之昌平州、順義縣、玉田縣、三河縣、古北口。熱河,設副都統,嘉慶十五年改為都統,兼管設協領職喀喇河屯、化育溝及設總管之圍場。張家口,乾隆二十六年設都統,轄設協領職張家口、獨石口及千家店駐防。

4,東陵、西陵。每座帝王陵、後陵均設總管,統旗兵守衛各陵及園寢。此外,京北至鄭家莊,雍正元年設城守尉,乾隆三十二年裁。

各省八旗駐防的情況如下:

山東。青州,雍正八年置將軍、副都統,乾隆二十六年裁將軍,留副都統統管駐防官兵。德州,設城守尉,兼轄於青州駐防長官。

山西。太原,設城守尉,乾隆二十一年後歸山西巡撫節製。右衛,初設將軍,乾隆二年裁,以副都統管轄,二十六年裁副都統,以城守尉管轄,兼轄於綏遠城將軍。綏遠城,乾隆二年移右衛將軍於此,二十六年改稱綏遠城將軍。

河南。開封,設城守尉,乾隆二十一年後歸河南巡撫節製。

陝西。西安,設將軍。漢中,以西安將軍兼,康熙二十五年裁駐防兵。潼關,設城守尉。

甘肅。寧夏,設將軍。涼州,設副都統,兼轄莊浪駐防官兵。莊浪,設城守尉。

江南。江寧,設將軍。京口(鎮江),初設將軍,乾隆二十二年裁,以副都統統轄駐防兵。又,江寧曾於雍正五年設水師營,置協領統轄,乾隆十六年裁。

浙江。杭州,設將軍。乍浦,置水師營,設副都統,屬杭州將軍管轄。

福建。福州,設將軍,先為漢軍駐防,乾隆十九年裁漢軍,換為滿洲旗兵。福州另於三江——閩江、琴江、烏龍江設漢軍水師營,置協領,兼轄於福州將軍,乾隆二十八年後,改為滿洲旗兵及鄭家莊所裁駐防兵。

廣東。廣州,設將軍。先為漢軍駐防,乾隆二十一年、三十五年先後裁撤,改為滿洲旗兵。廣州水師營,設協領,轄於廣州將軍,光緒九年改為陸路步軍營,仍以原官管理。

湖北。荊州,設將軍。

四川。成都,先設副都統,乾隆四十一年增設將軍。

此外,在東北地區和邊疆地區,也有八旗兵駐防,如盛京將軍、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伊犁將軍等。這些邊疆地區的駐防情況之前有過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