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電動車真的更環保嗎

圖文來源:Forbes 作者:James Ellsmoor

中國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在製造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比內燃機產品多60%

自本世紀頭十年第一輛現代意義上的電動車上路以來,吹毛求疵的人很快就對其貼上的“清潔”標簽提出了質疑。

從對製造環節的擔憂到電池能量來源,以及對電動化領域整體的掌控,電動車一直受到懷疑人士的密切關注。

隨著大量的爭論和錯誤信息困擾著這一片區域,電動車效率背後的事實變得有些模糊,那麽,這些車輛到底有多乾淨呢?

電池生產

與電動車的清潔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的一個常見論點,是來自於電動車電池製造過程中的汙染。

確實,稀土金屬構成了電池的組成部分,它們的提取和操作可能會導致碳排放。然而,正如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ICTT)2018年的一份報告所表明的那樣,生產電池的國家以及電池成分對排放的影響要大得多。

中國電動車和內燃機車的對比研究證實了ICTT的報告,表明基礎設施和高效的製造技術是減少生產過程中排放的關鍵。

具體來看,中國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在其製造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比內燃機產品多60%,但如果採用美國或歐洲的製造技術,他們的排放量最多可以減少66%。

也就是說,現階段經由提取過程和生產電池所產生的汙染仍然與汽油或柴油發動機產品持平或略高。

挪威卑爾根市充電站的一輛電動汽車。這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是世界上電動車使用率最高的國家,而且以水力發電為主,也是最清潔的

使用區別

ICTT在其研究中還指出,電動車和內燃機汽車在其使用壽命期間的排放存在明顯差異。

由於車輛本身不存在燃燒驅動和尾氣排放,電動車的大部分排放是在製造過程和能源來源環節產生的,這使它們相對於汽油和柴油動力汽車具有優勢。

與此同時,雖然內燃機產品自2000年以來一直在穩步減少排放,但電動車幾乎不排放廢氣的優勢仍然明顯。

此外,隨著電動車越來越普遍,製造規模也越來越大,電池回收將更加有效,並減少對提取新材料的需求,從而減少對采礦和生產新電池的依賴。

從電動車的整個使用壽命來看,此類產品的總體影響更為明顯,而內燃機汽車無法與之競爭。這是因為電動車在其使用壽命內的排放量要低得多,而這與發電來源無關。

電力來源

位於慕尼黑的經濟研究中心(CES)的一項新研究宣稱:“德國目前的能源結構和用於電池生產的能源總量,以及電池電動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最好的情況下,略高於柴油發動機,在其他方面要高得多。”

儘管這看起來像是對電動車性能的一種責備,但該論文很快就被行業專家揭穿,他們發現了CES調查結果中的一長串錯誤。

除了列出明顯不可信的信息,如電動車電池在車輛行駛15萬公里後成為“危險廢物”,或歪曲政府數據以符合他們的研究,該研究還將內燃機汽車的排放量描繪為低於實際水準。

慕尼黑工業大學汽車工程系系主任馬庫斯·林坎普博士(Dr. Markus Lienkamp)就譴責該報告是“不科學的陰謀論”。

其他專家指出,之前的研究表明,僅使用純燃煤電網充電的情況下,電動車就能達到與內燃機汽車類似的碳排放水準,也就是說,總體來看電動車在其使用壽命內會更有效。

Carbon Brief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歐洲和美國,電動車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小於傳統汽車

未來出行

目前的電網大多在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並增加可再生能源生產。無論使用何種能源,電動車在其使用壽命內產生的排放已經越來越少,這表明它確實稱得上是未來的交通工具。

車企也承認,電動車汙染更少,生產更多電動車將有助於減少碳排放總量。

儘管製造過程中產生了碳排放,而且能源供應不完善,但電動車目前的汙染水準遠遠低於內燃機。隨著這項技術變得更加主流,它可能會變得更加高效,更具有可持續性。

通過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更高效的製造技術、循環利用選項和減少對新材料的開採需求,規模經濟將使電動汽車製造業受益。

電動車並非萬靈藥,但與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應用和電網的脫碳相結合,它們為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供了一條途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