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俠客島:一周4次抵近廣東沿海,美軍偵察機想幹什麽?

這個7月不平靜,美軍頻頻在南海興風作浪,製造緊張氣氛。

在美國海軍兩度舉行“雙航母”南海演習的同時,美國空軍派出E-8C“聯合星”偵察機,一周之內4次抵近廣東沿海。

島叔牽頭的“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SCSPI)平台信息顯示,E-8C這些抵近偵察行動分別發生於7月13日、15日、17日和19日。其中,17日該型機一度抵近至距離廣東海岸約134公里位置。

美軍偵察機是來幹什麽的?今天,島叔來聊聊美軍在南海的抵近偵察。

7月17日,美軍E-8C偵察機飛行軌跡(圖源:SCSPI平台)

意圖

其實,抵近偵察是中美軍事關係中的老問題,曾長期是中美軍事互信的三大障礙之一,根源是美國堅持派遣偵察機頻繁抵近中國沿海,嚴重危及中國的主權和安全。

舉世震驚的2001年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的起因就是美軍的抵近偵察。壯烈犧牲的中方飛行員王偉,事發時就是在駕機跟蹤和監視在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的EP-3美軍偵察機。

美國堅持放大航行與飛越自由的內涵,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58條的規定泛化處理,特別是將抵近偵察和測量活動列為“海洋其他合法用途”。(《公約》第58條規定:其他國家在一國的專屬經濟區內享有“航行與飛越自由”,以及與這些自由相關的“海洋其他合法用途”。)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認為,《公約》中關於“和平利用海洋”和“適當顧及”等規定表明,外國軍事活動在一國的專屬經濟區內並不享有絕對的自由。

就更大層面而言,作為傳統海洋強國,美方一直對限制海上軍事行動的規則持保留態度,一直反對專屬經濟區制度對軍事活動的限制。為此,美方還創造了“國際水域”概念,將公海自由套用至沿岸國12海裡外水域。

鑒於《公約》對軍事活動的規定不多和相對模糊性,中國實際上並未過多在法律層面與美國糾纏,但中國顯然不同意美方所謂“國際水域”理念和軍事行動絕對自由的主張。

不過,當美軍的抵近偵察離中國很近時,中國也不得不進行跟蹤和警戒,這符合國際慣例。道理很簡單。試想,如果中國軍機頻繁抵近美國西海岸或東海岸,美軍將作何反應?

現在,中國軍艦只是在其他海域活動,就已經引發了美澳的強烈反應和廣泛炒作,將之稱為“中國軍事威脅”。可見,這是典型的“雙標”行為。

美軍抵近偵察的實質是,美國憑借其海上軍事霸權,追求海上絕對安全,並將自己的安全凌駕於其他國家之上。

7月3日,美國軍機在南海海域的飛行軌跡(圖源:SCSPI平台)

變化

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統計顯示,2009年以來,美軍在中國南海海域活動的頻率、烈度和針對性都大幅增強,抵近偵察更不例外。

目前,美軍每天出動3-5架次的偵察機前往南海活動,全年在1500個架次以上,幾乎較2009年翻了一番。2020年上半年,美軍偵察機在南海的活動更是到達了一個新階段:頻次大幅提高、距離異常接近、偵察方式更加多樣。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之下,美軍一方面變得更加焦慮,另一方面為了彌補艦艇力量的不足,加大了在南海抵近偵察的力度。數據顯示,僅陸基大型偵察機,在5月就出動約40架次;6月,50架次;7月截至21日,已近50架次。

最多的時候,美軍一天就出動6至8架次的各式偵察機赴南海活動。如7月3日,共有4架P-8A、1架EP-3E和1架RC-135W以及2架KC-135加油機出現在南海。當天,美軍“裡根”號和“尼米茲”號航母正從不同水道進入南海活動,這些偵察兵力可能有為航母“護駕”的成分。

4月以來,美軍的偵察越來越逼近中國海岸,發生了數起異常接近中國領空的事件。5月15日,美海軍一架P-8A一度接近中國海南島領空。至於抵近至中國大陸50海裡、60海裡的情況,更是家常便飯。

美軍偵察機型號繁多,但近期基本都在南海亮相了。它們包括P-8A、P-3C反潛巡邏機,EP-3E、RC-135系列電子偵察機,E-8C、E-3C空中預警及戰場指揮機,以及MQ-4C高空無人偵察機等,而不同的機型意味著不同的任務。

5月15日,美軍P-8A偵察機飛行軌跡(圖源:ADS-B Exchange數據庫)

任務

從上述眼花繚亂的機型中,不難推測美軍在南海都開展了怎樣的偵察任務。

首先是對南海海域進行廣域巡邏。由於公開信息獲取的美軍飛行軌跡並不是完整的,無從判斷其偵察和巡邏的詳細範圍,但從其高頻出動加油機來看,偵察範圍當不限於南海東北部,因為這些偵察機本來航程就很遠,滯空時間很長。

美軍的巡邏是在找什麽?從美軍每天出動P-8A及P-3C反潛巡邏機、有時甚至出動2架次以上,可以看出,反潛是美軍當前南海巡邏的頭號任務。

其巡邏的重點區域是海南島至巴士海峽(台灣島和菲律賓之間的海峽)一線水域,這幾乎是近期美軍偵察機每天必定光顧的區域。如6月23日,2架P-8A在這片海域幾乎都是直線折返,無疑是標準的反潛作業程序。

這種部署和活動,很可能是為了給當時在西太平洋菲律賓海域活動的3支航母打擊群進行警戒,擔心有潛艇從巴士海峽通過,進而對美軍航母活動不利。7月3日至17日,在兩周的時間內,美軍“裡根”號和“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兩進兩出,在南海進行了兩次“雙航母”演習,航母進出南海和演習期間,偵察機也往往活動劇烈。

從更大層面看,美軍還有在南海強化戰場建設的目的。近年來,在大國競爭和“重返製海”的大背景下,美軍在南海備戰的口號和呼聲非常高亢,各軍種都在“積極作為”,推動各種作戰概念的設計及現場驗證,如海軍的“分布式行動”、空軍的聯合介入、陸軍的“多域作戰”和海軍陸戰隊的“遠征奪島”概念。

美軍E-8C“聯合星”偵察機資料圖(圖源:環球網)

美軍電子偵察機近日頻頻抵近廣東近海空域,意在加強對中國大陸電子信號的搜集。RC-135U偵察機以收集各類電磁波為主要任務,特別針對跳頻設備;RC-135W可監聽對方雷達和通信設備的電子信號。

而E-8C和E-3C的出現,意味著美軍很可能在進行實戰推演,借解放軍演習之機,大肆搜集解放軍平台的電子信號和電磁特徵,並進行模擬反製及攻擊。

很明顯,美軍在南海變本加厲的軍事行動,已成為南海最大的風險和衝突之源。

(來源:俠客島 文:“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主任 胡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