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熊貓還有棕色的!生物多樣性超乎你想象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這些珍稀物種你認識多少?

如今越來越多曾與人類相伴的物種正在逐漸失去生命的色彩,湮滅在歷史長河。聯合國日前發布報告顯示,全球約有100萬種動植物物種面臨滅絕威脅,許多物種將有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從地球消失。

2018年9月7日,大熊貓七仔在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內吃竹筍。它屬於中國“國寶”大熊貓中一個更為珍稀、古老的種類——秦嶺亞種。七仔自身更獨特的是,不同於普通大熊貓的黑白相間,它本應為黑色的皮毛部分是棕色的,看上去就像突然“沒墨了”。陝西省大熊貓繁育中心獸醫院院長馬清義說,有科學記載的幾次發現棕色大熊貓,都在秦嶺範圍內。因為極其罕有,棕色大熊貓又被稱為“寶中之寶”。 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在漢江濕地公園嬉水的2隻彩鹮(2019年5月4日攝)。彩鹮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鵜形目鹮科,體羽大部為青銅栗色,是珍稀鳥類朱鹮的“近親”,體型比朱鹮略小。據陝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於曉平介紹,彩鹮在世界上的分布比朱鹮還要少。 新華社發

在呼倫湖畔,雙龍為救助的瀕危鳥類雕鴞做野外放生訓練(2019年4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

紅外相機在長江源區瑪可河流域拍攝到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黃喉貂(2019年1月2日攝)。新華社發

2019年3月24日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拍攝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新華社記者黃國保攝

在海南大田坡鹿自然保護區內,一隻坡鹿飛躍草叢(2018年4月3日攝)。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海南坡鹿是特產於海南島的熱帶珍稀鹿種,20世紀曾瀕臨滅絕。近年來,當地通過多種方式開展保護。現在,海南坡鹿數量逐漸增多、種群逐漸穩定,成為海南綠色生態的一張名片。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紅外相機在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紅腹錦雞(2018年5月5日攝)。紅腹錦雞為中國特有鳥種,該物種分布的核心區域在中國甘肅和陝西南部的秦嶺地區。新華社發

在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布設的紅外相機拍攝的羚牛(2018年1月7日攝)。羚牛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我國所獨有,被列入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目錄。新華社發

福建省閩江入海口處的江灘上,一隻世界極危珍稀鳥種杓嘴鷸在覓食、嬉戲(2019年1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梅永存 攝

2018年12月15日,一隻震旦鴉雀在山東省高青縣大蘆湖濕地棲息。 震旦鴉雀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種,被稱為“鳥中熊貓”。 新華社發(張維堂 攝)

2018年9月28日,國際瀕危保護動物大鼻猴寶寶與媽媽在一起,該大鼻猴寶寶於9月2日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出生。2017年9月,長隆從印度尼西亞成功引進國內首批大鼻猴。新華社記者 黃國保 攝

在位於鄱陽湖畔的南昌市象山森林公園,兩隻白鷺在守護鳥蛋(2018年4月19日攝)。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猶如一塊翡翠“系”在長江之腰,這裡是鳥的天堂,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之一。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一群被救助的麋鹿奔跑在洞庭湖麋鹿和鳥類救護避難所內(2018年5月23日無人機拍攝)。麋鹿是我國特有物種、世界珍稀動物,曾一度在中國消失。如今,在洞庭湖濕地深處,在青草露珠之間,麋鹿種群不斷繁衍壯大。 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2018年8月1日,在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一隻丹頂鶴在水中覓食。丹頂鶴需要潔淨而開闊的濕地環境作為棲息地,是對濕地環境變化最為敏感的指示生物。新華社記者 王凱攝

一隻藏羚羊在青海可可西裡地區覓食(2015年5月19日攝)。藏羚羊是中國重要珍稀物種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保護生物多樣性,根本上要轉變資源利用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每一個人都要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理念,更加重視資源利用的系統效率,更加重視在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減少對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的損害。

編輯:尹棟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