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保時捷品質神話破滅:連續四個月召回超7萬輛車

劉媛媛

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多條召回信息,涉及眾多豪華汽車品牌,被譽為“跑車之王”的保時捷亦“榜上有名”。

根據召回信息,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將召回部分進口718Cayman(凱曼)、718 Boxster(博斯特)、Panamera(帕那美拉)和Cayenne(凱宴)汽車,共計50232輛,原因系召回範圍內的部分車輛存在燃油箱破損、燃油泄漏、碰撞風險增加等隱患。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發現,這已經是保時捷(中國)連續第四個月發布召回信息,從去年12月21日開始,保時捷(中國)已合計召回車輛達71542輛。而除了因存在質量隱患產生召回之外,記者在第三方汽車品質評價平台《車質網》發現,消費者針對保時捷各車型的投訴也有不少,問題主要集中於變速器頓挫、發動機抖動、輪胎起皮等。

針對品控方面的質疑,保時捷(中國)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稱,這是保時捷通過不間斷的主動測試,對相關問題的正常處理流程,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也是企業主動承擔責任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中國已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因此,保時捷的“國產化”問題也一直備受關注。不過,保時捷(中國)方面向記者透露,保時捷在德國的祖文豪森工廠和萊比錫工廠正在進一步擴建,這也向大眾透露著一個信息,即保時捷暫無國產計劃。

連續四個月召回

根據日前保時捷(中國)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的召回計劃,公司計劃自2019年3月25日起,召回2016年3月2日至2019年2月14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2017-2019款718Cayman(凱曼)、718 Boxster(博斯特)系列汽車,共計15942輛。

本次召回範圍內的車輛,當車輛前部發生嚴重的事故碰撞時,車輛前部左右兩側的下部縱梁可能穿透前部擋板,造成燃油箱破損,極端情況下導致燃油泄漏,增加車輛起火風險,存在安全隱患。保時捷(中國)方面表示,將為召回範圍內的車輛免費加固車輛前部左右兩側的下部縱梁,以消除安全隱患。

與此同時,自2019年3月12日起,保時捷(中國)還召回2016年9月8日至2018年6月27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2017-2018款Panamera(帕那美拉)和2019款Cayenne(凱宴)汽車,共計34290輛。保時捷(中國)方面稱,由於組合儀表軟體的錯誤,當製動襯片磨損至極限時,組合儀表無法正確地持續顯示黃色的製動警示信息,增加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記者注意到,這已經是保時捷(中國)連續第四個月發布召回計劃,今年2月1日,保時捷還召回了部分2016年3月21日至2018年12月3日生產的2017-2019款進口Panamera系列汽車,共計21242輛。原因為電子助力轉向控制模塊的軟體程序可能無法正確識別車速信號和電動機轉向助力的信號,導致車輛的轉向助力功能失效。駕駛員在轉向時需要對方向盤施加更大的作用力,在特定的交通狀況下增加了車輛可能發生碰撞的風險。

此外,今年1月31日,保時捷(中國)還備案召回部分進口2018款帕那美拉4E-混合動力、帕那美拉4E-混合動力運動款Turismo汽車,共計65輛;去年12月21日,召回部分進口2018款Macan(邁凱)、2017款Macan S(邁凱S)、2017款Cayenne(凱宴)汽車,共計3輛。在此之前,去年5月、6月、7月,保時捷(中國)也曾發過多次召回。

作為超豪華汽車品牌,為何保時捷近來頻繁召回?保時捷(中國)方面表示,這是保時捷通過不間斷的主動測試,對相關問題的正常處理流程。“卓越的品質是保時捷車輛受消費者喜愛的重要因素,時至今日,超過三分之二的保時捷車輛仍在道路上馳騁。這是對保時捷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印證,是我們業務成功的重要基石。”

在汽車分析師任萬付看來,目前召回在國內已經算是一個比較常見的事情,消費者對此也比較理性,對品牌的忠誠度影響不大。但召回也確實凸顯出品牌在品控方面的一些問題,一般情況下,當有個別消費者對品牌某個質量問題產生不滿時,企業才會去自查,當發現缺陷後及時召回解決就問題不大。

國產化提上日程?

雖然保時捷當前品控受到質疑,但並不妨礙其銷量的增長。根據保時捷公布的數據,2018年,保時捷在全球市場的銷量為25.63萬輛,與2017年相比增幅達到4%。其中,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約為8.01萬輛,同比增長12%。中國已連續4年穩居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分具體車型來看,2018年Cayenne共交付3.15萬輛,同比增長19%;Macan交付2.74萬輛;Panamera交付1.40萬輛,同比增長了123%。

基於這樣的成績,國產化再次被外界提起。此前有關保時捷“入華”的“緋聞”傳播已有十多年,上汽集團還曾被猜測會是中國的合資方。

在不久前保時捷2019年全球媒體發布會上,保時捷全球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就是否計劃在中國本土化生產問題進行了回答,他透露,本地化生產至少要滿足單一車型產量可以達到5萬輛這個規模,但保時捷還會從另外一個層面去考慮,就是中國的消費者重視他們所購買的產品是在德國研發和生產的車型,保時捷要保持這種原則。

但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保時捷(中國)方面表示“暫無國產計劃”。“一方面,保時捷在德國的祖文豪森工廠和萊比錫工廠擴建正是為了滿足步入電氣化時代後的產能需求,構建合理的生產布局;另一方面,保時捷獲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生產製造完全遵循‘德國工藝’,嚴格的質量標準和縝密的細節把控覆蓋車輛製造的各個方面。”

實際上,在任萬付看來,保時捷對於在中國投產並不是很迫切。“我覺得最主要的考慮可能還是在於國產化之後,對銷量的提升有多大幫助,然後在成本和利潤上的變化會怎麽樣。 保時捷並不是一個靠銷量來體現利潤和價值的品牌,它可能也會考慮國產化之後是否會對品牌價值有所影響,同時,技術是否會洩露等方面的問題。”

據了解,保時捷近年一直穩坐“全球利潤率最高車企”的寶座。保時捷全球2018財年實現營業收入258億歐元,同比2017年的235億歐元增長10%,營業利潤增長2.7%達到41億歐元;銷售收入達到237億歐元,同比增長9.2%,銷售利潤達到43億歐元,同比增長4%;銷售利潤率更是高達16.6%。相比其他豪華車企,保時捷的利潤表現格外顯眼。

不過,假設未來保時捷真的會在中國本土化生產,任萬付認為其獨資建廠的可能性會更大。“隨著中國關稅的降低以及對外開放程度的加大,對於這些國外品牌來講,考慮到技術保密、品牌形象等因素,可能會更傾向於獨自建廠。”

電動化轉型不易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保時捷正在積極向電氣化、數字化和互聯化轉型。在2018年,保時捷曾放出消息,未來公司將不再提供柴油動力的產品,將隻銷售汽油、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產品;到2025年,其銷量中的一半將是電動化車型。

根據規劃,保時捷在2019年將正式進入純電動車領域,首款純電動跑車Taycan將在今年下半年全球首發,並於2020年引入中國市場。同時,Macan也將實現純電化,成為保時捷第二個純電動車系。3月12日,保時捷萊比錫工廠6億歐元擴建的下一代Macan車身工廠正式奠基,該預計最快在2022年開始生產這款電動車產品。

麥思格表示,電動車的開發投入將給保時捷的運營成本帶來挑戰,包括電動化產品的單車成本上漲以及員工的增長。2018年,保時捷的人工成本為36億歐元,同比增長13%。

奧博穆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市場對保時捷的需求量很大,保時捷會根據市場的需求來規劃旗下產品的投放,保時捷並不會單純地關注銷量,而是更看中整體的盈利水準。

從目前訂單數量來看,中國市場的確給予了保時捷相當大的信心,Taycan在發布後,其已經獲得了超過20000名已交付2500歐元訂金的意向客戶,中國客戶大約佔10%。保時捷預計等到產品正式推出後,中國的訂單數量有望達到與目前傳統車在保時捷全球銷量中三成的比例。在加大電氣化投入的同時,保時捷方面表示,中國消費者對於新技術的接受程度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在很多數字化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智能網聯方面,中國的研發水準已經超過了矽谷。

為此,今年3月保時捷在中國成立了數字團隊,並已經在尋找當地的合作夥伴,以便推出更能適應中國消費者需求的數字化產品和服務。

官方信息披露,保時捷在數字化轉型上,預計將投資約8億歐元進行相關的技術開發工作,同時還通過保時捷基金所提供的1.5億歐元,與其他風險投資基金合作,共同尋找新興數字化創新公司和項目。麥思格表示,數字化服務和新商業模式的運營,將使保時捷在保證營業額上獲得更大潛力和靈活性。

可以預見的是,在電動化浪潮下,保時捷的轉型並非那麽容易。保時捷(中國)方面告訴記者,中國市場對保時捷而言至關重要,公司對產品線方面進行了專業的調整,推出適合中國消費者的市場配置和車型選擇,考慮到不同的消費者類型,也會針對中國市場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非常迅速,在互聯化、數字化、電動化、智能化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保時捷也不斷地從中國市場獲得經驗,尋找與中國本土企業合作的機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