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B肝在研新藥VBI-2601,聯合2期研究,預計第一季度啟動_Brii
-
砸錢就是爺!拚多多日活用戶首次超過淘寶!馬雲嚇尿?
-
《模擬市民4》新DLC!複古裝、鄉村廚房、灰塵大作戰
-
「秦時明月之滄海橫流」第23集預告先行圖公開
-
致敬哈登!火箭老闆宣布未來將退役13號球衣 比肩姚明等七大傳奇
-
B肝未探索領域,整合促HCC發展,不要小看HBV細胞整合能力_技術
-
三名以色列人確診感染紐約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
-
意甲-尤文3-0斯佩齊亞,C羅600場里程碑建功,莫拉塔復出60秒破門
-
悠木碧新單曲「ぐだふわエブリデー」封面圖公開
-
聲優照井春佳宣布已和棋手平田智也結婚
-
今日看點:《FF7》PS5版新圖 《大富翁10》將登NS!
-
現實版“Plash Speed”?越南老哥買PS5騙妻子是路由器
-
「ACCA13區監察課 Regards」音樂劇BD宣傳CM公開
-
「工作細胞BLACK」白血球(1196)粘土人登場
-
iphoneX出現自燃事故 墨爾本男子因蘋果手機自燃起訴蘋果公司
-
女子體檢意外確診甲狀腺癌,醫生:身體4處早就給出提示
-
較真丨美國醫生說大豆油是最不健康的油,比糖還可怕,這話能信嗎?
- 【科學】第 2 頁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十二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在年內發射2021-01-292021年1月29日12時4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一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衛星主要用於開展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
-
趙立堅:世衛國際專家組今天結束隔離開始工作2021-01-28趙立堅強調,病毒溯源國際科學研究與合作,其宗旨是促進對病毒、動物宿主和傳播途徑的了解,以便今後能夠更好地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更好地應對類似公共衛生危機。在今天(28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
-
特稿|全球一億人確診,前路將是“未至之境”2021-01-271918年,人類社會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大流感流行開始。1600萬人在一戰中喪生,而大流感奪去了數千萬人的生命,某種程度上提前結束了戰爭。後人對前者記錄頗多,但對後者卻提之甚少。202...
-
福奇稱戴雙層口罩可能更有效 美國科學家看法不一2021-01-26(美聯社)海外網1月26日電當地時間1月25日,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福奇提議,佩戴雙層口罩能更有效地抗擊新冠病毒。不過,美國部分醫學專家表示,雙層口罩的有效性暫不確定。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福奇在接受採訪...
-
全球接近一億,病毒惡變疫情惡化2021-01-25作者:東方智庫研究員 黎裡2021年的新年鍾聲,並沒有驅趕走困擾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2021年的第一個月裡,全球疫情形勢不僅沒有趨緩,反而愈演愈烈。各國疫情防控的神經,絲毫松懈不得。從變異到變種:病毒...
-
一箭143星!SpaceX成功打破單次發射衛星數量最高紀錄2021-01-25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推出了一項旨在降低成本的小型衛星“拚車”計劃,於當地時間周日上午使用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向太空發射了143顆衛星,打破了...
-
“惡魔”曝光!新冠病毒真實3D圖像來了2021-01-24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小小的病毒是如何感染全球近億人的?第一次,包括中國科研人員在內的一支國際團隊“拍攝”到了新冠病毒的3D影像。在納米尺度的圖像上,平均直徑不到100納米的新冠病毒像一顆奇異的星球,表面...
-
起底隕石江湖:宣稱泡水可治病,賣假隕石比賣真隕石賺錢2021-01-241月15日7時44分,新疆上空驚現火流星,它在暗黑的天空閃爆後,一路向東北消失在夜空之中。“火流星”又來了,距上次火流星在青海上空劃過僅僅過了23天。新疆“獵隕者”陳鵬力坐不住了,他和他的團隊開始了對...
-
俠客島:德特裡克堡基地是個什麽鬼地方?2021-01-22“如果美方真的尊重事實,請開放德特裡克堡基地,請世衛組織專家去美國開展溯源調查。”1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回應美方“中國阻礙病毒溯源”論調時如是說。事實上,從2020年5月至今,中國外交部已多次...
-
變異毒株頻現,新冠疫苗會失效嗎?2021-01-22撰 文丨計永勝 湯佩蘭責 編丨 戴 威2020年底,多國出現的新冠變異毒株快速傳播,曾引起民眾不小的恐慌。12月19日,英國政府因新冠病毒變異株(B1.1.7/501Y.V1)擴散在英格蘭部分地區實施...
-
汪品先院士給你解讀深海科研的“中國力量”2021-01-22人民網北京1月22日電(方經綸)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資源的寶庫、交通的命脈、戰略的要地。對海洋的探索與認知是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的先決條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親眼目睹海底的‘真面目’,對於科學思考...
-
日本多地觀測到巨大“火球”劃過夜空,持續數秒(圖)2021-01-21中新網1月21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當地時間20日晚8時30分許,日本關東、東海和近畿等地的上空出現了一個大“火球”,這顆“火球”劃過天際後消失在夜空中,整個過程持續數秒。當地時間202...
-
《自然》:新冠疫情如何解鎖RNA疫苗的“洪荒之力”?2021-01-20◎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 實習生 高行健疫苗教會我們的身體識別並摧毀致病因子。通常情況下,疫苗采取注射的形式,將低劑量的病原體或其表面的蛋白質或糖片段,即抗原注入人體,以訓練免疫系統識別入侵者。但...
-
較真丨“鯰魚效應”“溫水煮青蛙”……老闆們常掛在嘴邊的雞湯都是騙人的2021-01-18較真要點:鯰魚效應錯漏百出。在沙丁魚群中放入鯰魚,只會加速沙丁魚的死亡。溫水煮青蛙的效果,需要嚴格的實驗條件,日常操作不可能實現。鱷魚法則和刺蝟法則的編造者顯然不了解這兩種動物。查證者:九號洋鏡頭本文...
-
較真|1971年和2021年的日歷一模一樣?確實相似,但也沒有那麽神奇2021-01-16較真要點:1971年和2021年的日期和星期確實相同,但這並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和今年相同的還有1982年、1993年、1999年和2010年。另外,這裡的相同也只限於公歷,農歷還是不一樣。查證者:陳...
-
美媒:新冠變異毒株發現竟源自一瓶葡萄酒賭注2021-01-15新華社北京1月15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月7日發表了題為《新冠變異毒株在英國和南非被發現始末——源自一瓶葡萄酒的賭注》的文章,作者為資深醫學記者伊麗莎白·科恩,文章稱,重要的新冠病毒變...
-
為什麽反覆強調一定科學佩戴口罩?2021-01-12春節臨近,人員貨物流動加速,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為什麽我們要反覆強調一定要科學佩戴口罩呢?一圖看懂,戴不戴口罩在面對新冠病毒時差別有多大?戴好口罩,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
-
探秘墨子號!用MR看宇宙版針尖對麥芒2021-01-101月7日,英國《自然》雜誌刊發論文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多用戶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網”奠定科技基礎。讓我們試...
-
輝瑞:初步數據表明疫苗針對病毒的16種突變仍然有效2021-01-08科學家正在努力證明針對新冠病毒的變異,疫苗是否仍然有效。根據輝瑞公司和得克薩斯大學醫學分校的一項初步研究,輝瑞和拜恩泰科(BioNTech)的mRNA疫苗可能仍然能夠有效抵抗英國和南非發現的新型病毒株...
-
5人或10人一組 核檢的混檢技術怎理解2021-01-08河北新聞網訊(田澤陽)當前,石家莊和邢台市正在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就核酸檢測相關事宜,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了科普。“混檢”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在采樣時,將幾個人如5人或10人分別采樣後,放至同一采樣...
-
2021中國航天有看頭2021-01-05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航天科技集團2021年計劃安排40余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天問一號”實施我國...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2021-01-04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征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台“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了解到,自4月1日起...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里 今年將進入環火軌道並著陸火星2021-01-03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里,距離地球約1.3億公里,距離火星約830萬公里。探測器姿態穩定,按...
-
2021年中國“天眼”開放,美媒記者探訪後感歎……2021-01-02近日,美國媒體獲準赴現場近距離探訪中國“天眼”外媒感歎: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令人側目2021年,中國“天眼”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2020年12月初,美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坍塌後,位於中國貴州省平塘縣的射...
-
較真|父母出生地離得越遠娃智商越高,混血寶寶更聰明,真的嗎?2020-12-30較真要點:智商由遺傳和環境兩大因素共同決定,目前並沒有研究能夠支持“父母出生地離得越遠,孩子的智商就會越高”。“混血兒更聰明”也可能只是一種刻板印象。查證者:勿怪幸|醫學博士有一些廣泛流傳的關於孩子智...
-
來了!中國首部衛星新聞紀錄片2020-12-30青藏高原及邊緣地帶中國深度貧困的“三區三州”主要分布於此跨越西藏、新疆、青海、四川、雲南、甘肅六個省區這是中國脫貧攻堅的決戰之地一條路激活了一座城兩片綠洲悄悄“握手”“留守青年”開始新生活光伏板帶來了...
-
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團隊在南海發現神秘喙鯨2020-12-28近日,中科院深海所李松海研究團隊在《Integrative Zoology》期刊在線發表研究論文,題為“First live sighting of Deraniyagala's beaked wha...
-
最後一大洲“失守”!企鵝也要做病毒檢測了?2020-12-26據美聯社23日報導,智利當局宣布,截至目前,包括智利在南極洲的兩處基地,以及一艘前往南極大陸的海軍艦艇“阿爾迪亞中士”號(Sergeant Aldea)上,累計已有58人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智利...
-
英國最大檢測實驗室暴發疫情 被指屢次違反安全規定2020-12-25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24日報導,英國最大的檢測實驗室,米爾頓·凱恩斯燈塔實驗室(Milton Keynes Lighthouse Laboratory),暴發了新冠疫情。一名工作人員...
-
“南極出現新冠”,企鵝也要做核酸檢測了?|新京報專欄2020-12-25一種疾病從動物到人,再從人傳到動物,並把病原體釋放到環境,是種不可避免的循環。▲最後一片淨土“淪陷”!智利南極科研基地暴發疫情 36人新冠檢測呈陽性。新京報我們視頻。文|張田勘近日,南極出現新冠病毒引...
-
英國最大檢測實驗室暴發疫情 被指違反安全規定2020-12-25來源:海外網資料圖:天空新聞網海外網12月25日電據英國天空新聞網24日報導,英國最大的檢測實驗室米爾頓·凱恩斯燈塔實驗室(Milton Keynes Lighthouse Laboratory)暴發...
-
較真|以色列科學家成功逆轉衰老,高壓氧艙使人年輕25歲?這是真的嗎?2020-12-24較真要點:本試驗結果的確顯示高壓氧療使志願者部分細胞端粒有所延長,但由於樣本過少、缺乏對照等原因,結果完全不可靠。端粒延長也不能等同於人體逆轉衰老,更談不上“年輕25歲”這樣誇張的說法。查證者:勿怪幸...
-
環球時報社評:無中國疫苗參戰,全勝病毒很難2020-12-24台灣時間今天凌晨,巴西布坦坦研究所宣布中國科興公司研製的疫苗有效率確定超過50%,達到了巴西規定的疫苗使用標準。同時該研究所表示,應科興公司的要求,具體有效率等數據要在接下來最多15天的時間內推遲公布...
-
英國2人感染另一種新冠病毒變體,與此前南非發現的一致2020-12-24當地時間12月23日,英國宣布發現一種新的新冠病毒變體,該病毒與此前南非發現的變體一致。對此,英國已對南非加強旅遊限制,停飛來自南非的班機。據路透社12月24日消息,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Matt Ha...
-
青海玉樹疑有隕石墜落,黑夜宛如白晝!權威解讀來了2020-12-2412月23日在青海玉樹有網友爆料:囊謙縣疑有隕石墜落監控視頻顯示一聲巨響後天空中劃過一個火球宛如白晝“感覺像天亮了”當地警察局工作人員表示看到不明飛行物時伴有震感網友們在評論區好奇三千問:“外星人嗎...
-
世衛:別對疫情自滿,明年底前不太可能出現群體免疫2020-12-23斯瓦米納坦海外網12月23日消息,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23日在接受美媒採訪時警告,全球各國必須對疫情保持警惕,別對疫情太自滿,2021年年底...
-
南極洲首現新冠病例!智利南極研究基地36人感染2020-12-22中新網12月22日電 據英國《衛報》22日援引智利媒體報導,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南極洲曾是地球上僅存的未被新冠病毒“侵入”的大陸。而如今,這片淨土也出現了新冠疫情。當地時間21日,智利官員宣布,該國位...
-
智利南極基地暴發疫情:36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2020-12-22據智利《第三版時報》12月22日報導,智利的南極基地暴發疫情,36人感染新冠病毒。智利陸軍機構說,現在基地已經徹底消毒。報導稱,智利在南極的貝爾納多·奧希金斯·裡克爾梅基地共有36人感染新冠病毒,這次...
-
“玉兔二號”月球車行駛裡程突破600米,完成第25月晝工作2020-12-22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2月22日5時和21日19時22分完成第25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面工作719...
-
對話傅盛、郝景芳:腦機結合的超級人類會如何顛覆認知?2020-12-21作者:馬圓圓編輯:康曉出品|深網·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作家布萊恩·阿瑟在《技術的本質》一書中寫道,“技術是一個異常美麗的主題,它不動聲色地創造了財富,成就了經濟的繁榮,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儘管技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