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RPG手遊《第二國度:交錯世界》新宣傳片 事前登錄開啟
-
歐冠-利物浦0-0平皇馬 皇馬總分3-1進4強 薩拉赫失良機本澤馬中柱
-
《新神榜:哪吒重生》IGN 7分!劇情淺顯但令人上癮
-
塔圖姆32分送製勝三分!綠軍擒開拓者取4連勝 利拉德28分遭裡程悲
-
歐冠-曼城總分4-2晉級4強,福登神仙球,半決賽將戰巴黎
-
打完新冠疫苗就能摘口罩?新冠病毒會變異,疫苗打了也無用?
-
疫情刺激公務航空爆發 艾瑞領航如何重構中國通航業?
-
我國已獲批附條件上市4款新冠疫苗,重症保護率均超90%!
-
任天堂獨立遊戲直面會:《終結者莉莉》即將登陸NS!
-
「皿三昧」開播2周年紀念窨井蓋&郵筒公開
-
韓媒:駐韓美軍暫停強生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
米德爾頓27+8+7愛德華茲24分 雄鹿六人上雙25分大勝森林狼
-
美媒:美國研究員發明芯片 植入皮膚可檢測新冠病毒
-
著名畫師繪製「星球大戰:賞金獵人戰爭」連體封面圖公開
-
漫畫「這個醫師超麻煩」宣布製作動畫
-
日本松山市取消奧運火炬傳遞 此前發生多起新冠聚集性疫情
-
漫威宣布「驚奇蜘蛛人年刊」第2期將於7月發布
-
《虹彩六號:圍攻》聯動《瑞克與莫蒂》宣傳片發布!
-
P.A. Works官方公布新圖 疑似「花開伊呂波」新企劃
-
上海昨日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新增境外輸入3例
- 【科學】
-
第一株新冠病毒毒株由武漢病毒研究所分離並提交世衛組織2021-04-12@長江日報 4月12日消息,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了解到,2020年1月5日該所分離出第一株新冠病毒毒株,並於1月12日作為國家衛健委指定機構之一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交了病毒序列。2019年12月...
-
“神五”圓夢:翻開中國載人航天嶄新一頁2021-04-09【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光明日報記者 章 文這一刻,中華民族已經等待了千百年。這一刻,距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簡稱“神舟五號”)發射已21小時23分,距中國第一艘試驗飛船發射3年零329天,距中國載人航...
-
新冠病毒基因組演化分析和譜系劃分有重要進展2021-04-06來源:科技日報新冠病毒基因組演化分析和譜系劃分有重要進展科技日報昆明4月5日電 (記者趙漢斌)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與國內多家研究機構合作,解析了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的演化規律,提...
-
中外專家溯源新冠病毒:中國沒有給原始數據假設和提法不成立2021-03-31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中方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教授梁萬年在31日的發布會上說,中外專家在武漢一直堅持四個共同原則,共同在做研究計劃、共同在分析,中方專家掌握的信息和外方專家掌握的信息不...
-
關於新冠病毒溯源,世衛組織發布重要報告;外交部答問2021-03-31兩則消息◆ 關於新冠病毒溯源,世衛組織發布重要報告!◆ 外交部發言人就世衛組織發布中國—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報告答記者問關於新冠病毒溯源,世衛組織發布重要報告!新華社日內瓦3月30日電(記者劉曲)...
-
新冠病毒極不可能由實驗室引入人類,這件事上,中國開了好頭2021-03-31世界衛生組織30日發布中國-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這一報告是中國-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聯合專家組達成的科學共識,是病毒溯源研究的重要階段性成果,也為溯源全球合作開了一個好頭。報告認為,...
-
中國-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正式發布2021-03-30新華社日內瓦3月30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30日在日內瓦正式發布中國-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報告認為,新冠病毒“極不可能”通過實驗室傳人。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17名中方專家和...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通過實驗室引入人類“極不可能”2021-03-30中國-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30日在日內瓦發布,報告認為新冠病毒通過實驗室引入人類“極不可能”。來源 新華社編輯:李拓流程編輯 邰紹峰...
-
中國-世衛組織溯源報告:華南海鮮市場不是新冠疫情最初來源2021-03-30據新華社消息,中國-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30日在日內瓦發布,報告認為新冠病毒通過實驗室引入人類“極不可能”。據CGTN報導, 世衛組織強調,調查不同國家潛在的早期傳播“是重要的”。報告指出...
-
重大突破!我國首台用電子束滅活新冠病毒的技術裝備完成研製2021-03-30【重大突破!我國首台用電子束滅活新冠病毒的技術裝備完成研製】今天,中廣核集團聯合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和醫學院、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
-
壞消息!中華鱘又雙叒叕沒自然繁殖2021-03-28中華鱘又沒自然繁殖?壞消息!3月28日下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在湖北荊州召開的中華鱘保護聯盟2020年度工作會議報...
-
拜登拒絕就新冠病毒起源置評:我要等科學界做出判斷2021-03-27【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我要等科學界做出判斷。”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當被記者問及對新冠病毒的起源有何看法時,美國總統拜登當地時間26日拒絕置評,並作出了上述表態。26日在特拉華州...
-
宛如“月牙”!天問一號拍攝的火星側身影像公布2021-03-263月26日,國家航天局發布2幅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南、北半球火星側身影像。圖像中,火星呈“月牙”狀,表面紋理清晰。南半球上方火星影像。南半球影像由天問一號中分辨率相機於台灣時間2...
-
國家航天局發布天問一號拍攝火星側身影像2021-03-26今天(3月26日),國家航天局發布2幅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南、北半球火星側身影像。圖像中,火星呈“月牙”狀,表面紋理清晰。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至距離火星1.1萬千米處,利用中分辨率...
-
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可能惡化疫情?那我還要打疫苗嗎?2021-03-23較真要點:Bosseche的一切結論、推理,都有一個前提:“打疫苗不能阻止、甚至不能減少病毒的傳染,那些無症狀攜帶者打完疫苗,照樣還能傳播病毒。”然而這個說法是大錯特錯的。孤膽英雄又開始呼籲了,可人類...
-
高福:新冠病毒將和人類長期共存,壓製要靠疫苗2021-03-213月20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時稱,新冠病毒走到今天,沒有證據表明它將消失,很可能將會和人類共存,就像流感病毒跟人類共存一樣,而且還會出現新的冠狀病毒,所以...
-
張文宏作序,這部學術著作裡藏著應對疫情重塑社會的答案2021-03-21面對突發的傳染病疫情,人類如何警惕“科普”變傳謠?怎麽避免從“傲慢”的陷阱中爬出,卻掉入“恐慌”的深淵?新近引進的英國學者馬克·霍尼斯鮑姆《流感大歷史:一部瘟疫啟示錄》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
-
科研人員證實山西北白鵝墓地銅壺內裝有果酒遺存2021-03-21記者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大學了解到,科研人員近日對山西北白鵝墓地出土的銅壺內的液體、土樣進行了科學分析,證實銅壺內裝有果酒遺存。科研人員稱,這從實物上填補了中國先秦果酒研究的空白。方形銅壺內...
-
美法首次在貓狗身上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1.72021-03-20◎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據美國《科學》雜誌19日報導,美國和法國研究人員近日發布兩份報告稱,他們首次發現了狗和貓感染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1.7的證據,這是科學家首次在人體之外發現這種變異毒株。美國《科...
-
網傳物理學家楊振寧去世,系謠言!昨夜還與友人回信互動!2021-03-20(健康時報記者 郝倩玉)3月19日晚,網傳“楊振寧先生昨夜於京仙逝,享年99歲”,3月20日上午,健康時報記者分別致電清華大學宣傳部及中國科學院,均向健康時報記者表示,系不實消息,楊振寧先生目前身體健...
-
清華大學:“物理學家楊振寧近日逝世”系謠言,先生身體健康2021-03-20針對網絡上“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近日逝世”傳聞,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3月20日上午向澎湃新聞確認,系假消息,楊振寧先生當前身體健康。公開信息顯示,楊振寧是我國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
-
科學家透露嚇人實情:新冠一年就產生30000個突變 疫苗到底能撐多久?2021-03-19劃重點:現在大家最害怕聽到的消息除了基金暴跌,還有新冠病毒變異,每一次“病毒變異”都給人一種敵人在偷偷變強的感覺……真相卻是: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突變幾乎每時每刻都有可能發生,而且速度很快。3月...
-
較真丨NASA稱21日有小行星和地球“親密接觸”,我們人類需要擔心嗎?2021-03-19較真要點:來自近地天體的撞擊威脅是現實存在的。只是越大個的近地天體撞擊的頻度越低,而較小尺度的近地天體撞擊更頻繁些。不過我們也不必太過擔憂,以140米半徑的近地天體威力,其發生碰撞事件的平均概率約為3...
-
新冠病毒尼日利亞突變株現身廣東,意味著什麽?2021-03-18又一新冠病毒變異株現身廣東。近日,廣東省疾控中心從兩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個案的鼻咽拭子中首次發現B.1.525尼日利亞突變株。這是國內首次通報發現新冠病毒尼日利亞突變株,也是省內報告發現的第三種新冠病毒...
-
英國發現2例與菲律賓相關的新冠病毒變異株2021-03-17據英國天空新聞當地時間3月16日報導,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HE)稱正在調查最早在菲律賓發現的兩例新冠病毒變異株確診病例,據悉其中一例已確認與國際旅行有關。圖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衛生署表示該病毒變異株包含...
-
遭受沙塵暴擊的蒙古國,在經歷什麽?2021-03-16撰文 | 打撈小分隊一早起來,沙塵暴刷屏了。朋友圈和微博充斥著黃色的空氣,《銀翼殺手》再一次被瘋狂轉發。沙塵下的故宮角樓、央視大褲衩成為了今日 “最火” 景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荒漠化監測中心衛星影像和...
-
“死亡疑雲”籠罩,阿斯利康疫苗被多國緊急叫停2021-03-16記者 崔璞玉出於對嚴重血凝塊等不良反應的擔憂,德國、愛爾蘭和荷蘭也加入了暫停使用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行列。目前已有十多個國家宣布暫停使用這款產品。荷蘭政府周日表示,將停用該疫苗直到至少3月29日。愛爾蘭...
-
科學家警告一次性口罩帶來巨大環境威脅2021-03-15新華社北京3月15日新媒體專電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3月12日報導,在新冠大流行席卷全球後的一年裡,對口罩的巨大需求導致大量生產一次性口罩。但人們現在擔心,如果得不到妥善處理,這些口罩將對自然界構成重...
-
高福等人研發的新冠重組亞部門蛋白疫苗在國內獲批緊急使用2021-03-15據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3月15日宣布,此前的3月10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與合作企業聯合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在中國國內緊急使用獲得批準,成為國內第四款獲批緊急使用的新冠病毒疫...
-
中國航天探索浩瀚宇宙2021-03-152月12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星捕獲過程影像,展示了探測器飛過近火點並製動點火的畫面。這些圖像完整記錄了火星逐漸進入視野,發動機點火後探測器的輕微震動及探測器從火星白...
-
武漢一塊古化石被命名為“江夏魚”,模樣萌態可掬!並非武昌魚祖先2021-03-14極目新聞記者 周治濤 陸緣 通訊員 王夫之在四億年前,武漢已經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貌,並成為眾多水生動物的樂園。近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龔一鳴教授、縱瑞文博士及其研究團隊發現一古化石,將其命名為“江夏...
-
中俄簽署重磅協議:聯手建立月球基地!美國坐不住了2021-03-12據俄媒RT3月10日報導,中俄簽署了重磅協議,將在月球共同建立空間站。這標誌著人類與宇宙的關係又一次取得了革命性的進步,並將引發與美國新一輪的太空競賽。(圖/The Moscow Times)中國國家...
-
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新冠病毒的祖先在哪?2021-03-11撰文|石正麗(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編輯|邸利會2019年12月底,在武漢發現新冠病毒以後,目前已經在全世界確認1.1億人感染,258萬死亡。新冠肺炎也是繼1918西班牙H1N1大流行之後對人類...
-
共建空間站、擇機著陸火星,2021迎來中國航天大年2021-03-101月29日12時4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一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 新華社發(汪江波 攝)全國兩會上,載人航天、重型火箭研製、火星探測進展等備...
-
受“日凌”現象影響 近期電視畫面或將出現“馬賽克”“雪花”2021-03-06新華社天津3月6日電(記者周潤健)喜歡看電視的朋友注意了!受天文現象“日凌”影響,近期,人們在看電視時,電視畫面可能會出現“馬賽克”“雪花”“黑屏”甚至信號中斷的情況。天文專家表示,“日凌”是一種正常...
-
天問一號拍的高清火星照來了!2021-03-043月4日,國家航天局發布3幅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高清火星影像圖,包括2幅全色圖像和1幅彩色圖像。全色圖像1全色圖像2彩色圖像全色圖像由高分辨率相機在距離火星表面約330千米—35...
-
《自然》:新冠病毒來自哪裡?依然有五個未解之謎2021-03-02近日,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人員對《自然》雜誌,講述了他們的調查進度與待解答的疑問,以下為根據原文編譯。在對中國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新冠肺炎溯源調查後,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組得出的結論是,該病毒可能起源於蝙蝠,...
-
幾乎完好無損!龐貝古城出土四輪馬車 裝飾華麗2021-02-28中新網2月28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2月27日,考古團隊宣布,在意大利龐貝古城遺址附近,考古團隊挖掘出一輛裝飾華麗、幾乎保存完好的四輪馬車。意大利文化部門稱,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發現...
-
疫苗也有“身份證”?探秘新冠滅活疫苗“前世今生”2021-02-27我是一支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誕生於疫情肆虐的危急時刻承載著戰勝病毒的殷殷希望目前正在被人類大規模接種你接種過我嗎你了解我的“前世今生”嗎我的前世,是一個直徑約100納米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年年末,我開...
-
中科大26歲數學家攻克複微分幾何領域世界難題2021-02-26◎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特任教授陳杲完成的論文《J方程和超臨界厄米特-楊振寧-米爾斯方程的變形》,日前在世界知名數學期刊《數學新進展》在線發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