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財】第 6 頁
-
穆長春:對數字人民幣“可控匿名”的思考2021-03-25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穆長春 導讀:“可控匿名”是數字人民幣的一個重要特徵。目前,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相應的,關於數字人民幣“可控匿名”的討論也比較多。有人擔心央行掌握用戶交...
-
老艾侃股:地量見地價,珍惜手中籌碼2021-03-25文/新浪財經首席評論員 艾堂明[微博] 微信公眾號:老艾股學堂(laoaigxt) 縮量震蕩了一天,和前兩天相比,好歹穩住了。 今天滬深兩市成交金額僅僅6759億元,創下今年以來最低紀錄,...
-
劉元春:擴大內需戰略基點需要體系化政策2021-03-25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劉元春 近年來,中國和全世界的供需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當中國成為世界製造的中心,告別了過去的短缺經濟,總量的過剩和結構的不匹配性成為當前經濟升級轉型調整面臨的很...
-
沈建光:2021年美元反轉及其影響2021-03-25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沈建光 年初以來,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顯著上漲,美元指數觸底反彈,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由年初0.9%低位幾乎翻倍至1.7%...
-
歐洲疫情反彈打壓 國際油價大幅下跌2021-03-25新華社紐約3月24日電(記者劉亞南)由於歐洲疫情反彈繼續令市場承壓和美元大幅走高,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在隔夜市場震蕩走低,23日早盤窄幅盤整,午後跌幅繼續擴大,收盤時國際油價大幅下跌。截至當天收盤時,紐約...
-
林毅夫:中國經濟的發展潛力、新挑戰與應對2021-03-24意見領袖丨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 題記:2021年3月18日,北大國發院舉辦“中國經濟觀察”第56期報告會,活動以“兩會之後的政策與經濟”為主題,線下線上同步進行,由林毅夫、余淼傑...
-
王漢鋒解讀2020年港股業績:增長有望繼續修複2021-03-24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王漢鋒、劉剛 海外中資股2020年報業績期將於3月底進入高峰。中概股、消費、醫療保健和電信等板塊的業績披露將相對靠前;而金融、工業和能源等板則相對集中在中後期。針對即將...
-
老艾侃股:內資不能硬一回?外資撿籌爽歪歪!2021-03-24文/新浪財經首席評論員 艾堂明[微博] 微信公眾號:老艾股學堂(laoaigxt) 連跌兩天,很有出息,更有出息的是港股,兩天都比A股跌幅更大。 所以咱又可以當阿Q了,A股下跌不怪咱們,都...
-
譚雅玲:美債利率提升對美元影響存在兩面性2021-03-24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譚雅玲 上周美元指數偏升,升值僅限0.2%,節製升值策略依然是重心。由此,其它主要貨幣匯率隨性修正特性為主,其中重要貨幣水準分別為:歐元1.19美元、英鎊1.38美元、...
-
陶金:美債收益率還能漲多少?2021-03-24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陶金 作為全球利率定價的錨,近期美債收益率飆升對市場產生了廣泛的負面影響。3月18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了1.75%,創下了2020年1月以來的新高,自2021...
-
劉珺:美國貨幣政策的全球影響力正在增強,人民幣資產價格中樞須穩定2021-03-24文/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機構 四十人論壇 本文作者:劉珺(交通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 預測未來利率的走勢及其對經濟的影響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現在存在很多變動因素。一是通貨膨脹與就業的關係與經典理論出現了背...
-
張瑜:財政預算的四個信號2021-03-24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張瑜 主要觀點 今年赤字率和新增專項債額度安排均略高於此前市場預期,使財政積極程度看似超預期。然而根據今年預算草案表述,財政力度“退坡”意味仍濃。怎麽解釋市場預期和財政...
-
李迅雷:從房價與房租背離角度看通脹2021-03-24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李迅雷 今年以來,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暴漲,通脹已經成為熱門話題。對於通脹的擔憂,其實由來已久,畢竟全球性的貨幣超發已經持續很長時間了。但去年為了應對疫情,以美國為代表的...
-
動真格!北京銀保監對4家銀行立案調查 北上廣深都對房市出手了2021-03-24每經編輯:彭水萍嚴查經營貸、消費貸進入樓市,監管這次真滴動真格了。2021年以來,一場針對違規挪用經營貸炒房的“圍剿”在多個熱點城市展開。北京、杭州等城市明確表態嚴防經營貸流入樓市,上海、廣州、深圳等...
-
兆GDP城市“十三五”人口版圖:一線城市分化 杭州長沙逆襲2021-03-24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陳潔 實習研究員 劉蘊儀 實習研究員 覃藝淋“十三五”期間,兆GDP城市大擴容,2020年已經達到23個。但是,在經濟強勢增長的背後,一些兆GDP城市的人口增長卻出現明顯的背...
-
王漢鋒: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的投資2021-03-2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王漢鋒、王浩 我們重點探討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的資產與投資管理相關的幾個話題,有如下結論: 第一、與直觀上的判斷“投資中遵循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可能降低投資預期...
-
管濤解讀2月外匯市場分析報告:人民幣匯率升勢趨緩,中國仍是新興市場的定海神針2021-03-23意見領袖丨管濤(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摘 要 2月份以來,人民幣匯率先漲後跌;匯率貶值帶動外匯成交量明顯增長;外匯市場繼續延續供大於求的局面;匯率預期繼續分化;跨境資本偏流出壓力減輕,主要受益...
-
陳忠陽:金融科技發展的本質與方向2021-03-23意見領袖丨陳忠陽(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導讀:是否承擔和經營風險是金融與科技的本質差異,對金融科技解決信用風險難題、替代銀行承擔風險、普惠大眾等作用要...
-
程實:財政政策“不急轉彎”的三重內涵2021-03-2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程實、王宇哲、高欣弘 3月11日,李克強總理在答中外記者問中提到“今年財政政策‘不急轉彎’,保持連續性和可持續性”,是對今年財政施策方向與力度的重要總結。從今年的財政...
-
洪偌馨:招行的“雄心”2021-03-2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專欄作家 洪偌馨 伊蕾 上周五,招行發布了2020年財報——一份令市場側目的成績單。 儘管去年,招行的營收增速、淨利潤增速只有個位數,但瑕不掩瑜。在疫情陰影籠罩、外部環境巨...
-
管濤:美債收益率上行折射美國金融市場的近憂與遠慮2021-03-22意見領袖丨管濤(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去年3月初,美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勢露出苗頭。為防止經濟衰退,美聯儲在一個月內祭出金融危機期間的全部工具,並針對性地創造了多項流動性支持工具。資產價格率先...
-
老艾侃股:外資百億掃貨 內資跟上才硬氣!2021-03-22文/新浪財經首席評論員 艾堂明[微博] 微信公眾號:老艾股學堂(laoaigxt) 今天終於硬氣一把,看來昨天喊一嗓子還是有用的。 美股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A股說話,中國股民不吃這一套! 想...
-
王涵:政府杠杆率怎麽降?2021-03-22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王涵 投資要點 2021年3月14日,財政部發布《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結合1-2月財政收支的數據,我們對2021年財政政策...
-
甘犁:超越“福利依賴” 如何培育貧困人口內生動力?2021-03-22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甘犁、羅江月 貧困人口缺乏自主脫貧的信心、意願與能力,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面臨的反貧困治理難題之一。對於如何提升貧困人口的脫貧能力,已有大量專家學者的成果和案例對此展開論...
-
徐高:股票是通脹保值資產2021-03-22意見領袖丨徐高(中銀國際證券總助、首席經濟學家)股票應該被類比為通脹保值債券,而不是普通債券。名義利率的變動可被拆分為通脹預期和真實利率兩個部分的變化。通脹預期上行往往伴隨著股價上升,而真實利率上升...
-
溫彬:LPR短期內將繼續保持穩定2021-03-22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溫彬、馮柏 【新聞】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1年3月22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
-
周誠君:人民幣國際化是自然過程 不是試圖替代美元2021-03-22文/周誠君(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 12年前的3月份,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叫《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這篇文章的背景是,為將於2009年4月初召開的G20倫敦峰...
-
張瑜:全球加息周期已啟動2021-03-22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張瑜 主要觀點 回顧金融危機後全球主要經濟體政策利率調整周期,可以看到2009Q4-2011Q1 期間非美經濟體普遍進入加息周期,距離其降息的時點間隔約1-2年。而近期...
-
伍戈:盈虛消長2021-03-22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伍戈 如果說這次疫情和過去危機有不一樣的地方,可能就在於其對經濟衝擊的不對稱性。例如,次貸危機時中國經濟增速下降了十幾個點,PPI價格也降了十幾個點;但這次疫情,經濟下...
-
管濤:被放在顯微鏡下的國內銀行掉期業務2021-03-22意見領袖丨管濤(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在外匯指定銀行和外匯做市商制度下,市場外匯賣超部分將會變成境內銀行增持的外匯頭寸。至於銀行增持頭寸後,是否會減少對外負債,以及將這部分頭寸是用作掉期,還是境...
-
孫彬彬:如何看待經營貸收緊及其影響?2021-03-22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孫彬彬/陳寶林 摘要: 近期媒體披露多地收緊經營貸,那麽這是什麽政策取向?會有哪些影響? 個人經營貸款問題最為突出,但可能並不局限於此。和非金融企業經營性貸款相比,個人...
-
夏心愉:以量補價?資本吃緊!輕資本轉型?銀行打響“息差保衛戰”2021-03-22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夏心愉 “還是讓貸款利率漲一點吧,一直讓利下去銀行也吃不消的,也得讓我們的息差‘回點血’。”一名國有銀行分行負責人跟我說了一句大實話。 銀行嘛,本質上是做資金“低進高出...
-
2020年離婚登記人數十多年來首次下降,到底什麽原因2021-03-21在經過持續多年的上升之後,2020年離婚登記人數首次出現了下降,民政部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離婚登記數據為373.3萬對。需要說明的是,相比結婚登記,離婚有民政部門登記離婚和法院判決、調解離婚兩種途...
-
老艾侃股:A股該硬氣一把了!2021-03-21文/新浪財經首席評論員 艾堂明[微博] 微信公眾號:老艾股學堂(laoaigxt) 大家好!新的一周又要開始了,上周又是震蕩行情,全周跌1.4%,和前一周一模一樣,周K線連續四周收陰。 周...
-
“偽央企”屢禁不絕,誰給了它們唬人的身份?2021-03-21“偽央企”灰色利益鏈本刊記者/賀斌發於2021.3.22總第988期《中國新聞周刊》被“央企股東”公開打假後僅五天,東方銀河控股有限公司就改換門庭,再次成為“央企”。工商信息顯示,這家注冊資金5000...
-
秦朔:勞而無功還是優勞優得?地方投資模式反思錄2021-03-21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秦朔 上一篇大視野寫的是“不勞而獲”(《不勞而獲:一種金融迷思的破產》),當時就準備,下一篇寫寫“勞而無功”、“勞而不獲”。 “不勞而獲”,說的是一些企業的金融化迷思:...
-
張奧平:全面注冊製從未緩行,市場參與各方需深刻理解注冊製2021-03-21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張奧平、孟竹青 2020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指出把好市場入口關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基礎。2020年11月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貫徹落實...
-
新電商掌門人:陳磊、蔣凡、徐雷“掰手腕”2021-03-21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王慧瑩 薛鈺潔 來源:Tech星球(ID:tech618) 用最短的時間,證明“後浪”逆襲的可能性,拚多多做到了。 年活躍買家數7...
-
吳尊友:每個人都需要疫苗接種,獲得新冠疫苗接種是基本人權2021-03-20在3月20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促進全球疫苗公平可及”分論壇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到目前為止全球感染新冠已經有1億多人,幾乎所有人都是新冠病毒易感的,也就是說每個人都...
-
外資連續27個月增持,中國債券為什麽“這麽香”2021-03-20中央結算公司近期發布的2月份債券託管量數據顯示,2月境外機構的人民幣債券託管面額達到31524.69億元,較今年1月環比增加956.94億元。至此,境外機構已經連續27個月增持中國債券。從外資增持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