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
《超凡先鋒》評測:人人都是垃圾佬,人人都想舔大包
-
黑龍江22日新增確診病例56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37例
-
較真丨“八分之一新冠康復者在140天內死亡”,這是怎麽回事?
-
北京通報新增確診病例詳情:都在1月22日出現發熱症狀
-
「Alice Gear Aegis」新作OVA動畫視覺圖及聲優陣容公開
-
確診後,他正式宣布:退出
-
西甲-阿扎爾傳射皇馬4-1 神槍兩球+超越梅西 鐵腰拔頭籌真核兩助攻
-
隔離期間如何自我調節?哈爾濱心理醫生支招
-
電視動畫「SHOW BY ROCK!!STARS!!」第二彈小劇場(女組)公開
-
周末遊戲荒怎麽辦?這些超耐玩的PC大作不容錯過!
-
這個妹子一定很胸吧!動圖 你的黑絲把車都弄臭了!
-
「機動戰士鋼彈」吉翁公國軍 一般兵士手辦即將發售
-
客場9連勝+重返聯盟第一!湖人輕取公牛 詹皇17+11+6濃眉37分
-
全球疫苗開打,世衛專家:2021年世界不會實現群體免疫
-
漫畫「不要欺負我,長瀞同學」作者發布第10卷封面草案
-
「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阿庫婭冬季版粘土人登場
- 【藝文】第 2 頁
-
文旅部:要圍繞主題主線抓好文藝創作2020-11-02新華社成都11月1日電(記者任沁沁、周瑋)記者從1日在成都舉行的2020年全國藝術創作工作會議獲悉,未來一段時間,文化和旅遊部將進一步推動創新藝術創作方法,促進線上線下融合,把挑戰轉化為機遇,加強藝術...
-
揭秘當代盜墓術:高度職業化,河南、陝西、山西已形成高危地區2020-10-31劃重點新盜墓者:古老“行業”的嬗變本刊記者/胥大偉發於2020.11.2總第970期《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4月23日,一場驚心動魄的集中抓捕行動在安徽悄然展開。安徽省淮南市警方精心安排了5個抓捕組...
-
北戴河村:藝術院落“點亮”鄉村致富路2020-10-31新華社石家莊10月30日電 題:北戴河村:藝術院落“點亮”鄉村致富路新華社記者郭雅茹從北戴河火車站出站,乘車5分鐘,便來到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落——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北戴河村。清凌凌的戴河水...
-
西媒:疫情致美國多家博物館賣藏品求生2020-10-29參考消息網10月29日報導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0月24日發表題為《當博物館割捨藏品以求生存》的報導稱,疫情導致政府債台高築,博物館也未能幸免,一些私人經營的美術館甚至采取了一種合法但令人不解的做法:...
-
“十三五”時期全民閱讀工作綜述2020-10-2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熱愛讀書、勤奮學習的民族。中國人歷來就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傳統。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黨的...
-
抗美援朝系列主題出版物在京首發2020-10-25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系列主題出版物首發儀式,10月25日在北京舉行。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兼總編輯慎海雄出席並為首發揭幕。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編務會議成員李挺、朱彤,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
谷雨計劃丨25個摩梭人的集體告白:不走婚,我們的心隻給一個人2020-10-2325個摩梭人凝視著鏡頭,談自己對外界“走婚”看法的反感、出去打工的無奈、對祖母屋和達巴文化消失的擔憂……10 月 17 日下午,關於摩梭人的公益紀錄片《納人說》舉行了首映儀式和文化沙龍。“摩梭”是一個...
-
甘肅省文物局回應天水工地疑似挖出唐磚室壁畫墓:已移交處理2020-10-20網傳晚唐磚室墓中男性畫像針對近日網傳甘肅天水伯陽鎮附近高速公路施工疑似挖出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磚室壁畫墓的視頻,10月20日下午,甘肅省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稱),他們剛剛才得到消息,已...
-
明代畫石奇作《十面靈璧圖卷》5.129億元拍出2020-10-1910月18日晚,以“致敬·收藏”為主題的北京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慶典中的古代書畫夜場中,明代畫家吳彬為米萬鍾所作長卷《十面靈璧圖卷》以5.129億元成交,成為2020年度最貴中國藝術品,同時也是全球最貴古...
-
今天是圓明園罹難160周年,圓明園會複建嗎?2020-10-18今天是圓明園罹難160周年。160年前的1860年10月18日,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西方列強搶掠、焚毀,園林建築被毀殆盡、無數珍寶不知去向,一代名園逐漸淪為荒園廢園。160年後,“馬首”回到圓...
-
拍賣理論為何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2020-10-15拍賣理論為何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本刊記者/賀斌發於2020.10.19總第968期《中國新聞周刊》儘管能將拍賣雙方的博弈心理都研究得透透的,史丹佛大學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卻沒能預測...
-
廣州一中學校園內發現125座古墓 出土大量文物2020-10-14繼去年初,中山大學發現古墓後,廣州又一個校園內發掘出125座古墓葬。13日下午,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廣雅中學內的最新考古發現。為配合廣東廣雅中學蓮韜館複建工程建設,從7月起,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
-
鵬飛萬裡——紀念深圳特區建立四十周年2020-10-12標題:鵬飛萬裡——紀念深圳特區建立四十周年【簡介】深圳,鵬城,一座奇跡般的城市。1980年是特區的誕生之年, 改革開放的先驅們披荊斬棘,一座新城拔地而起。40年來,深圳特區應時代而生,隨時代而變。從全...
-
“哥中友好種子深埋孩子們心田”2020-10-12近日,中國國家京劇院經典劇目《大鬧天宮》連續8天在哥倫比亞波哥大的聖多明戈大劇院“雲端”熱播。《觀察家報》等當地主流媒體多次對演出進行報導,哥倫比亞觀眾紛紛在網上留言,稱讚中國藝術家為慶祝哥中建交40...
-
日本紀錄片導演:拍攝真實有趣的中國是我的初心2020-10-08定居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十幾年前因為拍攝紀錄片認識了他現在的妻子,也開啟了他的中國情緣。從那時起,他開始以外國人的視角拍攝中國,帶著“你住在這裡的理由是什麽”這樣的好奇心,記錄下一個個真實的故事...
-
2020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獎2020-10-08【環球網】2020諾貝爾文學獎剛剛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台灣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
-
暖鏡頭:雙節假期,這些溫暖瞬間很中國2020-10-08責編:宋莉審核:曾繁華覆核:王海...
-
把生活過成詩 讓心靈來歌唱2020-10-06小康在哪裡,除了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精神家園的豐富也必不可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持續深入發展,為14億人文化奔小康打下了堅實基礎,提質升級的公共文化服務極大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成為小康生活不可...
-
讓我看到美麗中國深邃的夜色2020-10-06作者:哎呀呀 拍攝地點:遼寧·大連作者:零零嶺 拍攝地點:廣東·廣州作者:阿糖 拍攝地點:廣西·南寧作者:王磊 拍攝地點:河南·濟源作者:懷宇 拍攝地點:江蘇·南京作者:楚 拍攝地點:江西·萍鄉作者:...
-
度過別樣假期2020-10-06央廣網北京10月5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國慶中秋八天長假,除了暢遊祖國大好河山,過節還有了更多新潮的選擇。人們徜徉在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化場所,接受傳統文化熏陶,體驗閱...
-
飽覽祖國大好風光2020-10-06央廣網北京10月5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金秋十月,國慶中秋假期到來。有人追尋詩和遠方;有人享受家人團聚;有人奔波在脫貧一線;有人忙碌在建設工地;有人開啟逛吃節奏;有人徜...
-
“逛博物館”成為新時尚2020-10-06來源:海外網“十一”假期,眾多遊客選擇參觀博物館,各地博物館出現排隊長龍。10月2日上午9點,遼寧省博物館門口已經排起了三十幾米長的隊伍,參觀者出示預約碼和健康碼後,有序進館參觀。類似的場景在成都博物...
-
收獲黃,枕著你讓我觸到滿秋的殷實2020-10-05作者:幸福 拍攝地點:安徽·亳州作者:何啟鈞 拍攝地點:福建·福州作者:仗劍走天涯 拍攝地點:廣東·深圳作者:王幸來 拍攝地點:河北·保定作者:希望zhouzhou 拍攝地點:河北·唐山作者:吳瓊 拍...
-
杭黃高鐵車廂飛花令玩起來2020-10-0510月4日跟著央視新聞繼續《坐著高鐵看中國》富春山下 新安江畔乘著“高顏值”杭黃高鐵尋訪詩和遠方車廂中飛花令 車馬舟船《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亞軍 韓亞軒 pk AI阿爾法蛋快來一起圍觀...
-
光明時評:每塊長城石磚都刻了字,何時能尊重文物?2020-10-04作者:孫小婷適逢雙節假期,不少遊客湧進了名勝景區。而近日,一張長城上密密麻麻的石刻照片格外讓人觸目驚心。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的明長城鎮北台,建於明萬歷三十五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部門,但因為遊覽遊客眾多,...
-
保護傳承敦煌文化 增強中華文化自信2020-10-032019年8月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到敦煌研究院視察莫高窟、察看珍藏文物和學術成果展示,了解文物保護和弘揚傳承敦煌文化藝術情況,同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和文化部門代表座談並發表重要講話。作為一名畢生...
-
多彩文化活動齊聚津門2020-10-02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2020網絡中國節.中秋【倡導國慶新民俗 打造愛國活動周】秋風送爽,花果飄香。天津北辰區西堤頭鎮趙莊子村精心打造的“曙光水鎮”是近年來文旅融合的“網紅”之地。碧波瀲灩的天...
-
又是一年月圓時 與“文”相伴品中秋2020-10-0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又是一年中秋時,今年中秋與國慶節恰逢同一日,這樣的“緣分”在21世紀僅有4次,實屬罕見。“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對故鄉的深厚思念;“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對親人的美...
-
中秋,讓我們共品月餅裡的“家國味”2020-10-01法制網評:中秋,讓我們共品月餅裡的“家國味”發布時間:2020-10-01 08:24 星期四來源:法制網法制網特約評論員 陳佳伴隨著如水的月光,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姍姍到來。今年,中秋節和國慶節恰逢同一...
-
明朝如何賞月?湖北省博物館@你2020-09-30一部中秋史一部文化史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秋節的文化習俗經詩文 書畫 瓷器 雕刻……流傳至今 經久不息央視新聞《文物裡的中秋》將帶您打卡各地博物館透過珍藏文物領略古人那些令人無限遐想的中秋場面提起...
-
中國建設怎樣的考古學 習近平這三個詞傳遞滿滿的自信2020-09-30聯播+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舉行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說:“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
-
比人還高的“金錠”!江口沉銀博物館內部提前曝光 兩年後竣工2020-09-27想必許多人都記得大名鼎鼎的江口沉銀,之前關於在江口沉銀處修建江口沉銀博物館消息出來後,引發社會對博物館的無限遐想,到底會修成什麽樣?9月27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舉行江口沉銀博物館開工儀式,標誌著該博...
-
來這裡,與全球圖書相遇2020-09-27光明日報記者 韓寒9月26日上午,第二十七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雲書展正式開幕,承諾“365天永不落幕”的圖博會如約而至。本屆圖博會,通過“互聯網+雲平台”和5G等新技術的運用,使受全球疫情...
-
史前考古又有新發現!5項成果揭示早期中國文明基因2020-09-25◎ 科技日報記者 唐婷9月24日,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布了河北康保興隆遺址、浙江余姚井頭山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陝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遺址等五項考古工作新成...
-
最漂亮的2元紙幣,一張價值2350元,你能找到嗎?2020-09-22提個醒!最漂亮的2元紙幣,一張價值2350元,你能找到嗎?眾所周知,我國發行的2元紙幣,隻發行於第二套至第四套人民幣中,其中第三套人民幣中的2元紙幣,因正面為車床工人生產圖案而被稱之為車工2元紙幣。據...
-
阿克陶:搬進新家,家庭婦女當起了小老闆2020-09-21“我們的產品賣到了喀什、和田,我個人一個月能賺6000元以上,還為12名貧困戶提供了穩定的崗位。”阿依提拉說她從沒想過自己能從一名大山裡的貧困家庭婦女變成妝容精致的“小老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
-
黃河岸邊玩泥巴的非遺傳承人2020-09-18“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承載著這個古老民族,對歷史的記憶與沉澱,對未來的希冀與憧憬。塤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樂器,被賦予了太多的內涵:尊貴、...
-
因新冠疫情影響 慕尼黑啤酒節取消2020-09-18寶萊納集團董事安德雷亞斯·施坦恩法特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阮佳聞):創辦於1810年的慕尼黑啤酒節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啤酒節,因從9月中下旬持續至10月初,也被稱為“十月啤酒節”。作為德國最具盛名的民俗節日...
-
向藝術鄉村的華麗轉身2020-09-17遊客與創意壁畫《騎單車的二猛》合影留念。五合鄉文化站供圖帕連村中五顏六色的霓虹燈牆。本報記者 劉樂藝攝壁畫《當你站在這裡時這個作品就完成了》。本報記者 劉樂藝攝帕連村民跳起傣族嘎光嘎秧舞。五合鄉文化站...
-
留學生金德雨飛:疫情讓紐約街頭風景起了變化2020-09-17【編者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美國成為全球疫情震中已有數月。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9月13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650萬例。相關數據顯示,在美國留學的100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