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幽門螺桿菌陽性潛伏期長,除「幽」對於防胃癌舉足輕重




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部會導致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MALT淋巴瘤甚至胃癌,醫學界才開始改變對胃病的看法。

我國20~40歲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概率為45.4%~63.6%,70歲以上高達78.9%,然而因其感染潛伏期長、難以察覺,20%感染者沒有明顯癥狀。

根據我國第四次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如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又同時伴有消化性潰瘍(不論是否活動和有無併發症史)、胃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縮、糜爛、早期胃腫瘤已行內鏡下切除或手術胃次全切除、胃癌家族史等,應儘早進行根除治療。


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幽門螺桿菌治療方案為三聯或四聯療法。三聯療法是:質子泵抑製劑(PPI)+兩種抗生素;四聯療法是:質子泵抑製劑(PPI)+兩種抗生素+鉍劑。

由於目前三聯療法的根除成功率日趨下降,所以國際上推薦僅在克拉黴素低耐葯(耐葯率<15-20%)地區使用三聯療法,克拉黴素高耐葯(耐葯率>15-20%)地區,首先推薦鉍劑四聯療法。我們國家克拉黴素耐葯率普遍已超過20%,所以三聯療法不再適合中國,應首選鉍劑四聯療法,或是有加入一種對抗益生菌的衛樂舒的聯合治療方法,一般幽門螺桿菌感染無癥狀者都可以選擇補充衛樂舒益生菌,同期有服用藥物時需要間隔兩個小時。


? PPI的抑酸作用可以提高抗生素的半衰期及穩定性,提高根除率。所以,要選擇抑酸作用最強的PPI以確保首次根除成功率。抗生素應選擇耐葯率低的抗生素(如有條件可以做葯敏試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