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臉就知道你「腎」不太好,這5個特徵出賣了你

腎臟相當於人體的「凈水機」,

有生成尿液,排出代謝廢物,

調節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的功能。

一個腎臟就能擔負起全身的代謝需要。

一旦人體內的代謝廢物排泄不出去,

就會直接威脅生命。

據統計,我國腎病的發病率為10%~13%,全國約有1億名患者。兒童、青壯年、老人等都可能被慢性腎病纏上。

5個表現提醒腎臟出問題

腎臟有巨大的代償功能,

且「輕傷不下火線」,

通常沒什麼癥狀。

播放GIF

只有腎功能破壞超過75%時才會出現貧血、噁心、乏力等癥狀。為了早點發現腎臟的求救信號,生活中別忽略這些蛛絲馬跡。

眼瞼浮腫

眼瞼浮腫是寫在臉上的預警信號,腎臟負責水液代謝,晨起發現眼皮浮腫或雙腳浮腫,就要考慮腎臟問題。

噁心、嘔吐、食欲不振

腎臟病發展到終末期,會影響胃腸道功能,導致噁心、嘔吐、食欲不振。

小便有泡沫

尿色發紅,或者尿液表面漂浮一層細小泡沫狀且不易消失,應去腎內科檢查。

尿量變化

正常人每天排尿1000~2000毫升,尿量變多或變少都可能是腎臟疾病。

皮膚瘙癢

腎不好時,尿素不能經尿液排出,會通過皮膚排泄,刺激皮膚引起瘙癢。

養腎的「黃金法則」

摸清腎臟喜惡後定製方法,

才是養腎的「黃金法則」。

1、喝夠水

喝水不夠,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常見的腎結石、腎積水等都和長時間不喝水密切相關。

播放GIF

正常人每天應該喝夠1.5至2升水,從而降低腎病風險。心肺功能不佳者,飲水量應遵醫囑。

2、勤排尿

尿液在膀胱內儲存過久可能導致細菌繁殖,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也會增加產生結石的幾率。長時間憋尿還會引起尿液反流導致腎盂腎炎,嚴重者還會影響到腎臟功能。

少吃鹽

飲食中95%鹽分由腎臟代謝,吃得過鹹,腎臟的負擔自然加重。建議每人每天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6克。

播放GIF

少吃加工食品、減少外出就餐都是減鹽好方法。

3、少吃肉

長期大魚大肉的高蛋白飲食,其代謝產物會增加腎臟負擔,使腎臟處於「超負荷」狀態。日常飲食要限制肉類的攝入。

養腎食譜

補骨脂當歸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 、當歸 15克、補骨脂10克、薑1段、鹽 1小匙、米酒30克。

做法:

1、將羊肉汆燙後,撈起沖凈;薑切成段。

2、將羊肉、薑、當歸、補骨脂一起放入鍋中,加水至蓋過材料,以大火煮開,轉小火續燉40分鐘。調味後即可食用。

小貼士:一般人皆可食用,尤其適合腎虛冷瀉、遺尿、滑精、小便頻數、腰膝冷痛者。

護腎的穴位了解一下

湧泉穴:補腎固元,使人腎精充足,是腎經第一大穴。

取穴: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即你的足底前端凹陷的位置。

按摩方法:民間俗稱的「搓腳心」,每晚用一手握住腳趾,另一手用力摩擦足心,搓擦幾百下,直至感覺腳心發熱,換另一隻腳,同前。然後,將腳趾微微轉動幾下,再把兩腳互相摩擦幾十下即可。

功能作用:溫通血脈,引熱下行,調和陰陽。

主治病症:失眠,腰膝酸軟,行走乏力,高血壓,性功能減弱,免疫力低下。

太溪穴:腎經之氣流注匯聚之地,調動生命原動力,為腎經源頭。

取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用手按揉有微微的脹痛感。太溪穴此處腎經經氣最旺,為大補穴。按摩時,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踝太溪穴,左、右旋各按壓10下。同前,交替左右踝。力度為有酸脹或麻麻感覺即可。

功能作用:燥化脾濕,生髮胃氣。

主治病症:失眠健忘,咳嗽氣喘,牙痛,痛風,尿酸過高,手腳冰涼,祛斑祛痘,美白肌膚。

腎俞穴:將寒濕水汽外輸膀胱,腎氣輸通出入之處。

取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它的位置就跟我們解剖學中兩腎的位置差不多,在我們腰背部的位置上對應著兩腎,所以我們稱為腰為「腎之腑」。

按摩方法:用雙手中指按於兩側腎俞穴,或握空拳揉擦,至局部有熱感為佳。或是先把雙手手心搓熱,使掌心發燙,然後迅速將掌心貼在腎俞穴處,(勿隔衣物),手掌縱軸與脊椎垂直自脊椎兩旁向臀部之間方向快速擦動,頻率保持在80-100次/分,堅持3-5分鐘。

功能作用:壯元陽,助運化,利水濕。

主治病症:腰肌酸痛、痙攣、腎臟血流量減弱,足跟痛,高血壓,低血壓,耳鳴,精力減退。

補腎護腎的小技能get起來!

給小編點個在看唄~

播放GIF

如圖文內容涉嫌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責編:胡丹

監製:郝雋

猜你還想看

掃描二維碼

關注更多精彩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