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H股“全流通”的 市場紅利

在最新一次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披露H股“全流通”試點各項準備基本就緒,聯想控股被確定為首家試點企業;與此同時,中國結算和深交所聯合發布了《H股“全流通”試點業務實施細則(試行)》,對账戶安排、跨境轉登記、交易委託及清算交收等技術問題做了明確規定。冷卻了13年的H股“全流通”再次刮起了熱風。

內地企業目前的主要上市地有滬深股市、香港股市以及美國股市,其中美國市場是民營企業上市集中場所,而國企幾乎都選擇滬深與香港上市。與時下A股上市公司股份可全流通不同, H股上市公司的股份有“外資股”與“內資股”之分,前者可在港交所自由流通,後者只能在中國法人或自然人、合格國外機構投資者或戰略投資者之間轉讓。因此,H股“全流通”試點,意味著“內資股”可轉為“外資股”,也就是所有股份全部在港股市場流通。

出於保持國資控股權的考慮,自1993年青島啤酒作為內地國企第一股登陸香港市場起,迄今陸續在香港上市的200多家企業基本沒有安排全流通,建銀以H股權全流通方式在港上市是唯一特例,交行僅是其法人股東之一的匯豐銀行持有的19.9%股權作為H股流通股,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全流通。

目前H股上市公司的成交量超過香港股市總成交量的三分之二,已成香港資本市場主力軍。數據顯示,港股主機板上市公司1821家,其中H股250家,內中除去98家已通過A+H發行方式實現了“全流通”之外,還有152家旗下仍有大量股份不可流通,市值約為2.55兆港元,佔港股總市值7.2%,這些未流通股市值的佔比佔H股上市公司市值的比重平均都在50%以上,有的高達80%。因此,假若152家公司非流通H股實現“全流通”,不僅H股上市公司在港股中的市值佔比將由19.9%升至25.6%,而且以國企為主體的H股公司在各項全球指數中的權重也將大大提升,從而進一步增強香港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非常重要的是,“全流通”還意味著H股企業開始以整體面貌參與資本市場競爭,這必然加大上市公司的博弈程度,推動香港上市公司主體結構優化,進而提高香港股市在全球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當然,作為國家金融戰略的重要動作,H股“全流通”試點的變革效應必然惠及與賦能整個實體經濟。一方面,H股“全流通”代表之前非流通的巨額“內資股”獲得了市場化定價的機會,進而矯正H股市值普遍且長期明顯折價的扭曲狀況,在有效改善企業估值水準的基礎上,上市公司也可據此通過交易變現,獲取發展的流動資金。不僅如此,“全流通”之後,H股上市公司還擁有了股權抵押融資的基礎,這進一步打開了企業直接融資的市場太空,方便了H股企業解決因大股東增持股份而出現的流動性不足的問題,能有效穩定與及時引入強有力的戰略合作者。以聯想控股為例,作為持股29.04%的第一大股東,中國科學院完全可通過股權轉讓獲得充分的科研開發資金,聯想控股旗下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及私募股權投資和直接投資四大金融板塊也能獲得增量資金支持,進而增強聯想控股對創新與成長企業的投資孵化與扶持力度。更有針對性的是,聯想集團目前正處於重要的轉型階段,去年虧損6.7億港元,而控股股東聯想控股有了“全流通”所產生的增量資金後,完全可以增資馳援,不光會降低聯想集團的負債比例,還將加快其人工智能轉型的腳步。

在金融市場不斷對外資敞開大門的背景下,H股“全流通”也必將為中國的金融市場擴大開放添加濃墨重彩的一筆。誰都知道,外資除了能通過QFII、滬港通和深港通等管道進入中國資本市場外,還將在政策支持下獲取增持中國金融企業股權佔比的機會,且5年之後將不再有股比限制。同時,境外資本又能借助“全流通”的創新安排,或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在一級市場入股更多的中國國企,或通過二級市場參與中國企業的並購重組,外資增加股權佔比與H股“全流通”事實上構成了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全新“雙引擎”。金融開放又牽引產業開放,因此無論在廣度與深度上,外資對中國市場的參與和影響都將得到前所未有的延展。

由於H股“全流通”條件下融資環境的優化,在港IPO 還可接受人民幣及美元投資人的投資等,這實際上為外資參股和控股中資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提供了更多可以甄選的存量資源,香港市場的吸引力必將大增。當下,恆生國企指數PE、PB的估值依舊低於10年平均水準,“全流通”試點後,這些企業的低估值與靈活的流動性優勢都將對外資產生不小的吸引力。

H股“全流通”後,大股東和控股股東與流通股東在利益上趨於一致,而且不少實施了員工持股計劃的上市公司還能讓員工通過套現獲得激勵,從而大大激活企業的團隊合力與集體內控力。更為重要的是,大股東可公開套現,等於使市場參與者的利益博弈從暗地走到明處,從失范走向了合規,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也將因此更為透明與公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