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流浪的不是地球,是我們

很多影視作品都描述了人與地球的關係,甚至在地球面臨毀滅時,踏上宇宙旅程,尋找新的家園。從《星際穿越》到《流浪地球》都試圖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地球只有一個,在宇宙中找到第二個家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流浪的不是地球,是我們

任何人都會對他所生存的環境有一定的保護意識——小至床榻、房屋和庭院,大至自己的村落、城市、國家乃至地球。

對每一個生命來說,生存空間至關重要。如果螞蟻失去了潮濕溫暖的土穴,就只能含恨離開世間,即便今天還能挖掘隧道、築巢、產卵,但到了明天,它所寄托希望的美好家園或許就被洪水衝毀,整個種族面臨覆滅。

所以家庭、學校、社會都應該再再殷切、著重地強調,環保才會在人們心中佔據一席之地。如果不這樣,人們就會因為短視和永無饜足,肆意掠奪資源、毀壞自然生態,直到有一天,地球被劫掠一空,海水淹沒大陸。

到那時,當我們的後代降生在這個資源貧瘠、災害頻發、環境險惡的星球,就會像被人們大肆殺戮而滅絕殆盡的物種一樣,自身也瀕臨絕境。

我們需要清醒,改變對環境漠不關心、自私冷漠的態度,正視人類面臨的嚴峻現狀。

把地球還給一切生命

關於環保,我曾經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教授有過一次對話,其中就談到了人和自然的關係。

教授說,西方環境倫理學中有兩種觀點,一種是人類中心主義,它以人類的幸福為宗旨,認為環保應該以人類為中心並為人類服務;還有一種是生態中心主義,它認為所有的動物都和人一樣享有生存的權利。

從定義上來看,我覺得佛教與生態中心主義更有共鳴。佛教認為生命是寶貴的,我們不僅應該重視人類的生命,同時也應該重視其他動物的生命。僅僅以人類為中心的態度,是對環境的不負責任,因為人類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對環境造成了種種破壞,同時還威脅到了其他物種的生存。

大乘佛教的思想是完全利他的,它提倡關愛、保護所有生命,這也是它不同於其他宗教、學說的特徵之一。這個世界上有種種不同的思想理念,而“關愛一切眾生”就是其中非常高尚的一種。當我們的理念上升到不論人類還是動物都值得被保護的高度時,每個人的行為也會體現出對大自然的熱愛,那生態環境的平衡問題就無需多慮了。

哪有天災,都是人禍

其實,大自然的地、水、火、風等四大能否維持平衡,取決於人類的行為。蓮花生大士在許多論典中講到,如果人們行持殺生等不善法,就會感召地震、雷暴、洪水、冰雹等災害。此外,《時輪金剛》等密續更把人體比作宇宙,而人體的“小宇宙”與外界的“大宇宙”之間有一種緣起關係:當人的心靈和行為向善時,外境會變得比較悅意,人與自然之間更能達到一種平衡;相反,如果人心不善,造作種種惡業,也會體現在外境上,顯現為種種災害。

“自身的不善法會對外部世界產生負面影響”,這一觀點與當代科學的研究結果遙相呼應。科學家發現,人在極度嗔恨時,血液中會產生一種有毒物質,在注入到小鼠體內後能導致小鼠死亡。所以,佛教所講的貪、嗔、癡、慢、疑等“五毒煩惱”真的有毒。這些煩惱能導致大自然的四大失衡,這也是世間的一種緣起規律。

有因就必定會產生結果。就像種下好的種子,最終會收獲好的果實一樣。行持善法、斷除惡行,能為自己帶來安樂,也能為大自然帶來平衡。

消費主義背後,是驚人的浪費

我在美國留意到,即使在白天,很多路燈也依然亮著,餐廳裡還總能看到人們浪費食物。是不是美國人喜歡奢侈、優質的生活,不懂節約?對此,教授和我分享了她的觀點。其實美國現在有很多環保方面的社會活動,比如提倡購買本地食品、減少浪費等等,但總體而言,這裡的生活確實比較浪費。

在美國,市場經濟的概念深入影響人們的生活,甚至有些地方的政治觀點認為,美國擁有無限的資源,任何與消費相悖的理念都不利於美國人維持優質的生活水準。

過去二十年,雖然社會的某些層面比以前更加有環保意識,強調購買有機食品和本地食物,以盡量避免遠距離運輸,很多城市居民也嘗試著在自家後院種植蔬菜、減少浪費,但與此同時,消費主義也明顯加劇,這恐怕與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脫不了乾系。

教授認為,現在有一種消費誤區:雖然大家在提倡有機、可持續、有效率的產品,但如果人們仍然熱衷於購買,而不是重複使用,這一切努力其實都徒勞無益。雖然我們有綠色消費,但減少消費、不產生浪費才是最重要的。

從今天,改寫未來

從業因果的角度來講,個人與環境的關係是業力成熟的表現。如果一個眾生往昔造過惡業,那當惡業作為引業成熟時,他所出生、居住的環境就不會很悅意,環境中充滿汙染,布滿岩石、荊棘。但如果往昔造過善業,就很可能出生在比較悅意的環境之中。

既然如此,那環保是不是就沒必要了?我們只能對當前的環境問題逆來順受?也並沒有那麽悲觀。因為現在的所做所為必定會對未來的環境發揮作用。環保這一概念也不過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才出現,在那之前,人們並沒有所謂的環保意識。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相應時代,積極采取環保措施,未來就會有所好轉。

那該如何行動呢?一方面,我們應當努力行持善法,感召悅意的環境;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斷除惡行,停止對環境的人為破壞。

雖然人與環境的關係與過去業力有關,但未來會怎樣,取決於當下。佛教並不相信所謂的“命中注定”,事實上,只要我們努力,一切都能改變。

《人生格言系列:漫步在綠色的星球上》

《慧晤:環保從心開始》

地 球 隻 有 一 個

所有圖片均為原創,版權歸索達吉堪布公眾號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