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濟觀察:增加對美農產品進口將優化中國食品結構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 陳溯)中美兩國當地時間19日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稱,雙方同意有意義地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美方將派團赴華討論具體事項。擴大農產品進口,增加對美農產品進口,將給中國和中國的消費者帶來哪些好處?

“不管怎麽說,擴大農產品進口對我們普通消費者都是件大好事。”每逢周末,王漢寧一家都會進行一番大採購,作為一個重視生活品質的城市白領,他通常都會選購一些進口牛肉,滿足全家的味蕾。

近年來,中國對進口農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農產品進口額1258.6億美元,同比增長12.8%,今年1-3月,農產品進口進一步擴大,進口額320.3億美元,同比增長10.4%,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農產品進口大國。在中國的知名電商平台上,進口生鮮受歡迎程度一路上升,2018年春節期間,天貓平台進口生鮮成交額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四倍。

專家指出,隨著中國食品消費結構更新,擴大農產品進口有利於豐富國內農產品市場,優化中國食品結構,實現食品進口多元化布局。

“采取更加主動有效的措施,進一步擴大農產品進口,實現進口多元化、品種多樣化,對豐富百姓餐桌、滿足菜籃子需求的意義十分重大。”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於露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食品農產品市場,隨著中國中等收入人群不斷壯大,國內消費市場對農產品的安全健康尤為關注,對健康食品的進口有著十分旺盛的需求。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在11月舉辦,據了解,在博覽會招展過程中,眾多國外食品和農產品企業參展意願最為突出,食品及農產品展位成為外商眼中的“搶手貨”,顯示出中國進口食品消費市場的火熱。

目前,中國農產品進口主要來自於美國、巴西、東盟、歐盟和澳大利亞。專家指出,擴大對農業生產效率較高國家的農產品進口,將有助於降低國內農產品價格,利好消費者,而美國的農產品價廉物美,牛肉、大豆等農產品性價比領先世界,供應能力穩定。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永表示,當前,中國消費者生活水準上升到一個新台階,對肉類的消費快速增加,因此,中國農產品進口的主要需求是畜牧業,肉類成為主要的進口農產品。此外,豆粕是全球最大、最穩定的畜牧業蛋白來源,中國的大豆產量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畜牧業需要,需要進口補充。“美國農業生產效率高,價格有競爭力,擴大進口可降低中國畜牧業成本,使百姓餐桌上的肉類價格保持相對穩定。”

歷史經驗表明,中國農產品品質水準隨著對外開放的推進不斷得到提升。數據顯示,2001年中國剛加入世貿組織時,中國農產品抽檢合格率僅為60%多,到如今已經達到97%左右。進一步擴大農產品進口也將加速推進中國農業轉型更新,助力“品質興農”。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農產品市場與貿易研究室主任李國祥表示,擴大農產品進口規模,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國內農產品帶來衝擊,但同時也有助於倒逼國內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綠色農業和優質農業。

於露表示,中美兩國農業合作一直是中美務實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擴大對美國農產品進口的同時需要更好地借鑒美國農業的先進經驗和技術,更好服務於中國農業產業更新,從而使兩國的農業合作為兩國民眾帶來福祉。

此外,專家指出,擴大農產品進口也是保護中國耕地資源的需要。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財政與稅務學院院長姚東旭表示,中國人均耕地和水資源都比較匱乏,特別是種植業的條件並不好,不具備比較優勢,充分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將有助於緩解資源的承載壓力。

目前,中國正在實施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戰略,推進貿易便利化,“構建農業對外開放新格局”將為各類農產品進口提供良好機遇。(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