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齊國第一位稱王的君主:重創魏國,大敗秦國!

徐州相王,指的是戰國時期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公元前334年,惠王率領韓國和一些小國到徐州(今山東滕縣東南)朝見齊威王,尊齊威王為王,齊威王不敢獨自稱王,於是也承認魏的王號,惠王並改此年為後元年。由此,在“徐州相王”中,魏國和齊國正式稱王。所以,在戰國七雄中,不再只有楚國的國君稱王了。對於齊威王來說,也因此成為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第一位稱王的君主。在田氏代齊之前,薑氏齊國沒有稱王的君主。而田氏代齊後,齊威王之前的幾位君主也沒有稱王。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齊國第一位稱王的君主,齊威王可謂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首先,齊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媯姓,田氏,名因齊,戰國時期齊國第四位君主。根據《戰國策》、《左傳》、《史記》等史料的記載,齊威王原為齊候,也即和魏趙韓三家一樣。不過,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自此之後,齊威王正式稱王。對於魏國等諸侯國,之所以主動來朝見齊威王,尊齊威王為王,是因為齊國在戰國中期擊敗了魏國,成為了中原地區的霸主。眾所周知,魏國因為繼承了晉國的衣缽,加上魏文侯率先推行李悝變法,所以成為戰國七雄中第一個稱霸的諸侯國。

不過,對於齊威王來說,其在位時期,任用鄒忌為相,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也開展了一系列的變法。對於齊威王來說,選賢任能、賞罰分明,加上齊國本來的底子就比較厚,所以在國力上逐漸和魏國相提並論。當然,齊國之所以取代魏國,是憑借著實打實地戰績。在桂陵之戰中,魏國攻打趙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對此,齊威王派遣田忌、孫臏等人救援趙國,也即歷史上家喻戶曉的“圍魏救趙”。在桂陵之戰中,齊國大軍正面擊敗了魏國大軍,在戰國七雄中嶄露頭角。

在桂陵之戰後,魏國又派遣大軍進攻韓國。對此,韓國同樣選擇向齊國救援。當然,齊威王也樂意和魏國之間較量。對此,在馬陵之戰,齊國的田忌、孫臏沒有直接救援韓國,而是繼續採用“圍魏救趙”的策略。此戰,田忌、孫臏率領其過大直趨魏都大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韓國之困。又用“減灶示弱”的方法,將魏軍10萬人殺得潰不成軍,並俘虜了魏太子申。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失去霸主地位。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通過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齊國開始稱雄於諸侯,並且重創了魏國這一對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魏國較量,齊國還大敗了秦國。

最後,根據史料記載,齊威王三十四年(公元前323年),也即齊威王在位後期,秦國想要入侵齊國,雙方在桑丘交戰,雖然齊威王的近臣多次稱齊國主將匡章會背叛。但齊威王堅持信任匡章這位大將,對此,匡章也沒有讓齊威王失望。在桑丘之戰中,匡章率領齊軍大敗秦軍,促使秦國向齊國俯首陳臣。此外,齊威王這位君主在位時,禮賢重士,在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稷門外修建稷下學宮,廣招天下賢士,促使臨淄成為戰國時期的經濟、文化中心。總的來說,在齊威王奠定霸業後,之後的齊宣王、齊閔王將齊國推向頂峰。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在樂毅的五國伐齊後,齊國元氣大傷,在戰國後期失去了存在感。對此,你怎麽看呢?

文/情懷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