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立秋,下半年身體好不好,就看立秋怎麼養!

立秋時間

陽曆:2019年8月8日

農曆:己亥年七月初八 星期四

立秋,七月節,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孟秋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秋也」。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的季節就要到了。暑去秋來。

「立秋」,標誌著傳統意義上的秋天到來了,說是傳統意義上的。是因為我國幅員遼闊,天文意義上的立秋對大部分地區來說,並不意味著進入天氣意義上的秋天。

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

播放GIF

立秋的民諺農諺很多,如 「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立秋這天的氣象變化,與農田的收成有很大的關係,如在立秋這天有打雷聲,田裡的莊稼就 「秀」(即吐穗開花)不好,穀子會長不飽滿。

「立秋」雖然到了,但氣象其實還不是氣候上的秋季,甚至每年大熱的三伏天還在立秋之後。秋老虎依然存在。

「涼風有信,一葉知秋」,夏天還沒離開,秋天就這樣急匆匆地走來。「立秋涼風至」通常是北方人才能體會到的幸福,南方往往還是「秋後一伏熱死人」,並且雨水不斷,除了熱,還有濕的困擾。

立秋三候

1

一候,涼風至

西方淒冷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的熱風。

2

二候,白露降

大雨之後,清涼風來。而氣象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露,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3

三候,寒蟬鳴

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知了、知了」的叫個不停。有詩《立秋》曰: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

立秋習俗

1

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

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2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城裡人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

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3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

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4

秋忙會

秋忙會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其規模和夏忙會一樣,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目助興。

立秋,意味著氣象開始逐漸從熱轉涼,從暑入秋,在這個適逢轉折之機,恰逢秋天又是肅殺的季節,有點「道行」的人都知道:

適逢轉折之機

必含天地大道

養生之機!

那麼立秋前後,究竟該如何養?

立秋養生的最高境界:重在「收」與「養」。

古人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說,養生一定要順應四時,才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那麼如何收與養呢?

1

立秋撞上三伏天,養生謹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處在「三伏天」內,暑氣一時還很難消。養生專家提示:「秋後一伏熱死人」,此時節,市民要密切注意氣象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此時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

2

立秋養生,收斂陽氣

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早睡可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可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生。

3

立秋養生,養肺護肝

肺屬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黃,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而秋天屬金,金克木,所以秋天這種氣會抑製你的肝氣、肝血的生髮。肝開竅於目,所以這時候呢眼睛的視力就會有所下降。應該注意護肝早睡,早起。

《黃帝內經?素問》指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是艾灸的好時節,因為秋冬消耗人體的陽氣多。這時候就更很需要及時補充陽氣,以備一整個冬天的使用,因為這個時候艾灸,事半功倍!

那麼,你想要達到艾灸養生功效最大化就要抓住兩點:

1、天時:而立秋正值扭轉之機;

2、選好穴:位那麼立秋前後,灸哪些穴位最好呢?下面就來分享幾位專家多年的臨床經驗~

1、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甲乙經》說過「大椎,三陽,督脈之會」,大椎穴又稱「督陽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取穴:大椎穴位於背部第七頸椎棘突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第七頸椎棘突下間凹陷處,約與肩平高。俯首或俯伏取穴。

取穴時正坐低頭,大椎穴位於後正中線上,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約與兩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頭,手按頸項部骨突最高點處下緣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顯,可以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2、太白穴:補充氣血、美容養顏

太白是脾經的原穴,健脾補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強。

脾經為少氣多血之經,氣不足、血有餘,所以脾經常出現脾氣虛的癥狀,我們常說的黃臉婆就是脾虛的象,每天按摩這個穴位能較好地充補脾經經氣的不足,為脾經經氣的供養之源。

取穴: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蹠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3、關元穴:理氣和血,補虛益損

關元是小腸的募穴。意味著它是小腸的氣積聚在腹部的穴位。《扁鵲心書》裡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艾灸關元,不但可以疏通脈絡、強壯腰脊,還可以很好地理氣和血,補虛益損。不方便艾灸的可以每日圍繞關元穴順時針方向按摩。

取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是元氣出入的關卡。

桑皮紙艾條 | 五年陳艾 手工卷製

夏日專享:37元/盒(10根)

一次購買四盒送 純銅按摩溫灸器

僅限今日

點擊圖片購買

播放GIF

懂得養生的人都知道立秋養生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養肺,因為秋內應於肺,肺在志為悲(憂),悲憂易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憂之情緒,所以在進行自我調養時切不可背離自然規律,循其古人之綱要「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立秋養生

1

暑氣未消,小心「陰暑」

立秋前後,氣象依然十分炎熱,許多家庭和公共場所都有空調,長此以往就會導致風寒濕邪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

另外,立秋時節,遇到颱風降雨,突然降溫,受到陰寒之氣侵襲,也是誘發中陰暑的原因之一。因此,要預防陰暑的發生,不可過於貪涼。

2

早臥早起

立秋時節,秋高氣爽。如果晚上早一點睡,就能夠積聚我們身體內陽氣這樣我們才能夠有精氣神。而早起的話可以使肺氣得到舒展,防止收斂太多。

並且立秋時節氣溫變化大,所以衣服不宜穿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因此要根據氣候變化,適當增減衣服,以免身體受涼。

3

立秋需養肺

立秋後陽氣便會轉衰,陰氣日上。中醫上認為,肺部和秋季相應,然而秋天氣象乾燥,這樣就會有損肺部,如果腹部虛,那麼身體對於外界環境刺激的抵抗力便會降弱。那麼人就會容易生病,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要養好我們的肺。

要讓肺健康工作,首先得潤肺,最好的辦法就是食療,即多吃潤肺的食物。

立秋養生調養

立秋是進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記載:「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在秋季養生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此乃古人對四時調攝之宗旨,告誡人們,順應四時養生要知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順應之,遵循之。

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循漸進的過程,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

1

起居調養,早睡早起忌貪涼

立秋時節,暑熱未盡,節氣上看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一般來說,以晚9點至10點入睡,早晨5點至6點起床比較合適。

同時,入秋之後,晝夜溫差大,而人體免疫力極大降低。長時間吹空調、風扇,或是在比較涼的夜間睡涼席,都可能導致局部酸疼、泄瀉等問題。而關節炎、頸椎病、肩周炎、椎間盤突出等疾病,很容易因受涼而複發。

2

運動調養,輕鬆平緩不過度

進入秋季,氣象轉涼,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好時期。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養、收」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如散步、慢跑還有傳統健身方法八段錦、太極拳等。在運動時,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煉後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感冒著涼。

登山是立秋之後戶外運動的不錯選擇。登山能增強人體的呼吸和血液循環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臟收縮力增大。此外,立秋後郊遊登山能使人吸收空氣中更多的負氧離子,對人的神經系統具有良好的營養和調節安撫作用。

3

精神調養:安神靜氣莫悲秋

秋內應於肺,肺在志為悲(憂),悲憂易傷肺。立秋時節,陽氣漸漸收降,人的情緒易產生波動變得不穩定,情緒往往十分敏感,尤其是平時肺氣偏虛的人,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更容易產生情緒的莫名低落產生悲憂情緒,這就是通常說的悲秋現象。因此,立秋過後精神的調養十分的重要。

秋氣肅殺,在精神上,我們要保持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過度悲憂傷感,即使遇到煩心傷感的事,也應因勢利導,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要收斂精、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4

飲食調養:重素養,慎進補

《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薑等辛味之品,在飲食上要「增酸」,適當多食酸味果蔬,如:蘋果、葡萄、烏梅、檸檬、山楂、柚子等,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過盛肺氣之侵入。

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以多吃銀耳、梨、芝麻、藕、菠菜、鴨蛋、蜂蜜等,以防秋燥傷陰。《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

由於夏季暑熱潮濕,很多人脾胃功能減弱,立秋後要注意避免冷食,不宜過飽,少食油膩的食物,保護脾胃。可以多吃粳米、小米、糯米等健脾胃、益氣的食物的柔潤食物,以滋陰潤肺,益胃生津。適當佐以魚、肉、蛋、奶等,以保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

立秋養生保健法

立秋後,氣象易乾燥,所以適合濕氣重的人利用這個時期來清熱排濕。

1

刮痧排毒

在家中刮痧時,如果沒有專門的刮痧板,可以找小的瓷湯杓代替,沒有刮痧油也沒有關係,可以用橄欖油替代,只是用量一定要控制,只需一點點即可。一般最常刮的部位是後背脊椎的兩旁。

膀胱經是向下走的,所以刮痧一般都是子上往下刮,從左往右刮。刮的時候,握住杓柄,把杓子的邊緣按在要刮的部位上,用點勁反覆刮即可。

2

魚腥草梨湯

將新鮮雪梨洗凈,晾乾後,連皮切成小碎塊,挖去梨核。把魚腥草揀去雜質,洗凈,晾乾後切成小碎段。

然後放入沙鍋,加水適量,煮沸後用小火煎煮30分鐘,用紗布過濾,去渣,收集過濾液汁再放入沙鍋,加入雪梨小碎塊,視需要可加適量清水,調入白糖,用小火煨煮至梨塊完全酥爛,即可食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