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FIRST影展公布提名影片 給你不得不去西寧的理由

第十二屆FIRST影展評委會


1905電影網訊 如果說入圍片單形塑了FIRST的氣質和樣貌,把新一批優秀的青年導演及其作品帶進大眾的視野,那麽提名片單就更加清晰地彰顯出FIRST所推崇和鼓勵的創作方向,其背後蘊含著豐富的價值選擇和嚴謹的評價體系。終於,近日,第12屆FIRST影展38部入圍影片經過第12屆FIRST影展複審工作組的一輪輪角力,最終29部提名影片將在西寧決出9個獎項的獲獎影片。


在FIRST影展競賽章程中明確寫道每個獎項的提名數量為3-5部,今年的提名片單,除最佳動畫/實驗獎項在入圍階段即已空缺外,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四項大獎皆提滿五部影片,不僅是評委在優質影片中難以抉擇,也是為了盡可能多地鼓勵青年影人在創作初期的探索與嘗試。今年,紀錄片首次納入“最佳藝術探索”獎項的評選範圍中,拓展獎項邊界的同時,更是在主動改變影展對紀錄電影的詮釋和觀看視角。


第12屆FIRST影展競賽·複審工作組


相比去年,今年的複審工作組減少了媒體人身份的評委,讓整體評審方向更貼近創作層面,從影片本身出發,從劇作、美學、視聽語言、表演、作者性、導演意識等多方位進行評價和選擇。


複審工作組中,獨立紀錄片製作人馬佔冬拍攝製作紀錄長片、短片十餘部,作品在德國、荷蘭、冰島和國內影展展出放映,長片作品《五月一天》獲香港華語紀錄片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剪輯師李博,作品有《風沙線上》《錘子鐮刀都休息》《塑料王國》。《塑料王國》獲第54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剪輯。


編劇、影評人、作家顧小白的編劇作品包括《紅色康拜因》《人山人海》《冰之下》《山楂樹之戀》《我是證人》《心理罪》等,間或獲得過釜山國際電影節費比西影評人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獅獎、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銀熱氣球獎。


導演、編劇黃進憑短片《三月六日》提名第49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入圍法國克萊蒙費朗國際短片電影節、全州國際電影節,導演作品《一念無明》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


第12屆FIRST影展競賽提名影片


愛奇藝燦然戲劇工作室總經理、製片人齊康,擔任《無證之罪》製片人,其執行製片作品《藍色骨頭》獲得紐約電影電視節最佳犯罪劇集銅獎與最佳原創音樂提名;


Global Road國際業務部總監宋點此前在萬達影視擔任國際發行總監,負責萬達片單包括《唐人街探案2》《記憶大師》等的海外發行;


北京MOMA百老匯電影中心策展人楊洋參與創辦北京酷兒影展、策劃舉辦北京女性影展,並參與多個電影節的策劃與選片工作,曾任62屆柏林電影節泰迪熊獎評委。

 

“最佳劇情片”與“最佳導演”相呼應 作者性電影集中出現

 

每年的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最能展示出影展所欣賞和鼓勵的影片樣態,在變幻莫測的青年電影創作流域中,評價本身的定力與變化,當青年電影人在創作之初無法身處成熟的電影工業製作體系,無法掌控創作的所有資源,甚至在自身的創作觀念上都不甚清晰,青年電影的評價標準中蘊含著繁複的視角。從“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兩項提名重合與呼應的部分,我們或許能看出FIRST對青年電影作品的深刻反思與重新定位。


《郊區的鳥》


十部劇情長片中,《郊區的鳥》成為最受矚目的影片之一,包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演員、最佳藝術探索四項提名。影片採用平行時空的創意結構,將少年、青年、中年三個時空以獨到的視聽語言和前後呼應的象徵符號有效串聯,打通不同時空的方式充滿電影感和陌生感,體現了導演極強的謀篇布局能力。龔子涵飾演的小夏昊在少年時空中的戲份尤為突出,兼具少年感和成人感,在微妙的邊界中把握住了詩意和情愫,獲得最佳演員提名。徐燃俊的攝影也呈現出令人驚喜的質感,鏡頭語言意圖模仿鳥的視角,新穎獨特,並與影片氣質融貫統一,獲得最佳藝術探索提名。


《美麗》


《美麗》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演員、一種立場三項提名,這部爭議較大的女性題材電影在反覆觀看和評估中逐漸展示出其不可忽視的現實價值。女主角池韻的精彩演繹進一步加強了戲劇張力,使強敘事的故事內核迸發出蓬勃的生命力,甚至為電影開辟了更大的觀看太空。此外,在當前華語電影市場中,女性題材電影的稀缺是不可忽略的現狀,《美麗》所提供的跨性別立場顯得格外珍貴,因此獲得一種立場提名。


《吾神》


《吾神》提名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導演進行了類型本土化的有效嘗試,在一部尖刻的本土類型片中將信仰缺失和鄉村嫁接在一起,在精神荒野中尋找和否定信仰的過程中,實現了強烈的作者性表達。


《冬去春又來》


《冬去春又來》的完成度得到評委的一致認可,已達到中國院線長片的技術標準,呈現出職業導演的成長進路。在青年導演普遍不重視技術的局面下,FIRST一再提高對技術的重視度,技術支持創作,以推動更多作品以更好的視聽質感進入市場與觀眾交流。女主角張銘益同時具備了輕盈的質感和成熟的氣韻,獲得最佳演員提名。


《柔情史》


《柔情史》以極其細膩準確的筆觸勾勒出一段屬於母女二人的柔情史,生動的對白和融貫的影片氣質都是導演風格的彰顯,獲得最佳劇情片提名。


《太行》


《太行》拍出了中國銀幕上難得一見的少年感,從平面的生活看出一個立體的世界,在較高的完成度上實現了豐富的個人表達和城市書寫,獲得最佳導演提名。


《旺扎的雨靴》


《旺扎的雨靴》作為藏語電影,突破了少數民族題材的固化限制,探討宗教信仰的同時又不落入俗套,找到更大的詮釋和討論太空。飾演旺扎的周拉多傑表演清新靈動,小演員的控制和調教同時挑戰了演員和導演的功力,影片最終獲得最佳導演、最佳演員兩項提名。


《造訪》


《造訪》的故事中含有少見的神性和多義性,對“回魂”的表達詩意而不落俗套。導演具有敏銳的感受力和自覺的導演意識,獲得最佳導演提名。


作為第一部入圍FIRST競賽單元的動畫長片,《步行指南》獲得了最佳藝術探索提名。在眾多應用電影既有的語言,做實驗電影的影像中,《步行指南》不一味遵從傳統電影語言的方式,而是在為觀眾“製造觀看”。導演主動跨越藝術家的身份進入電影領域,其嘗試是成功且可貴的,同時在試探和重塑觀眾與評論的邊界。

 

紀錄片作者的個人思考受關注 尋找扎實深入的紀錄影像

 

在紀錄片的部分,評委綜合考慮影片的社會意義、作者立場和人文關懷,在今年入圍紀錄片題材新穎多樣的情況下,評委希望看到更加扎實和深入的紀錄影像,並格外重視導演端正的創作態度和豐富的個人思考。


《四個春天》


《四個春天》以真實的生活細節和可愛的人物獲得評委喜愛。中國紀錄片導演大多將鏡頭對準苦難進行血淚控訴,少有這樣積極樂觀熱愛生活的人物和溫暖動人的生活狀態得到記錄。雖然拍攝的是家庭生活,仍清晰可見導演功力,在大量瑣碎的素材中完成剪輯,挖掘出博大的人生觀和日常生活中的無限詩意。


《公務員》


《公務員》關注備考公務員的考生群體,在這一極少、極難被拍攝到的群體外圍,找到了有效的切入口,遊走在真誠與不真誠之間的人物提供了較大的思考太空,導演拋棄了憤怒或諷刺的作者態度,以純粹旁觀的方式呈現出群像的掙扎和抉擇。


《馴馬》


《馴馬》的影像和人物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展現厚重時代感中個人的突圍與彷徨,技術層面的高完成度格外突出,專業的攝影、剪輯和聲音設計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影像的質感,獲得最佳紀錄片提名,導演古濤同樣獲得剪輯方向的最佳藝術探索提名。


《狂熱自白》


《狂熱自白》通過紀錄導演加入反扒群體的經歷,體現了作者的主觀,懷疑,困惑,這種坦誠的懷疑和否定在紀錄片中是少見的。紀錄片無法抵達絕對的客觀,影像意義不僅在鏡頭內,也在鏡頭未涉及的畫面,這一觀念的突破具有超越影像的意義,獲得最佳紀錄片和一種立場兩項提名。


《入戲》


《入戲》以充滿戲劇性的鏡頭記錄了一場集體主義社會實驗,同時也側面反映出國內當下劇組的生態與權力關係。在紀錄片中呈現出劇情片的質感,帶來少見的觀影體驗,演員的從眾心態處在“表演”和“入戲”兩種狀態之間,微妙的衝突和平衡賦予影片更豐富的詮釋可能,獲得最佳紀錄片和一種立場兩項提名。


《梧桐樹》


《梧桐樹》關注殘障人群,導演避開了獵奇的拍攝方式,並未落入消費弱勢族群的窠臼,以強烈的鏡頭形式感讓觀眾與殘障人群產生通感,放大了存在我們當中已被忽視的情感,獲得一種立場提名。

 

短片單元展現獨特形式感 在動情和有趣中尋得平衡

 

今年的入圍短片普遍展現出較高的水準,導演們漸能把握住區別於長片的短片架構,使得短片單元不再僅被當作拍攝長片前的試驗場,開始具有獨特的形式感和藝術價值。在提名階段,評委力圖在動情和有趣中尋得平衡,既鼓勵影像創作中真摯的情感表達,也欣賞新銳導演旺盛的結構創意。


《紅毛皇帝》


《青少年抑製》像夏夜裡昏昏沉沉的夢境,寫實風格中又有寓言式的個人表達,文學性充分融入視聽語言當中,以間離和反諷的方式重新闡述信仰對生死的意義。


《2號球衣》的表演引人注目,各種情緒的流露既真實又凝練。排球從第一個鏡頭的靜止不動到衝突高潮時成為武器,同時也代表兩人的動機,設計絕妙,表面的語言背後蘊含著無限余緒。


《母親的樂園》以充沛的情感和細膩的表達獲得評委認可,深思熟慮的鏡頭運用體現導演強烈的自主性,旁白的運用恰到好處,和畫面的搭配形成平淡故事中的戲劇張力,人物背後的時代感余韻深長。


《你的電影我的生活》製作精良,具備短片的架構和要素。作為元電影類型,以“電影和生活的邊界”扣問每一個創作者的內心,張弛有度地展現了中產階級藝術家的內心欲望和彷徨。


《運轉法則》所採用的表現主義手法在評選階段引起較大爭議,但其中作者性和視聽語言的突破具有藝術價值,探討生死時形式感十足的鏡頭起到了間離的效果,體現作者深沉的思考和追尋終極答案的勇氣。

 

在相對於來說,製作和創作觀念都更加成熟、多樣的國際部分入圍影片視野內,複審評委在影像質感之外,綜合考慮了題材、表現方式的多樣性,並從中感受蘊藏的生機與活力,如何區別於世界電影流域已應用泛濫的電影語言,體現作者獨特的風格。


《幸福定格》

 

在每一年的提名影片中,我們都試圖尋找一套普適的標準,但標準總會被青年導演的創造力所顛覆,也會因電影市場傳來的回聲而不斷改變。不變的是,在這份提名中,FIRST始終期待看到青年導演的成長太空,即使這成長可能會以冒險、失落和不被理解為代價。FIRST也始終在尋找拓寬類型與技術邊界的可能性,並積極推動影片與大眾對話。在這些被堅持的標準當中,有融貫鮮明的作者性,有前衛先鋒的電影觀念,有導演意識的控制,有美學與視聽體系的多重樣態……最終,這些標準匯聚成青年電影的統一氣質,並通過這份提名片單傳達給關注青年電影的每一個人。


第12屆FIRST影展人物海報·趙薇 

 

7月21日至7月30日,38部入圍影片將在西寧與觀眾見面,而獲得提名的29部影片將抵達評委會的手中,接受主席陳國富廖本榕周浩蘇照彬、裴曼·雅茨達尼安、楊福東、菲利普·伯拜的評選與審視,最終決出九項大獎的獲獎影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