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鵝眼:攝影師記錄重慶古村落變化,傳統吊腳樓被水泥樓房包圍

渝東南土家族民居在我國傳統民居建築中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建築形態和山地文化內涵。它們大多集中在較偏遠的山區,經濟發展滯後,村落“空心化”現象比較嚴重,不少傳統民居處於一種自然衰敗的狀態;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強勢文化的衝擊和滲透,生活方式、營造技術和建築材料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傳統民居不斷地被蠶食,取而代之的是缺乏地域文化特點的現代城市建築。隨著傳統村落的消失,其中隱含的傳統文化、歷史記憶、營造技術和千百年積澱而形成的建造經驗和智慧也可能隨之消失。

原始

歷史上黔江區蠻寨子一帶長時期屬土司轄地,寨名不知是土人以蠻自居,還是外人所稱。相傳寨子是羅氏土著苗民在“趕蠻奪業”時退守此山時所建。如今苗寨吊腳樓群鱗次櫛比,星羅棋布,雖然開始破敗,也不失傳統村落特色。【鵝眼第191期,攝影:陳彤,編輯:丁夢碩,鳴謝:2018第二屆“鄉土中國”紀實攝影展(中國·黔江)】

風水理念是中國古代社會用於指導建築、聚落選址布局的重要思想,其核心理念就是巧妙地利用山形水勢,化不利為有利,將建築、聚落與環境有機結合,?變自然天成為天人合一,所謂“居山水間者為上”。土家族傳統聚落的選址和土家人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如以稻作農耕為主的傳統聚落大多建在平壩或河谷地帶,並且多建在前有金帶(流水)環抱,間有平壩明堂、後有坐山背靠的風水寶地處。而以旱地澆灌為主的土家人就不得不將山腰或丘陵地帶作為村寨的選址。這種格局的形成是因為在生產力水準較低的情況下,人們尚無力與自然環境相抗衡,只能根據生產的特點去選擇合適的居住環境。從某種意義上講,客觀生產力水準的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主觀“順應天地環境”的“道法自然”思想。

川邊因區劃調整已並入了黃泥村,但人們還是習慣稱此為邊川,顧名思義即原四川之邊。村子位於黃後寨大山余脈一坡,兩溪三面,規模極大。這裡是黎水河及九溪十八壩之源,一腳踏三縣,邊地交流與商貿流通活躍,有著較高的人口密度。這裡村民普遍重視文化、教育,後生中作家、詩人、教師不少。

雷家坡是原始形態保存較完好的村落。史上這裡曾因世代設館授徒,吸引過周邊不少學子。這裡的村民對傳統民居普遍有著濃厚情感,雖然並不貧窮,在外工作者不少,但他們仍然對木房進行著保護和維修,沒有人在寨子裡修建水泥磚房,這種詩一般的存在不知道還可以持續多久。

龍家莊在人跡罕至的高山之間,因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一眼終年不歇的山泉讓村子生生不息,世代繁衍。這裡是南溪河支流氽沱水的發源地,農業學大寨時曾築壩修過水庫。村民有土法造紙的傳統。如今村莊以產業的名義,修通了公路,村民的生活開始了新的變化。

漸變

楊柳池處於五福嶺陡坡之上,是濯水到馬喇那條古道的必經之地和主要尖站,紅三軍挺進大西南由此而過並在此駐留。文革期間,這裡曾建過五七乾校,一批幹部和知識分子被下放這裡,參與改造了這一面山的坡地。乾校隻留下一段殘牆,民居建築也因通了公路而開始換代重建和改變。

1953年-1956年這裡曾設定大寨鄉,後改大寨大隊,再後來,這裡又改名小寨。“農業學大寨”時這裡比學昔陽大寨,改田改土,是全國先進典型,盲人馬明義曾作為村民代表在人民大會堂作過報告。如今,村子裡小洋樓一年一年地多了起來,老人們說不捨得看著這一坡的木樓這樣子消失。

位於八面山南坡山脊的楊家坪是一個苗寨,雖然臨近城區,卻是一個極具傳統特色的村落。剛通的泥土公路崎嶇坎坷,如遇山洪猛漲,出行極為不便,或許這正是這裡保留傳統建築形態的主要原因。環繞村寨的兩條山溪清澈見底,峽谷深幽,景色迷人,就距黔江城區最近的世外桃源。

“南溪二面坡,男女老少會唱歌”,南溪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溪號子的傳承地。這裡曾因兩座大山的阻隔而極度封閉,但又因山水田原豐美富饒,讓這裡的百姓世代衣食無憂,自給自足,宛如世外桃源。胡家堡是南溪溝規模較大的寨子,民居建築形式也開始變化。

黃家寨子西北接湖北利川,是原新民鄉集市所在地。史上這裡沿河兩山均駐軍設營,曾屯兵抗擊白蓮教起義和土司、悍匪襲擾。新民鄉幾度存廢,這個寨子的的發展變化也相對緩慢。老宅裡古舊神龕、匾額、楹聯至今保存,村民們也樂於講述他們的過往。

巨變

杆子嶺清代屬彭水召南鄉,後又歸黔江酸棗鄉。傳統古建築極有特色。居民均為張氏一族,祖上曾有武將,以武為榮,因而村寨被稱為杆子嶺。白石一帶至今仍有“馬鞍山的頂子,杆子嶺的錠子”之說。鬥轉星移,如今的杆子嶺,磚木兩代建築形式並存,表現出時代變遷中特有的換代景象。

櫃子岩因後山懸崖上有多處“懸棺葬”而得名。這裡的土著先民有懸棺葬、二次葬即揀骨葬習俗。李氏“趕蠻奪業”時守下此寨,定居生息。與旁邊大面積的高坪梯田相比,這是是村裡一個相對偏僻、貧瘠的地方,顯得有些安寧。但外出務工的農民較多,掙了錢往往都回來蓋了新房,村落正在快速換代。

處在山灰千梁子西坡山麓的五裡鄉,曾包括今鄰鄂、馬剌二鎮,其鄉治甘溪場如今被稱為程家大院,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因為有保護政策的支持,這裡有名的3棟木構合院建築還算保存完好,其間還有罕見的青花瓷花窗,傳統雕刻也異常精美,匾額、神龕保存完好。

小乾溪曾是灰千梁子山腳馬喇鎮集鎮邊沿最為熱鬧的村子。原曾屬酉陽上際裡、北五鄉、鵝湖鄉。民國時期,這裡的村民組織有南戲班,新中國建立後,一度成立南劇團至上世紀80年代初解散。紅軍曾3次進駐馬喇,賀龍便住過此村。這裡如今已經與集鎮連成了一片,原來的傳統建築群正在快速消逝。

消失

老王壩是黔江青杠舊鄉人口最多的第一大壩。物產豐富,人傑地靈。這裡的靈芝寺縣立高等小學堂培育過不少人才,土家名醫程琪芝、畜牧獸醫學奠基人程紹迥、首批留日學子程昌祺等人便是出自這裡。隨著城鎮化進程和工業園區建築發展的推進,這裡的傳統村落正在向城鎮化演變。

高爐村是灰千梁子國有林場區內唯一一村,原有高爐洞、喜樂坪、插旗壩等自然村落,曾是冉氏、何氏土酋對壘征戰之地,張姓“平蠻”到此世居而繁衍生息。由於高寒環境的原因,近年來,村民們陸續搬離,如今最熱鬧之處也不過數家。這樣的高山密林孤莊,即使是走向消失,也應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傳承

板夾溪是黔江庚戌農民起義故地,村民王克民夫婦領兵結束了清王朝在黔江的統製。後來村民龔昌榮任紅軍黔江遊擊隊大隊長,將此作為遊擊隊大本營。這裡曾規建過我國第一個土家族生態博物館,是第一批國家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因沿溪兩岸有十三個集中成片的自然村寨,被稱為土家十三寨。

阿蓬江畔的草圭堂是國家級傳統村落,抗日將領李永端故鄉,酉陽冉氏土司舊衙。曾短暫設定大坪鄉。雖然真正的草圭堂民居群已經隨著時代而改變,其核心古建築群已列入了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部門,得到了有效保護。巨石壘成的城池,雕梁畫棟的房舍,仍然盡顯著當年權力與繁華。

葉家灣也稱葉家大院,也是國家級傳統村落。這裡其實並非一個大院,而是細沙河畔規模巨集大的民居建築群。沿河是中華蚊母的保護基地,有著最清澈透明的溪流。葉家灣如今並無葉姓,以李、何兩姓為主。這裡曾經是何氏、冉氏土司征戰之地,對面山梁的土司界碑尚存。

當地人稱其水機坪,外人多稱此為水車坪,清代至民國均為著名集市。賀龍數次在此買馬,後又帶領紅三軍留宿此地,因而確立為紅軍革命紀念地,山頂那棵皂角樹被稱為紅軍樹。如今,老舊的街巷、石朝門、古戲樓都已消失,民房和公共空間得到統一維修和風貌整改,列入了國家級傳統村落名錄。

羅家堡是緊鄰彭水縣的一個極偏遠傳統苗寨,吊腳樓群依山而建,層層疊疊,錯落有致,顯得非常美觀。如今這裡是重慶市農民新村示範點,獲得了專項資金的補助,保留了傳統的建築形態,民居、路線得到了改善。這樣的村落保護模式讓人們還可以看到它的過去,也可想象它的未來。

重生

中元村在異峰環列的武陵山腰,舊名石塔鋪,明清為黔江以西主要塘鋪、尖站,曾遭唐崖土司大舉進犯。如今這裡的居住形態發生了根本改變,吊腳木樓逐漸被鋼筋水泥所取代,產業轉型,傳統村落呈現出的已然是新農村形象。2017年,評為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阿蓬江流域在遠古時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斑鳩涵一帶有兩河口、刀背田兩大古人類遺址的考古發現。斑鳩涵是阿蓬江上重要渡口和典型漁村。如今,一江兩岸傳統村落都已舊貌換新顏,或進行了風貌改造,或建起了農民新村,雖然看不見它們的歷史遺跡,但仍然保留著打魚的傳統,傳承著他們的漁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