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被家暴之後,ta們為什麼沒有離開?

作者:黃嘉文(倫敦大學學院在讀,心理學科普作者)

幾天前,蔣勁夫的女友,日本模特中浦悠花公開了自己臉部、身體淤青照,隨後蔣勁夫發微博承認家暴。今天起,日本電視台四個節目開始播報中浦悠花遭家暴的事件,她被診斷為重傷。「牙齒被打掉了2顆,嚴重的時候還會用上鎚子」,說明其被反覆家暴的事實。

事情爆出後,蔣勁夫的好友還爆料稱她「媽媽是邪教頭子」,「和另一個女生以及五個男生玩7p」,「找日本黑社會向蔣勁夫勒索一億日元」。許多人為蔣勁夫不平,還有人認為他打得好。

且不論這些爆料的真實性(爆料出來的只是微信聊天記錄截圖和備忘錄),為蔣勁夫不平實際上創造了一種允許甚至鼓勵家暴的社會輿論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只會有更多家暴的悲劇發生。

但本文想要討論的重點是為什麼很多經歷家暴的人,會容忍施暴者一次,多次,甚至長期的暴力。


很多時候,人們選擇容忍家暴

美國在2000年關於親密關係暴力的一項報告顯示,在一生當中,有25%的女性和8%的男性經歷過親密關係暴力。其中,73.3%的女性選擇不報警。

報導繼續研究了不報警的原因,發現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警察不會對施暴者採取什麼行動,並且有61.3%的女性認為警察不會相信自己,這可能是一種習得性無助(learnt helplessness)。

習得性無助基於一個動物實驗,研究的結果是,在經歷了不可控的折磨之後,狗會失去反抗的動力,無法逃脫一個本可以輕鬆逃脫的折磨。這個現象在人類身上也很常見。或許,在反覆的無效反抗後,被家暴者們對改變現狀失去了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有30%左右的人不想要警察和法院的介入 1。


那些不想要警察和法院介入的人在想什麼?

經濟虐待

有研究者提出,經濟虐待(economic abuse)是一種家暴。經濟虐待被定義為施虐者通過干擾伴侶獲得,使用,和保存經濟資源的能力,來控制伴侶的方法。

例如,丈夫通過不讓妻子去工作,剝奪妻子獲得資源的能力,從而使得妻子不得不依賴他 2。有研究表明,經濟原因是被害人留在施暴者身邊的主要原因之一 3。

沉沒成本的因素

她們離不開施暴者,還有可能是因為一種認知偏差。人們常常無法忽略沉沒成本(sunk costs),即已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4。

很多人可能會強迫自己看完一部花錢買的電影,因為怕浪費了買票的錢。而家暴的受害者可能會強迫自己,繼續待在曾經付出過時間,精力,和愛的人身邊,因為怕浪費了這段關係的沉沒成本。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還有人不離開施暴者是因為愛。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原因似乎非常扯淡,畢竟愛和虐待聽起來像是相反的概念。但受害人對加害人的情感,不一定總是負面的。

1973年,一位罪犯在搶Kreditbanken銀行(斯德哥爾摩最大的銀行之一)時,劫持了4個人質,與他們一起待了6天。人質們被解救之後,不僅不願意指證那位罪犯,還攢錢幫他打官司。

這種被害者對加害人產生感情的情況被稱為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或人質情結。這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同理心的濫用,被害人不合適地將自己置於加害人的位置上,同情他們的遭遇,從而產生了正面的感情。

女性的同理心本就較強,面對家暴的人,有可能會產生類似「想要幫你戒掉暴力」的想法。有研究分析了人質和被家暴的女人的遭遇,發現兩者其實是很相似的 5。

總之,受到家暴的人有各種各樣不結束關係的理由。對這些理由更好的理解可以讓我們發展出更好的乾預方案。例如,有研究通過對女性進行理財教育,讓她們經濟獨立,給了她們擺脫經濟虐待的能力。

當然,本文所引用的研究和調查大部分是在美國進行的。在中國,雖然具體的數據可能有所不同,但這些社會和心理的機制還是通用的。

對家暴說不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制度的完善、人們觀念的轉變、社會的支持在其中都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參考文獻

1. Tjaden, P. G., & Thoennes, N. (2000). Extent, nature, and consequence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2. Postmus, J. L., Hoge, G. L., Breckenridge, J., Sharp-Jeffs, N., & Chung, D. (2018). Economic abuse as an invisible form of domestic violence: A multicountry review. Trauma, Violence, & Abuse, 1524838018764160.

3. Stube, M. J., & Barbour, L. S. (1983). The decision to leave an abusive relationship: Economic dependence and psychologic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785-793.

4. Arkes, H. R., & Blumer, C. (1985). The psychology of sunk cos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35(1), 124-140.

5. Graham, D. L., Rawlings, E., & Rimini, N. (1988). Survivors of terror: battered women hostages and the Stockholm syndrome.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