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樣調節座椅,安全又舒適

車輛駕駛看似簡單,其實很多日常當中我們未能注意到的小細節都對車輛的駕駛舒適性甚至安全性產生重要的影響。關於駕駛坐姿可能大多數人都是怎麽坐著舒服怎麽來,甚至有不少人坐進駕駛艙以後對於坐姿的調整毫無頭緒,一頓調整後仍然覺得別扭,草草了事便上了路。

其實,不正確的駕駛坐姿會影響駕駛員對車輛控制的穩定性、舒適性甚至埋下一定的安全隱患。正確的駕駛坐姿不僅能夠預防事故的發生,同時還能加強事故當中對自身的保護,並提高駕駛的舒適性。

一、保證身體與座椅的充分接觸

在進行座椅調節之前,首先需要將身體緊緊擠壓到座椅上,保證臀部以及背部緊貼在座椅上,身體與座椅之間盡量不要出現空隙。這樣有助於避免後背受傷以及提升長時間駕駛時的舒適、穩定性。如果車輛座椅配備腿部支撐、傾斜角度調節等功能的話,主要以與身體更多的接觸和舒適為首要。

二、座椅高度以及座椅靠背的調節:

進入車內首先不要急於調節座椅的前後距離,應先調節座椅高度(如可調)以及靠背角度來為後面的調整打好基礎。

1.座椅高度的調節主要是為了調節視線高度,由此調節對車輛前方範圍的可見度。座椅高度的調節,需要保證眼部高度位於車輛前風擋垂向距離的中心偏上位置(此時大多車型頭頂距車頂之間有五指寬),此時的視野最佳,且能夠保證對車輛前方路況的良好觀察。此時,如果打開遮陽板不應該對視線產生大面積遮擋。

2.座椅靠背的調節並沒有明確的調節依據,主要以舒適為主(角度在100-120度之間),但無論何種角度,長時間的駕駛下都有可能產生腰部的酸痛感,但靠背角度不應該過於傾斜(大於120度)也不應該過於垂直(小於100度),需要保證與背部之間有盡可能大的接觸面積,可以在長時間的駕駛下偶爾切換靠背角度來緩解腰部壓力。3.頭枕的調節同樣重要,不正確的頭枕位置會在發生危險時以更大的衝擊拍打不正確的頭部位置造成傷害。首先,頭枕與頭部的接觸位置應該在相對於眼部高度偏上一些的位置。此外,頭枕與頭部之間的距離要盡可能的貼近,最遠不要超過7厘米(三指寬左右),否則在碰撞時頭枕會對頭部產生嚴重的撞擊,如果頭枕前後距離無法調節,需要盡可能的通過座椅靠背角度來輔助調節。

四、調節座椅前後距離

座椅的前後調節主要是根據車輛踏板位置進行調節的。首先,用右腳完全踩下製動踏板,左腳完全踩下離合器踏板(手動檔車型)或放置於左腳休息踏板上(自動檔車型)。此時,進行座椅前後距離的調整,在完全踩踏踏板的情況下,駕駛員的膝蓋應有一定的彎曲,大約120度為宜。整個調節過程應啟動發動機,否則頻繁踩踏製動踏板可能出現踩不到底的情況,影響調節準確性。1.進行座椅的前後調節時,如果膝蓋幾乎伸直,那麽就說明座椅靠後,需要向前調整;如果膝蓋彎曲太大(接近90度),那就說明座椅靠前,需要向後調整。

2.幾乎完全伸直的腿部(座椅位置過於靠後)會使膝蓋僵直,這不僅影響踩踏製動踏板的靈活性,更增加了踩踏所需的力量,如果發生碰撞,衝擊力會對無法通過彎曲來緩衝的腳部和膝蓋部分造成傷害,此外,震蕩還會直接傳遞到盆骨以及下脊柱,造成連帶傷害。

3.膝蓋部位過度彎曲(座椅位置過於靠前),約100度時,腿部將難以起到製動時對身體的支撐作用,長時間駕駛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引起不適,甚至在碰撞當中,因沒有足夠的支撐力,膝蓋會與前儀表下方產生碰撞,造成一定傷害。

4.兩腿膝蓋之間應保持一定距離,如果車內空間允許,可以將左右膝蓋分別倚靠在一側車門以及中控垂直於地面的面板上,以提供最為舒適的駕駛姿勢

5.當座椅的前後距離調整合適後,應將腳跟放置於地板上來提供行駛中對身體的縱向支撐力,並用腳掌前半部踩踏踏板,然後在腳跟位置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腳尖的移動在不同踏板之間切換。

6.右腳腳跟應更接近製動踏板,因為製動踏板普遍高於油門踏板,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保證踩踏製動踏板時的及時迅速,更能以全腳掌接觸製動踏板保證製動時的穩定線性控制,突發緊急情況時,全腳掌踩下製動踏板時還能為身體提供一定支撐力。

7.如果無需踩踏離合器踏板(或為自動擋車型),左腳應始終放在左腳休息踏板上以提供穩定的身體支撐力,如果發生碰撞能適當減少傷害。

除了座椅以及坐姿的調整,以下這些因素也會對行車安全產生影響,在日常駕駛過程中同樣需要注意!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