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破除論文“SCI至上”,讓學術回歸“初心”

有破更要有立,糾偏“SCI至上”的過頭做法,更重要的還是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資料圖。

文 |羽木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乾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破除論文“SCI至上”提出明確要求。《意見》指出,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SCI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需要規範各類評價工作中SCI論文相關指標的使用,鼓勵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意見》還明確提出,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職稱(職務)評聘的直接依據以及作為人員聘用的前置條件。

SCI 是目前公認的全球最具權威的科技文獻三大檢索系統之一。自上世紀80年代末引入中國後,迅速成為中國科研論文的主流評價標準。它的流行,體現的是中國科研學術研究評價標準與世界的接軌。

不過,凡事過猶不及。經歷三十多年的“普及”,在學術能力和人才評價中,唯“SCI至上”的風氣也愈發明顯。以至於十年前,就有院士直言:唯SCI論文論的標準,已經到了荒唐的地步。

現今,在科研人才招聘、職稱評定,乃至學位資格獲得中,SCI論文幾乎都是標配的“硬杠杠”。雖然標準統一,有利於保障評價效率,也一定程度上壓縮了評價上的模糊空間,但“SCI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也帶來了不少導向上的弊端。

比如,重論文輕教學,重論文輕臨床等現象日益突出。此次疫情暴發期間,個別涉疫情研究的論文發表行為,就引發了相關討論和質疑。科技部此前也下發通知,要求各有關突破項目承擔部門及其科研人員,應把論文寫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把研究成果應用到戰勝疫情中。

另外,由於在各種學術能力評價中,SCI論文都處於“至上”地位,也加劇了“不擇手段”發論文的不良傾向,甚至催生出相關產業鏈,“為論文而論文”的現象突出。由此也導致論文發表數量與真實科研創新能力之間呈現出巨大鴻溝。

綜合看來,“SCI至上”的極端做法,對於學術評價的公正和公平,以及科研創新活力與學術生態,都帶來了傷害。在這一背景下,規範各類評價工作中SCI論文相關指標的使用,破除“SCI至上”的評價慣性,確有必要。

不過,有破更要立。糾偏“SCI至上”的過頭做法,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意見》中也提出了多項要求,如建立健全分類評價體系,針對不同類型的科研工作,提出各自評價的側重點,明確論文在其中的不同權重;優化職稱(職務)評聘辦法等等。

事實上,2015年9月,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中也明確要求,改進人才評價方式,制定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升人才評價的科學性。這次教育部、科技部發文要求破除“SCI至上”,可以說也是改進人才評價方式的一部分。接下來,相應的人才評價體系改革和完善,還應該進一步加速。

同時,也要對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未雨綢繆”。如《意見》就要求改進學科和學校評估,在評估中要突出創新質量和貢獻,審慎選用量化指標。而量化考核弱化後,如何有效保障評選的公平、公正,也必須有科學審視。

需要指出的是,破除論文“SCI至上”,不是說SCI指標不再重要了,更不是要脫離國際公認的學術評價標準。需要告別的應是“唯SCI”的評價體系,而不是“SCI”本身。因此,只有合理把握其中的界限,才能真正“趨利避害”,以科學方式校準科研和學術指揮棒,實現“淨化學術風氣,優化學術生態”的改革初衷。

□羽木(媒體人)

編輯:胡博陽 實習生:張曉雨 校對:翟永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