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央行謹慎降準難解渴 貨基分流加大銀行“失血”速度

  資金面緊張 國債逆回購利率飆升

  在央行4月17日宣布降準置換中期借貸便利(MLF)後,市場資金面反而持續緊張,4月24日1天期隔夜國債逆回購盤中一度升破10%,2-7天期品種利率均維持在6%以上,多家銀行大額存單利率也在近期“加價”。所有的表現都指向一個根源:銀行缺錢。業內人士認為,資金面緊張情況未來可能會得到緩解,但真正有效的方式還需要等待資管新規落地,推動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

  謹慎降準難解渴

  “降準”已經愈發不是“漫溉全市場”的一個代名詞,央行近一年來的兩次降準釋放的資金都明顯定向和精準化。繼1月央行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後,4月17日,央行宣布從4月2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製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本次降準1個百分點的幅度高於以往經常採用的0.5個百分點,但在降準消息公布後的幾天內,市場利率卻反常地一路走高。至4月23日的4個工作日內,上交所國債逆回購利率持續飆升,其中1天期隔夜國債逆回購(CG001)漲幅超過40%,並在4月23日和24日兩度升破10%,隨後小幅回落,4月24日收於8.93%。2-7天期品種利率4月24日收盤也均維持在6%以上。

  與此同時,多家銀行大額存單利率悄然上升。4月24日,北京商報記者分別從建行、農行和浦發銀行網點人員處證實,最新發行的大額存單利率較此前進一步“加價”,農行部分期限大額存單利率在基準利率上上浮42%,建行最高上浮45%,浦發最高上浮達50%,均超出此前上浮40%的上限。

  貨基分流加大銀行“失血”速度

  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本輪資金面緊張的直接觸發原因是4月繳稅期因素,加上降準並非馬上實施,而是公布後一周才落地,因此“遠水解不了近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準央行進行了精準的安排,在釋放的1.3兆元資金中,9000億元用於償還MLF借款,另外4000億元將對衝稅期。也就是說,並沒有過度富裕的資金流向市場。

  但這不足以完全解釋本輪銀行吃緊。在聯訊證券首席巨集觀研究員李奇霖看來,主要問題還是出在資金需求端,即金融機構的加杠杆行為帶動的融資需求。事實上,在一季度貨幣持續寬鬆之時,就有分析人士提出,要警惕金融機構加杠杆行為重現。

  銀行的“失血”也一定程度上來自其他金融產品的分流。李奇霖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進一步表示,從部分銀行上調大額存單利率的動作來看,主要是因為管制利率太低了,存款留不住。

  “市場中貨基比較多,收益也比較高,包括很多資管類產品都是這樣,所以銀行出現了攬儲壓力,上市銀行的存款新增規模都不算給力,有的銀行甚至出現負增長。因此銀行必須想辦法攬儲,作為攬儲手段之一的結構化存款在今年一季度出現明顯增長,第二個攬儲手段就是大額存單。”李奇霖表示。

  以貨幣基金中的“巨無霸”餘額寶為例,雖今年一季度規模增長較往年同期放緩,但體量已經將部分銀行甩在身後。以2017年末的數據來看,餘額寶規模達15798.33億元,有的股份製銀行個人存款規模還不及它的一半,有著“零售之王”稱號的招商銀行2017年末零售存款規模也未突破兆關口,為9722.91億元。

  緊張局面有望緩解

  資金面能否“雨過天晴”?天風證券固收孫彬彬團隊認為,4月繳稅因素影響即將過去,4月25日降準操作將實施,即使考慮本周有5200億元逆回購資金到期,也可預期資金面將告別緊張狀態。5月預期資金面也將相對平穩,央行將注銷掉的9000億元MLF很可能是5月、6月兩個月的到期量,5月整體處於到期量較低狀態。雖然5月稅期因素可能會給資金面帶來一定壓力,但這些因素帶來的衝擊預計將小於4月。

  不過類似的資金緊張情況還會在未來某些時點重現,李奇霖認為,除非資管新規頒布後,理財產品都變成淨值型,然後存款利率上限放開,這樣才可能令資金面真正有所緩解。因為淨值化轉型後,產品就不再是無風險收益率,而是有風險的產品,利率放開就不會像之前有那麽大的衝擊了。

  放開存款利率也被視為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最後一步。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在當前“嚴監管”和巨集觀審慎框架得到完善、打破剛性兌付取得重大進展的情況下,正是我國金融市場改革推進利率市場化的良好“視窗期”。不過利率市場化推進也不會一步到位,更可能的方式是“先大額後小額”、“先定期後活期”,最終使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降低金融配置的摩擦阻力和扭曲程度,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北京商報記者 程維妙 張弛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