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百年很長嗎》將映 紀錄片用什麽撬動市場?

《一百年很長嗎》定檔海報


1905電影網訊 近日,又名“舌尖上的世界”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一經上線就成為網絡爆點。“人間不值得,但美食值得”,“視覺效果拔群,味覺更是折磨”,這部讓全國人民流口水的“美食探索紀錄片”目前才播出3集,在平台的觀看量就已經突破3億。回溯2012年在央視上線的《舌尖上的中國》,可以說,陳曉卿和其團隊用一個與以往紀錄片不同的視角與極具吸引力的素材,在國內掀起了一股“紀錄片複興”。不僅在電視銀屏,還是在院線銀幕上,紀錄片的數量和品質都在攀升。今年,曾經拍攝《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導演蕭寒,將帶著他的紀錄片新作《一百年很長嗎》登陸全國院線,影片將於12月1日上映。


電影主角之一阿合特

 

從自然風光到人文情懷,紀錄片是一塊大寶藏!


在《舌尖上的中國》之前,觀眾對紀錄片的印象似乎停滯在自然風光、歷史揭秘、人物傳記或動物世界上,“獵奇”是觀眾收看紀錄片的主要目的。而2012年上線的《舌尖上的中國》似乎找到了國產紀錄片的一個突破口——美食,不僅是中國人民賴以生存的必需品,更是中華文化孕育五千年的寶藏。“獵奇”之外,每一個觀眾都能從片中紀錄的美食裡找到與自我生活的關聯,關於童年關於故鄉的記憶。隨後湧現的《尋味順德》《我在故宮修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延續挖掘中華文化中的“味道”、“手藝”和“物件”,讓觀眾收獲獵奇的感受之外,也與觀眾產生著更為個人化的親密聯繫。


老爺子阿合特


從這個角度來說,2016年的《我在故宮修文物》會和《舌尖上的中國》一樣成為“網紅”爆款,毫不意外。片中的幾位文物修複師,原本在紅牆內默默無名;但卻因為他們,故宮的鍾表、書畫、青銅器、陶瓷、織繡等本無生命的“物件”都活了起來。司機們的一句“擇一事,終一生”,成為了當下許多迷茫前行的年輕觀眾的指路燈塔。人文氣息,個人理想與抉擇,沉靜自如的生活態度,讓原本隻屬於故宮的這些文物,走進了每位觀眾的心中。


廣東90後打工小夥黃忠堅

 

從故宮的“廟宇”到生活的“江湖”,紀錄片的春天來了嗎?


《我在故宮修文物》《風味人間》在小銀幕、在網絡上引發的熱度,《二十二》《岡仁波齊》在院線收獲的不錯口碑與關注,讓許多人都覺得“紀錄片的春天來了”。但現實似乎與想象有出入,去年全年,共有12部中外紀錄片在國內院線上映,其中7部國產紀錄片佔紀錄片總票房的98%,但數額不過2億元人民幣,而最新的超級英雄電影《毒液》在中國上映首日就收獲了2億2000餘萬票房。關於“紀錄片的春天”這個說法,導演蕭寒也表示,“只有身處其中的創作者,才能體會這個行業的各種滋味。”


黃忠堅


和文物修複師這個特殊職業的“獵奇”包裝不同,蕭寒此次的新作《一百年很長嗎》,焦點對準的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如果說《我在故宮修文物》是關於“廟宇”的文化,那麽《一百年很長嗎》講述了生活的“江湖”。“我們用了大概兩年多的時間去籌備,想要去探尋生活中那些與手藝糾纏一生的人,他們是怎麽活著的,手藝是否給予他們生活的力量。但在拍攝過程中我發現,手藝不等同於他們的人生,手藝背後是一個個普通的人、平凡的人”。在歷時2年拍攝的100多位人物的素材中,蕭寒選擇了兩個極具戲劇性和代表性的人物成為了電影的主人公——廣東佛山的90後打工小夥黃忠堅,和新疆阿勒泰地區的老爺子阿合特。


 “他們所經歷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關於夢想、關於愛情、關於家庭的困惑,而他們面對生活所散發出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精神,沒有任何表演成分,又能感染我們去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去找尋自己生活的支點”。這是一部獻給你我、獻給每一個用力活著的普通人的真誠之作,12月1日年末上映,值得大家的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