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尊720公斤重的南宋圓雕精品,是大足石刻的鎮館之寶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董攀

剛剛過去的周末,淅淅瀝瀝的大雨也沒有澆滅蓉城觀眾的看展熱情。“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特展在金沙開展以來,源源不斷的觀眾慕名而來,圍觀大足石刻獨特的美學內涵。

這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和兩地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背景下誕生的首個展覽成果,也是兩個世界級文化遺產的首次牽手。90余件(套)精美的石刻藝術品,讓蓉城觀眾見識到“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最後一座豐碑”的魅力。

記者在金沙採訪時了解到,此次展覽是大足石刻研究院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展,釋迦牟尼佛像、香爐、觀音像等鎮館之寶更是首次來到成都。其中,最重量級的展品——南宋時期釋迦牟尼佛像,陳列在展廳一進門的位置。造像重達720公斤,重量與一頭成年的棕熊體重相當,是難得一見的大足石刻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釋迦牟尼佛像坐在蓮台之上,眼簾低垂,身體微微前傾,在傾聽與沉思中,帶領觀眾徐徐探尋大足石刻歷經千年的發現與傳承之旅。

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以來,雲岡、龍門、麥積山等石窟造像用精絕的技藝描摹出各種樣貌、姿態的釋迦牟尼佛。而大足石刻作為“世界石窟藝術史上的最後一座豐碑”,則充分吸收本土儒、道思想,讓佛像充滿世俗的“人情味”。

這件釋迦牟尼雕像衣袂翩翩,面容柔和,與普通中國人的形態面像已然相差無幾。佛像身軀微微前傾,低低地垂下眼簾,既專注於自己的內心世界,充滿內省精神,又關注著芸芸眾生,飽含悲天憫人的慈悲精神;佛像衣飾線紋疏密有致,流暢生動,如絹似綢,輕敷在蓮台上,極有質感,體現了極高的雕刻技藝水準,是宋代佛像的典範之作,也是大足石刻南宋時期不可多得的圓雕造像精品。

金沙講解員陰維佳告訴記者,這尊的釋迦牟尼佛像原存於寶頂小佛灣內,是國家一級文物。它是寶頂石刻建造者趙智鳳最早創作的一個作品,而這尊佛像也是趙智鳳當時修行觀想的一個示範。“如此精美的佛像圓雕作品,不僅彰顯出當時極高的石雕工藝水準,更為值得一提的是,佛像所呈現出的雕刻風格獨具時代特色,這也是這尊釋迦牟尼佛像有異於其他同類型作品之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