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明星賽第一次這麽好看,這才是籃球該有的樣子

比賽結束的第一時間,我在騰訊體育社區發了這麽一個帖子,標題叫《感謝科比!近十年最好看的一屆NBA全明星賽!》,內容如下:

“最後這幾分鐘,看得手心出汗、心髒狂跳、腎上腺素猛增,有沒有?!!

好久沒看到全明星比賽這麽動真格了,說到底,比賽還是真打才好看!

老詹傳球助攻,濃眉罰球絕殺……在這場向科比致敬的比賽中,湖人雙人組殺死比賽,冥冥中自有天意!

第一屆科比MVP獎杯給了小卡,希望小卡這一代球星能夠把曼巴精神傳承下去!

Mamba Never Out!”

後來我覺得,“近十年”的說法還有點太保守了,也許應該換成“將近20年來”最精彩的一次。

印象中上一次看到這麽精彩的全明星賽,還是2003年,喬丹的最後一屆全明星賽。比賽最後5秒,喬丹使出招牌式的轉身後仰跳投,在馬裡昂的嚴防死守下命中準絕殺,但隨後科比疑似“故意”三罰兩中,讓比賽進入加時,最終西部明星隊雙加時獲勝——那已經是17年前的往事了。

再往前追溯兩年,2001年全明星賽,艾佛森、馬布裡率隊上演22分大逆轉——距今已經將近20年。

再往前追溯三年,1998年全明星賽,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科比公開挑戰喬丹,兩人在比賽中針鋒相對、相持不下,好像一個絕世高手在跟自己的影子作戰,那是我對科比“初戀”般的體驗——距今已經22年了。

今天的比賽為什麽好看?很簡單,因為它終於不再只是一場秀,而是一場真刀真槍、動真格的比賽。特別是到了要上分的第四節,從頭到尾,全程毫無尿點。

這只是一場全明星比賽,不贏房子不贏地,但參與比賽的這兩支球隊,今天都卯足了勁要爭一口氣。因為人人都知道,這場比賽意義非凡。

今天,人人都為科比和吉安娜而戰。為了科比,人人都必須全力以赴。所謂曼巴精神,就是要盡全力挑戰極限,逼出你最好的自己。

這印證了我一直以來的觀點:籃球比賽,始終要真打才好看。哪怕是“活塞vs馬刺”這種歷史級別的防守大戰,也遠比堆砌一堆明星卻隻秀花拳繡腿要好看得多。

說心裡話,我雖然是個以報導籃球為生的職業體育媒體人,但早已經受夠了前幾年動輒直奔200分而去的“全明星花式投籃大賽”。如果不是因為工作需要,我完全沒有欲望看這樣的比賽。

在翻譯《科比自傳:曼巴精神》這本書的過程中,編輯李軼武老師曾經跟我探討過封面上一句“How I Play”的翻譯,在“我的打球之道”和“我的比賽之道”之間猶豫不決。我堅決主張使用“比賽”而不是“打球”,因為在我看來,籃球對科比來說是一種神聖之物,“比賽”這兩個字的嚴肅程度,要遠勝於“打球”。“打球”更像是一種工作,或者一個“愛好”,而“比賽”則是一種藝術,一種信仰。

科比對籃球的態度,自始至終都是專注、投入、謙卑、虔誠、敬畏的,他把每一場比賽都當做自己最後一場比賽來打,永遠推動自己去挑戰卓越,每一天的目標都是 beat yesterday 。在他生前最後一條短信中,他還在告誡棒球隊的孩子們要“把每次擊球都當成最後一次”。

科比曾在一個採訪中說,當他發現有人在訓練時吊兒郎當,他就會看不起這樣的人,並且會主動遠離這種人,“因為跟這種人在一起會拉低你自己的 level ”。

美國籃球圈流行一句話:“籃球其實很簡單,它又不是什麽火箭科技。”說得沒錯,籃球原本很簡單,無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你不忘初心,將最好的自己奉獻給它,它也會給你最大的回報——無論這回報是在球場內,還是在球場外。

所以,當我知道NBA聯盟要把全明星MVP獎杯命名為“科比-布萊恩特杯”時,第一時間的反應其實是拒絕的。

我知道,NBA聯盟的這個舉措有著最大的善意,全明星MVP相當於“星中之星”,地位相當尊貴,而科比又曾先後4次捧起這座獎杯,他與這座獎杯有著不解之緣。

但我不覺得一座“全明星MVP”獎杯就足夠定義“科比-布萊恩特”這個名字,而且“全明星賽”這種徒有花哨外表而全無實質意義的比賽,看上去跟全力挑戰極限的“曼巴精神”是那麽的格格不入。

科比早期曾有個外號叫 showboat ,字面意思是一種載有藝人盛裝表演的演藝船,實際意義則是指那些愛賣弄的人,俗稱“騷包”、“裝x狂”。奧尼爾送給科比這個外號,其實就是在諷刺科比熱衷個人表演、罔顧全隊打法。可想而知,科比自己從來都沒有喜歡過這個外號。

提到科比,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起他驚世駭俗的單場81分,或者退役之戰的單場60分,但科比自己從來不覺得這兩件事有什麽大不了。拿下81分之後不久,他很快把球衣號碼從8號換成了24號,理由是“一天有24小時,一次進攻有24秒,每個小時,每一秒,都要全力以赴”,通過號碼的轉換來激勵自己向更高目標發起衝擊,所以他最終完成單飛之後的兩連冠,徹底奠定歷史地位。退役之後,他也迅速轉換身份,在所有作品的個人介紹中都強調自己是一個“storyteller”和“CEO”,只是“以前曾經當過球員,拿過5個總冠軍”而已。

科比在乎的,始終都是嚴肅、崇高、偉大的成就。僅僅只是花拳繡腿、花團錦簇、花裡胡哨,他是斷然看不上的。在他的《曼巴精神》中,他這麽說過——“除了冠軍,別無他求。”

這是一個從拿起籃球的第一刻起就立志成為“史上最佳”的球員,是勤奮程度空前絕後的追夢人,是無論做什麽事都全神貫注、做什麽事都力求完美的實乾家。哪怕是在退役之後,這個人也沒有停止前進。他創辦了一間名為“Granity Studio”的工作室,Granity這個字,實際上就是 Greater than Infinity (超越無限)組合而成,從中不難看出他的目標究竟有多宏偉壯大。

所以,我曾經一度覺得,NBA聯盟把“全明星MVP”獎杯命名為“科比-布萊恩特杯”,反倒是矮化了“科比”這個名字。“科比”這兩個字,遠遠不只代表著“星光璀璨、魅力四射”,還代表著“全力以赴、超越極限”,那是一種永不言敗的進取,一種永不停歇的探索。唯有那些不忘初心、不會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拚搏者們,才配得上這份榮譽。

謝天謝地,NBA除了把全明星賽MVP獎杯命名為“科比-布萊恩特杯”,他們還一並修改了比賽規則,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全明星賽中真正引入了競爭機制。所以,我們才看到,體力接近透支的老詹在最後時刻拚到腳步踉蹌,球風樸實無華的洛瑞一次又一次舍身製造進攻犯規,濃眉在籃下搶位不惜把自己摔出底線,兩隊最後一節的整體命中率低到僅有35.6%……

總而言之,正因為NBA聯盟做了這樣的規則改動,我們才看到了如此精彩的一屆全明星賽。這樣的一屆全明星賽,才對得起“向科比致敬”這樣的偉大使命。

第四節劍拔弩張的那些回合,我一邊看著雙方你來我往,一邊在腦海中不斷回想著這些畫面:

2012年全明星賽,韋德用一記凶狠犯規打得科比鼻血直流,兩人當場頂牛,差一點打了起來。——像極了今天為了一次關鍵犯規,急到跳腳以至於要圍攻裁判的34歲老保羅。

有一年全明星賽,詹姆士關鍵時刻又一次選擇了傳球,科比衝著他一通垃圾話:“投啊!怕什麽呢?”——像極了今天最後幾秒鐘,哈登放棄近在咫尺的上籃之後,詹姆士恨鐵不成鋼的那番喊話。

2016年全明星賽,科比的最後一屆,老詹單防科比,雙手猛拍地板,示意科比放馬過來——像極了1998年主動找喬丹單挑的科比自己。

看著看著,我仿佛覺得,科比好像也在場上,他並沒有離開我們。

說到底,這才是籃球本該有的樣子。嘻嘻哈哈,一團和氣,你儂我儂,皆大歡喜——那是小朋友過家家,那不是籃球。

籃球,是真男人的運動。

比賽開打前,字母哥曾找詹姆士商量,究竟怎麽做才能在全明星賽上更好地致敬科比。詹姆士回答他最簡單的幾個字:“認真打好比賽就夠了。”

科比的“曼巴精神”,看來年近35歲的老詹已經參透了。再往後,“曼巴精神”的星星之火,還要靠萊昂納德這一代球員繼續去發揚光大。比賽總會獎勵那些真正專注、真正心無旁騖的競爭者,由“人狠話不多”的萊昂納德捧起第一座“科比-布萊恩特獎杯”,或許是最好的安排。

我喜歡萊昂納德在賽後分享的這個小故事:

“科比曾問我,一場比賽最多出手過多少次,我說大概19次左右吧。他說,你知道我最多一場比賽出手過多少次嗎?47次!”

科比未必一定要萊昂納德像他那樣瘋狂出手,他只是在鼓勵這個後輩挑戰自己所不擅長的事情。就像他挑戰字母哥“去成為MVP”,挑戰沃爾“入選最佳防守陣容”,挑戰小托馬斯“打進聯盟最佳陣容第一隊”等等,他總是期待年輕一代運動員能夠突破自身極限,比自己走得更遠。

Greater than Infinity(超越無限) ,從優秀到卓越,比“好”還要“更好”,這才是真正的“曼巴精神”。

籃球最本真的樣子,大概就是像今天這樣。再一次謝謝你,科比。

也感謝NBA聯盟,因為這座獎杯的存在,讓我們從今以後每一年的2月,都能用一場盛會,一起來想念科比。想念若還在,他就還在。

Mamba Never Out!

(本文首發於騰訊體育企鵝號“阿魚說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