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精神病患者一定要靜養嗎?

動動也許更好~

作者丨江曉

指導老師封敏建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

來源丨醫學界精神病學頻道

在臨床中,許多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屬常存在這樣一個觀點,認為孩子得了這種病,就需要靜養,避免周圍人和事物造成二次傷害,期盼孩子的病情能夠趨於穩定,甚至好轉。

一些家長還付之於行動,儘可能地去營造這樣的氛圍——把孩子放家裡照看,減少外人的探訪,不讓其做家務,允許玩手機,或者帶其去一些比較安靜的地方散心.....

但是,精神病患者一定要靜養嗎?

其實未必。近日來自《柳葉刀》的一項研究就告訴我們,對於抑鬱、壓力等精神問題來說,無論選擇何種運動,鍛煉永遠比不鍛煉好

美國精神病方面的心理醫生康諾也曾談到:「運動是情緒的氧化劑。運動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各種身體以及心理的疾病,同樣運動也可以幫助治療精神疾病」。

▼▼▼

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促進精神疾病的恢復
1 減輕藥物的副作用

大多數精神疾病的治療通常以藥物治療為主,相對其他方式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來說,藥物治療的效果來得快、更顯著。

但俗話說「是葯三分毒」,藥物起效明顯的同時,還需要面對這些藥物帶來的不良反應。通常抗精神病藥物在控制精神癥狀的同時也會導致人體神經系統受到抑製、內分泌系統紊亂,出現月經不調、體重增加,以及便秘等一些不良反應。

而運動就是一劑良好的解藥,適量運動,可以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調節身體內分泌機制,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加速腸道的蠕動,預防便秘;此外,通過運動,使體內的脂肪燃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體重增加帶來的健康風險。

2 加速藥物代謝

大多數抗精神病藥物的半衰期比較長,長達十幾個小時,適量的運動可以加速藥物在體內的分解與被吸收,使藥物在一定時間內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對於超劑量用藥的患者來說,藥物長時間在體內殘留,會使身體的肝腎功能負荷增加,引起肝腎功能的損傷,那這就是對身體的二次傷害了。通過運動來加速藥物的代謝,減少藥物在體內的殘留時間,在一定程度上能減輕藥物對身體機能的損害。

3 改善社會功能和認知

相信許多朋友都有注意到,許多精神病患者在治療前中後期都會出現情緒低落、興趣下降、意志功能減退的癥狀和表現,患者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與他人交流,胡思亂想,漸漸地出現社會功能減退或喪失。

而運動能夠陶冶情操,充分發揮患者對於事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在這個融洽的氛圍裡,調節患者的緊張情緒,改善患者生理和心理的狀態,提高患者對事物的興趣,增強意志活動,從而達到社會功能和認知的改善。

4 改善睡眠,提高睡眠品質

許多情感障礙以及神經症的患者,常出現晚上睡不著、睡眠品質不好的情況。

有規律、適量的運動,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睡眠品質,使患者晚上更容易入睡,睡得更深,減少晚上胡思亂想的時間,保證第二天日常活動的機能需求,甚至能很大程度上使病情得到緩解、好轉。

5 緩解精神癥狀

無論是精神病患者還是我們正常人在運動後心情會變得很舒暢,因為運動一段時間後,體內會產生一種叫內啡肽的物質,可以讓精神病患者產生愉悅感,保持一個快樂的狀態,使患者對精神緊張和有害刺激的忍受力加強。

此外運動也是一種發泄的方式,患者可以將不良情緒藉由運動的方式得以發泄,轉移焦點,避免過度專註於目前的煩惱。

▼▼▼

那麼如何去運動?

1循序漸進,穩紮穩打

如果直接讓患者從完全靜止的生活直接進入馬拉松式的訓練生活,相信大部分患者會感到痛苦且難以做到,進而放棄運動。所以應該逐漸地帶領患者進入運動的軌道,時間由短到長,強度由弱到強,以患者耐受的時間為準,一步一個腳印的進行著,效果就會好很多。

2選擇喜歡的運動,提高興趣

很多患者覺得運動就是一項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並沒有很大的耐心去進行,不管家屬怎麼說,就是不肯去運動。其實,運動有很多選擇性,比如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等,試著嘗試不同類型的運動,直到找到患者自己喜歡的類型,並堅持下去。

跟朋友或者家人一起運動

對於精神病患者而言,意志活動減退,興趣低下,堅持做單獨的身體運動會很困難,這就使得患者容易選擇放棄,但如果跟朋友家人去進行有計劃的運動,那麼患者就會有一種責任感與參與感,也會對運動更加積極。

運動對於精神病患者來說,可以算是不可或少的一種輔助手段,雖然運動不會像藥物治療那樣效果及時,但是運動給精神疾病的治療帶來的是長期的緩解作用,有針對性的運動,對疾病的治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Chekroud SR,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 in 1·2 million individuals in the USAbetween 2011 and 2015: a cross-sectional study.Lancet Psychiatry. 2018 Aug 8.doi: 10.1016/S2215-0366(18)30227-X.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