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帶娃時不是挨罵就是挨訓,當爹的還有出路嗎?

作者:遊識猷

果殼主筆

美國的一個新調查發現,爸爸們感覺自己常常因為帶娃方式而受到批評,給孩子吃什麽、玩什麽、怎麽玩,都會成為挨罵的原因。

67%的爸爸因為對孩子的管教而受到批評。孩子應該遵守哪些規則,違反規則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問題上,父母往往會出現分歧和爭吵。

43%的爸爸因為“你給娃吃的那是啥玩意”而受到批評,吃的東西營養不、是不是垃圾食品、有沒有危險,等等。

32%的爸爸因為不夠關注孩子,比如“你陪孩子時能不能放下手機”而受到批評。

32%的爸爸因為和娃玩的時候太粗魯太暴力而受到批評。

其他的批評原因還包括孩子的睡眠(24%)、外表(23%)和安全(19%),大概就是“怎麽還不讓娃睡”、“天呐還能再髒點不”、“快住手!這 會死人的!”

批評來源多種多樣,最多的就是來自媽媽(44%),其次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24%),第三位是來自爸爸自己的朋友(9%)。

90%的爸爸認為,絕大多數爸爸都能很好地照顧孩子,只是其他成年人不理解爸爸照顧孩子的方式。比如10%的爸爸曾經在公共場所被陌生人評判帶娃的方式,“哇你怎麽這麽做”。5%的爸爸發現專業人士對他們態度微妙,老師認為爸爸不了解孩子的行為和需求,醫護人員認為爸爸不了解孩子的健康狀況。

受到批評後,49%的爸爸會改變自己的育兒方式,40%的爸爸會去收集更多信息資料。

但也有很多爸爸覺得受到了“爸爸羞辱”(dad shamed)。

43%的爸爸覺得,那些批評是不公平的。28%的爸爸覺得,批評削弱了自己為人父的自信。還有19%的爸爸覺得,批評讓他們退縮,不願意更多地參與育兒。

可是爸爸們,

真的做得不怎樣啊?

看到這個調查,很多媽媽都感覺好氣——“可是爸爸們做得真的不好啊!不好都不能說嗎?”

的確,很多媽媽在孕期就已經看書、上課、讀科普,儲備好了各種育兒知識,此一步領先、步步領先。

而很多爸爸則遲遲沒有進入角色,拖拖拉拉地什麽準備都沒做好,真正上手時就雞飛狗跳、人仰馬翻。

眼睜睜看著各種狀況,媽媽們真是氣到不行,吐槽自然脫口而出。

對爸爸的很多批評,固然是事出有因。然而有些做法,也確實把爸爸“推”得更遠離育兒了一些。心理學家給這種情況起了個名字,叫“固守母職”(maternal gatekeeping),形容媽媽就像守門員一樣守著孩子

媽媽們大都希望爸爸能更多地參與帶娃,卻沒有意識到“固守母職”對爸爸們的影響。媽媽可以選擇“打開大門”,也可以選擇“關上大門”——限制爸爸與孩子的互動,不肯協商,獨自做關於孩子的決定(日程安排、生活選擇等) ,不願放棄照顧孩子的責任,在爸爸帶娃時把他趕開自己接手,在爸爸帶娃時處處細節都要指示,乃至直接開嘲諷、批評,以及更微妙的白眼、歎氣和搖頭。

這些輕視和批評可能會削弱爸爸的信心,讓爸爸覺得“孩子沒我照顧也一樣,沒準還更好”。很多爸爸還會覺得自己從平等的家長被降級為了“帶娃助手”,覺得自己的意見不受重視,無法按照自己的偏好來帶娃——這些都會引發怨恨與憤怒。

爸爸們本來就在育兒上缺乏信心,想要尋求他們心目中的育兒專家——也就是媽媽的認可。當媽媽不斷批評或者乾脆接手時,爸爸們對自己的“育兒能力”評價就越來越低。久而久之,他們認為育兒是一項“自己不適合/不勝任”的任務,只想逃避,根本不想再嘗試了。

另外,批評還會引發衝突,而衝突會讓新手爸爸的產後抑鬱風險上升。爸爸們產後抑鬱的症狀包括,易怒、生悶氣、酗酒、加班,更少向孩子笑,更少與孩子互動玩耍。對於爸爸和孩子的心理健康,這都不是好事。

主持新調查的研究者表示,養育孩子有許多方式。爸爸和媽媽養育方式有分歧很常見。而不同的養育方式,未必會傷害孩子。比如說,爸爸和孩子打鬧時玩的粗暴遊戲(rough-and-tumble play)雖然會讓媽媽心跳快要驟停,但卻很受孩子歡迎,而且可以幫孩子更熟練地使用自己的力量,學習保持平衡,練習攻擊,也練習控制自己的攻擊。

爸爸們堅強起來,

你們可以的!

育兒不是高等數學,並不存在“天生搞不定”這種事。

雖然社會往往傳達“女人天生更擅長育兒”這樣的信息,但實際上,沒有人“天生”就是個熟練的父母,每個人第一次養娃時都會跌跌撞撞手忙腳亂。唯一的區別在於,你是堅持下去熟能生巧,還是找個“我天生不在行”的借口然後永遠逃開。

2014年的一個以色列研究就發現,照顧孩子會改變父母的大腦回路。改變多少,不取決於是男是女,而取決於“花了多長時間照顧孩子”。研究調查了異性戀家庭和兩個爸爸的同性戀家庭。在異性戀家庭裡,女方承擔了主要的育兒工作,因此大腦中的“育兒回路”比男方更活躍。然而在同性戀家庭裡,兩個男人比較平均地承擔了育兒工作,他們大腦“育兒回路”的活躍程度,與異性戀家庭裡的媽媽差不多。男人完全可以擁有一個“育兒大腦”,只要他們願意參與並且不斷練習。

傳統的“爸爸養家,媽媽養娃”模式,其實讓生活和養娃都缺少了一些靈活性。爸爸也可以成為很好的養育者,媽媽也可以成為很好的養家者。

越來越多的研究都顯示,爸爸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爸爸除了是養家者,也可以成為孩子的陪伴者、照料者、保護者和引導者。孩子和越多人建立安全依戀,對孩子的身心發育就越好,而爸爸無疑是建立依戀的最佳人選之一。當父母在育兒上能達成共識、結為盟友時,父母的關係會更好,孩子的壓力會更小,而且孩子更容易發展出良好的人際社交技能。

遇到固守母職的伴侶時,爸爸們也不要就此放棄,而是要記住,對於媽媽來說,“守門”並不容易,也是身心的沉重負擔。有調查稱,“守門媽媽”比其他媽媽每周多花5小時在家務和育兒上。

“守門媽媽”會固守母職,往往是因為被自己的“心魔”所困:有的是受傳統的“女主內”觀念影響太深,只要做得略少,就立刻覺得自己不是稱職好媽媽;有的是對娃太過擔憂,以至於一放手就會焦慮不已;還有人懷抱著有毒的完美主義,對育兒細節產生太多執念,事事親力親為才覺得有控制感……

還有一種惡性循環,媽媽越是覺得爸爸的育兒技術不行,就越是會守門,守門造成爸爸退縮了,更少帶孩子,於是育兒技術更不行,媽媽更執著於“保護孩子免受爸爸的傷害”,於是把門看得就更緊。

媽媽越是焦慮,越是壓力大,就越容易開始“守門”。她在推開你的時刻,其實也是最需要你幫助的時刻。要打破“守門-退縮”的循環,父母雙方需要共同努力,制定一個雙方都覺得分工合理的育兒計劃。假如某個計劃行不通,就找出行不通的具體原因,然後再做修改。讓家庭裡每個人都能開心接受的方案絕對存在,但需要父母堅持溝通,絕不放棄嘗試。記住,在“想讓家裡人都幸福”這點上,爸爸和媽媽的目標與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育兒並不容易,需要同舟共濟。媽媽們,說真的,放手讓爸爸獨自帶孩子吧。只要娃沒有即刻的生命危險,也不會留下什麽永久後遺症,你就把心一橫,眼一閉,無腦吹。實在吹不下去,你就當成沒看到,默默把頭扭向另一邊唄。

社會的態度也需要改變。研究者還建議,大眾傳媒不應再把爸爸描繪成育兒時笨手笨腳的存在。老師和醫護等專業人士們,不應預設爸爸們對育兒不感興趣或者一無所知。鼓勵和支持的氛圍,會讓爸爸們更多地參與到育兒中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