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3歲少女肢解同學,誰孕育了青少年心中的惡魔

作者:劉啟豪

“一名未滿13歲的少女,尚在就讀小學六年級,因不滿同班同學比自己長得漂亮,遂懷恨在心,將其約至自家殺害並肢解。近日,廣西河池市中級人民法院做出終審判決,被告人父母賠償原告各項費用10.8萬元。”

這則駭人聽聞的消息近期在社交平台上流傳開後,河池市中級人民法院很快對其做出了回應。大致意思可總結為:該事件發生於2012年,由警察機構偵查後,交由檢察院決定是否提起公訴,但由於行為人未滿14周歲,檢察院未提起公訴,法院也不能進行刑事審判,隻判決了民事訴訟,微博所配發的照片是假的。

未成年人犯罪在全世界都始終是一個爭議頗多、備受關注的話題,因為其不僅影響到一個國家未來的命運走向,背後更昭示出深層次的社會結構和家庭教育問題。在社會糾紛缺乏有力法律申訴途徑的中國,成長於資訊爆炸時代下的青少年在成人眼中早熟而極端,擁有不可理喻的“犯罪豁免權”,簡直是一座座隨時可能爆發的移動火山。

日本導演岩井俊二的代表作《關於莉莉周的一切》裡,品學兼優的少年星野因同學嫉妒和家庭破裂,在暑假的一次衝繩之旅後性格大變,變得極端且充滿憎恨。他用各種殘忍無端的手段欺凌同學,對象甚至包括曾經的好友蓮見,最後也斷送了自己的生命。

|主角蓮見身處綠色麥田的形象成為經典

影片前半部分的畫面絢麗清新而滿富詩意,CD機、綠色麥田、白色校服襯衫這些元素影響了後來一整代青春文學和電影;可衝繩之旅後,無論是電影的情節或畫面都變得極為壓抑,令人窒息,星野對同學施加的一幕幕暴行上演在觀眾眼前,像過載爆炸的電燈泡一樣刺殺了所有人的內心,青春成了一個華美萬分,卻全無出路的恐怖牢籠。

|星野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另一部極為經典的少年犯罪電影,楊德昌用了四個小時講述乖乖仔小四從全家的驕傲走上犯罪路線的過程,他有一幫講義氣的好友,遇見並愛上了美麗清秀的少女小明,但生活的支柱一根根崩塌,父母在權力的震懾下瑟縮不止,精神上的偶像和燈塔、前黑幫老大哈尼猝死在對頭手下,甚至小明也決絕地離他而去。《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有厚重而穩健的滄桑口吻以及尖銳真實的社會矛盾,小四的崩潰,只是成百上千個少年悲劇青春的一個比喻。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小四和小明

在青少年犯罪學重要論文The Many Faces of Youth Crime中,六位作者(Josine Junger-Tas, D. Enzmann, Martin Killias, Majone Steketee, Beata Gruszczynska, Ineke Marshall)對影響青少年犯罪的五大因素進行了分析,我們簡要總結了其中的三項。

家庭

作者將家庭背景拆分為四個維度,包括父母職業(employment),家庭財富(family affluence),鄰裡關係(neighborhood cohesion)和鄰裡混亂度(neighborhood disorganization)。並且用四個簡單的問題對受訪者進行調查,這些問題是:

1. 是否有一個自己的房間

2. 家裡有沒有汽車和電腦

3. 有沒有手機

4. 父母做什麽工作

|家庭背景四項因素與各項狀態的相關性

最終發現父母職業和家庭財富對未成年犯罪沒有直接的影響,而鄰裡混亂度的影響很大。單親母親和貧困的家庭因為付不起優質社區的房租,只能在混亂的街區裡生活,因此子女的犯罪率較高。他們還發現家庭關係淡薄,父母與孩子聯繫不緊密並不會導致高犯罪率,缺乏管束和支持才是誘使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家庭原因。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蔣獎和許燕的論文《兒童期虐待、父母教養方式與反社會人格的關係》指出,受虐待和忽視的兒童長大後更容易形成反社會人格,這可能是由於生活中具有影響力的他人如父母、養育者常常表現出反社會行為,使得虐待成為一個習得性的行為。

學校

作者設計的調查問卷包含的主要問題有:

1. 你是否留級過?

2. 你是否曾無故曠課一整天?

3. 完成義務教育後你打算做什麽

還讓受訪者對幾個陳述句根據自己心中的認同度進行打分:

1. 如果我不得不搬家的話我會想念自己的學校

2. 我喜歡自己的學校

3. 在我表現良好的時候老師們會注意到並且告訴我

4. 學校裡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包括運動,戲劇和舞蹈)

留級會對學生造成相當大的影響,他們會覺得自己很失敗,對課程缺乏幸去。成績越落後,學生就越不願意計劃自己完成義務教育後的生活。然而,留級和犯罪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相關性,相對的,逃學和犯罪有很強的正相關性,而且幾乎是所有校園因素中相關性最強的。

男生和女生在相關性上沒有明顯的區別,女生相對而言更喜歡上學(75% vs. 68%),和學校的聯繫更緊密(78% vs. 72%)。將兩性區別開的是他們對於義務教育後未來的選擇,女生明顯更傾向於追求更高的教育,而男生傾向於不再上學並開始工作。

作者在結論中特別強調,沉淪在社會底層不應該是一部分個體永遠的命運,結構性的社會不公需要為此承擔責任。學校不應該總是將目光聚焦在提高10%精英學生的表現,而應該更關心那些表現一般的同學,這會激發他們追求更高的教育和專業性成功的動力,從而減少犯罪和暴力的發生。

朋友

大部分青少年第一次犯罪時是12至14歲,這正是他們尋求自主,進行自我認知的青春期,他們想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自己做決定。對獨立的需求意味著父母的影響減弱,學校和朋友的影響則大大增強。

大部分未成年人都有一群一起做事情或閑逛的同伴(77.2%),為了衡量團體在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作者設計了六個問題:

1. 你是否身處於一個同伴團體中?

2. 這個團體存在多久了?

3. 這個團體的人會在公共太空裡度過很多時間嗎?

4. 你的團體是否接受成員做違法的事情?

5. 你團體中的其他人是否做過違法的事情?

6. 你覺得你們的團體是一個幫派(gang)嗎?

只有在六個問題上都給出肯定回答的人才會被認為是幫派成員。調查結果顯示,以同伴為中心(peer-centred,經常和一大群朋友在公共太空玩)的未成年人相比於以家庭為中心的人犯罪率大大增加,未成年人和其朋友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與犯罪率沒有明顯關聯。

一項研究發現,青少年犯罪大部分情況下其實都是一種群體行為。如果青少年的朋友是罪犯,那麽其本人不僅也更可能做出違法行為,這些違法行為還很可能和朋友的作為相同。同處於幫派中時,女生的犯罪率比男生更高。

雖然在青春期父母和子女間的聯繫會減弱,父母的監督和示範作用還是很重要,當父母知道他們的子女在做些什麽,最近都在和誰一起玩時,會大大減輕他們犯罪的欲望。當然,這並不代表處於這種狀態下的子女更快樂。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