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吳三桂為何反對削藩?因為即使他答應,他的部下也不答應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下令撤藩,吳三桂一看康熙帝是來真的,於是馬上起兵造反,至此拉開了三藩之亂的序幕,結局大家也清楚,三藩之亂被康熙帝平定,成為他的功績之一,而吳三桂因為其反覆無常的行為,被人稱之為“三姓家奴”,可謂是遺臭萬年。

那麽吳三桂為什麽要造反呢?

想必有些人很疑惑,認為吳三桂兒子是駙馬,有著這層關係,加之康熙帝也是寬仁之君,不至於對他卸磨殺驢,他要老老實實接受削藩,當個富家翁安心養老不是挺好的嗎。

其實這背後並沒有這麽簡單,吳三桂之所以造反有著多方面原因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到了他那個位置,即使他同意,他的部下也不會同意,還會集體反對,稍有不慎,不用康熙帝動手,他就會死於內亂之中。

先來說說老生常談的原因,吳三桂之所以造反,有著老老實實接受削藩,即使康熙帝是寬仁之君,也不一定百分之百代表他可以得以善終的因素。

即使是千古仁君宋仁宗在位時期,也發生了名將狄青被文官集團打壓之下,下放到偏遠地方,最終鬱鬱而終之事,而宋仁宗之所以沒有力保狄青,也有猜忌他的意思,由此可見君心難測;所以吳三桂即使老老實實接受削藩,也不代表他百分之百可以安享晚年,說不定哪天康熙帝一個不高興,或者是西南統治不安穩,害怕吳三桂利用舊部威脅朝廷,直接將其鏟草除根呢?

其次吳三桂其實野心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他的野心從來不是天下,而是想要成為如同明朝沐氏那般,世守雲南,使吳氏一族成為當地的世襲土皇帝。

為了這個目標,吳三桂可以說是不擇手段,為了表忠心,吳三桂甚至主動要求擒下清廷都已經想要放棄的逃到雲南的永歷帝朱由榔,擒獲以後,為了防止永歷帝被押往北京路上發生什麽變故,更是在雲南昆明將其絞殺,可以說吳三桂如此賣力,就是想要清廷默許他在雲貴一帶的長期統治。

但結果是吳三桂賣力表現了一番,不惜背上絞殺舊主的罵名,與前明徹底切斷關係,清廷還要卸磨殺驢一般撤藩,所以吳三桂自然是不同意,於是就造反了。

當然除卻這些大家老生常談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便是吳三桂的部下肯定不會答應削藩,這些人集體反對的話,吳三桂非要答應的話,那麽風險也是很大的,說不定就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我們來看看吳三桂軍隊的組成,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長期在南方保持半獨立的存在,因為其特殊性,因此李自成、張獻忠的舊部多有投奔吳三桂的,甚至可以說吳三桂統治的地方,已經成為對清廷不滿者和野心家的收容所,成分很複雜,多是桀驁不馴者。

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到了吳三桂這個位置上,雖然看似風光,但是涉及到撤藩放棄權力這種事情上,吳三桂其實選擇的余地很小,因為他的部下多是對清廷不滿者和野心家,他如果放棄了抵抗,那他們怎麽辦呢,所以他們肯定不會答應的,吳三桂如果真的同意撤藩,這些部下,怕是會殺了他,重新立一個反抗清廷的人。

可能有人認為這種說法言過其實了,其實歷史有時候就是這樣,為什麽很多權傾朝野的權臣,尤其是像曹操這種白手起家的特殊權臣,不論他想不想代漢獻帝而取之,下面的人肯定是想讓他取之,因為他這個實際統治者成為皇帝的話,下面的人肯定也會跟著更進一步,如果他一直在丞相位置上徘徊,等於下面的人上進之路也堵死了,所以即使曹操活著的時候沒有取漢獻帝代之,但他死後兒子曹丕馬上順利取漢獻帝代之。

所以很多時候,很多實權人物到了一定位置上雖然大權在握,但在某些事情上,選擇余地很小。同理吳三桂也是如此,即使他同意撤藩,他的部下肯定都不同意,因為吳三桂同意撤藩的話,他們這些不只是沒有了上進之路,連庇護的場所都沒有了,所以這也是吳三桂反對削藩,堅決起兵反清的一個重要原因。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分析,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出來和諧交流,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