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智能投放模式探索起步 投入垃圾返還現金

荔灣區茶滘街汾水花園“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居民在螢幕上選擇垃圾分類後進行掃碼投遞,手機後台上會顯示投遞成功並且出現相應的返現金額。 南都記者 鄒衛 攝

市城管委今年將進一步擴大生活垃圾強製分類覆蓋範圍,在總結首批100個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小區經驗的基礎上,擴大創建到300個小區。

在越秀、荔灣兩個區開展“三化四分類”垃圾分類樣板示範區創建工作,另外在其余九個區選取10條街道作為垃圾分類樣板示範街,探索整街推進經驗。上周,廣州市政府部門召開定期新聞發布會,市城管委通報了今年城市管理政策法規、環境衛生管理等相關工作情況,以及下一階段工作安排。據悉,市城管委接下來工作重點將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強製分類。

●驗收評分

花都越秀黃埔排名前三

據廣州市固體廢棄物處理工作辦公室關於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社區)驗收情況的通報,全市100個第一批創建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社區)分布11區86條街鎮,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花都、番禺、南沙區各10個,從化區和增城區各5個。按照區級自評申報、市級組織審核驗收的方式組織開展。滿分120分(包含基礎分100分和加分20分),並規定了基礎分未達90分者為不合格,總分相同以基礎分高者為先。

經驗收,全市平均總分106.56分,驗收合格率91%。各區得分依次為:花都區(112.4分)、越秀區(112.3分)、黃埔區(109.2分)、海珠區(108.3分)、荔灣區(106.2分)、天河區(106.1分)、番禺區(105.1分)、增城區(103.2分)、南沙區(103.1分)、白雲區(103.1分)、從化區(96.2分)。

驗收排名前十小區,越秀區佔3個

通報顯示,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社區)驗收排名前10名中,越秀區3個、花都區2個、荔灣、天河、黃埔、南沙、增城區各1個。第一名是天河區沙東街的雲龍苑小區(119分),第二名是增城區永寧街的鳳凰城鳳馨苑小區(118分),第三名(並列)是越秀區洪橋街三眼井社區(117分)和黃花崗街區莊社區(117分)。

排名11—50名小區中越秀、海珠、黃埔、花都、番禺區佔比重大。排名51—90名小區中荔灣、天河、白雲、南沙、增城區佔比重大。排名後10名的小區中從化區3個、番禺區2個、海珠、白雲、黃埔、南沙、增城各1個。

有9個驗收不合格的小區(社區),基礎得分均未達90分以上。其中海珠區1個,黃埔區2個,番禺區2個,南沙區1個,增城區1個,從化區3個。

四個重點驗收項目宣傳教育(95 .9%)、設施配置(97%)、分類投放(93.2%)、分類收集(97.4%)得分率高,基礎設施完善,標識指引清晰,分類收運和可回收物便民回收體系運行良好。黨建引領和志願者參與項目得分率達到73%,大部分樣板小區將垃圾分類納入基層黨建之中,建立志願者隊伍,每月開展宣傳、定期開展培訓。基本形成具有“黨員引領、志願者自治、便民回收、垃圾分類收運”四個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樣板小區創建模式。

大部分區街道和社區隻配一名工作人員

今年6月,住建部印發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暫行辦法》中規定,要建立穩定持續的資金投入保障機制。據了解,在創建樣板小區過程中,部分區街的資金多為一次性投入,後期設施維護更換、人員物資和工作開展缺乏經費保障。有持續經費投入的樣板小區經費來源多為區、街道撥付,多元化經費投入模式尚在探索中。大部分區的街道和社區都隻配備一名工作人員負責垃圾分類工作,且基本為兼職,少數區街道、社區仍未配備工作人員。

自2014年廣州市推行“定時定點”為主,“定點不定時”等共存的垃圾分類投放模式以來,取得了明顯成效。南都記者獲悉,此次100個創建小區中,樓道設桶比例為18%,存在消防安全隱患和衛生髒亂問題,樓道設桶模式需要進一步優化。

記者走訪

多個樣板小區均設有生活垃圾定時投放點

南都記者連日走訪黃埔、白雲、荔灣、越秀、天河、海珠等部分樣板小區看到,小區內均設有生活垃圾定時投放點,可投放餐廚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如,越秀區黃花崗街道區莊社區共有5個“定時定點”投放點(分為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兩個垃圾桶)、1個誤時投放點(24小時放置)和有害垃圾投放點;並設立回收站點,采取電話預約回收。區莊社區作為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社區的首批重點社區,居民住戶共1280戶,常住人口5648人,每年產生的分類垃圾共計400噸左右。

但是,南都記者在個別小區發現,居民生活垃圾較多,垃圾桶裡的垃圾非常多,稍微靠近垃圾桶就能聞到一股臭味,而且廚余垃圾居多,在出現滿桶的情況下,部分居民只好選擇扔到其他分類桶或者堆放在垃圾箱下方,影響美觀和分類效率。

●智能回收

智能投放模式仍處在探索起步階段

“智能投放平台存在運行水準參差不齊的情況。智能投放模式目前仍處在探索起步階段,運行可持續性和分類效果還未得到充分檢驗。可行性有待進一步觀察。”南都記者留意到,驗收通報提及,累計覆蓋11個區86條街道161727戶的垃圾分類樣板居住小區(社區),在創建過程中,樣板小區通過建立承諾制度,定期開展可回收物全回收日活動,對家庭產生的可回收物進行售賣回收,大件垃圾預約上門收集,100%的樣板小區設定了可回收物回收點,95%樣板小區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資訊化平台。

如,荔灣區茶滘街汾水花園、天河區沙東街雲龍苑、黃埔區黃埔街黃埔花園運用互聯網和資訊化手段,探索采取智能化、精細化分類投放模式,利用大數據分析促進垃圾分類效果和品質的提升。

變廢為現、實時提現……日前“小黃狗”、“呐吉島”等生活垃圾分類智能回收設備在荔灣區茶滘街汾水花園、天河區沙東街雲龍苑、黃埔區黃埔街黃埔花園等多個小區投放運用,以“互聯網+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來進行生活垃圾分類,便民的同時又大大豐富了垃圾分類回收方式,成為了許多樣板小區的一大特色。

“智能回收設備在驗收打分時不作為基礎分的考核,而是作為亮點納入加分。智能回收設備的投放一方面涉及到成本投入,同時也需要涉及到小區物理太空佔用,所以並不是每個小區都有智能回收設備的配置,因地製宜。”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走訪

設備未能自動識別投放,還需“人工”覆核

不過,記者走訪發現,生活垃圾分類智能回收設備存在設備識別精準度有待完善的情況,無論是目前哪一種智能回收設備,暫未能自動識別投放的垃圾是否正確,需工作人員“人工”覆核,確認投放是否對應至分類的垃圾分類桶。也就是說,假設把報紙或衣物投入到有害物的分類垃圾桶時,設備一樣回收,不能自動識別出投放錯誤這個“動作”,必須要靠工作人員來現場實時指導,避免“錯投”分類垃圾。

對此,“互聯網+垃圾分類回收”業內相關人士解釋,目前智能回收的設備更多的是去引導和教育大家做垃圾分類,若能做到精準識別就沒有讓大家自己來分類的必要了。

●樣板小區

天河區沙東街雲龍苑&黃埔區黃埔花園 “呐吉島”生活垃圾分類智能投放系統

投入垃圾返還資金,居民使用積極性高

今年上半年,雲龍苑小區回收餐廚垃圾21.89噸,比2016年增長76.25%;可回收物31.02噸,比2016年增長33.76%;有害垃圾0 .01噸,比2016年增長31.88%。

小區“呐吉島”生活垃圾分類智能投放系統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該設備主要收集可回收垃圾,分類十分詳細。有衣物、泡沫、塑膠袋、玻璃、有害物、鐵製品、書籍、紙皮分類垃圾桶。垃圾箱後方有一個巨大的螢幕,循環播放垃圾分類宣傳影片,左邊張貼有操作方法。

按照設備操作方法南都記者現場進行體驗。先掃碼關注平台公眾號,注冊账號,填寫詳細住址資訊。緊接著根據語音提示投放垃圾即可。操作時,有工作人員在一旁指導,以確保垃圾分類正確。現場,南都記者將喝完的飲料盒投入玻璃回收箱,發現設備“吞掉”了物品,無異常。但很快,工作人員便前來製止了記者,並引導記者投放垃圾進了正確的垃圾分類箱。

最後,根據投入垃圾的重量,用戶會得到相應的返還資金,資金可用於平台購物,或微信提現。整個體驗過程大概10多分鐘,主要耗時在注冊步驟。

據悉,目前小區用戶注冊率達到了80%,中老年人為智能投放平台的主要用戶人群。智能投放平台在投放初期,有專人上門宣傳、講解操作方法,開放時間有志願者在一旁引導,所以大部分中老年用戶操作較為熟練。

50多歲的小區住戶張大姐對設備的操作十分了解。“比較鬱悶的是,有時候機器沒開,本想用來換錢的垃圾只好就近扔到定點投放垃圾桶裡。”設備開放時間為每周一、周三、周五、周日早上7:00-9:00;晚上19:00-21:00,有居民就認為時間太短。

而黃埔花園的何婆婆就介紹,“家裡有大型家電,可以通過吶吉島預約上門回收,十分方便。”走訪當日,南都記者在黃埔花園的吶吉島設備旁邊看到,一摞摞打包整理好的紙箱、塑料瓶正在被回收人員從箱中取出來,準備運走回收。據悉,回收人員每天會定時來清理吶吉島智能回收箱,以保證箱中留有太空給居民投放垃圾。

優點:

使用率高,專人指引提高垃圾分類正確率

居民建議:

延長智能平台開放時間

荔灣區東浚荔景苑小區&茶滘街汾水花園 “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

垃圾按要求丟進“小黃狗”,返現又節能

在汾水花園,“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顏色亮黃顯眼,體積較大,分為金屬、塑料、紡織物、飲料瓶、紙類、玻璃和有害垃圾七個回收箱,操作簡單,可以下載小黃狗A PP或者從微信掃碼進入小黃狗小程式,在螢幕上選擇垃圾分類後進行掃碼投遞,相應的分類垃圾櫃的投遞口便會打開,回收垃圾放置進去即可,手機後台上會馬上顯示投遞成功並且出現相應的價錢。

一對提著一大包舊衣物來投放的夫婦,他們是第一次使用“小黃狗”。用手機微信掃碼、使用手機號注冊,之後就可以選擇垃圾分類並進行投放了,整個過程不過幾秒鐘。他們一共投放了14.71公斤紡織物和3.42公斤紙類,獲得了5.34元的收益。“非常方便,換季整理的舊衣物很多,放家裡浪費,不如回收。”

荔景苑小區則有居民表示,自己平日只要有符合要求的物品都會丟進“小黃狗”,不僅可以現金提現(滿10元可提現)還節能環保。不過該小區亦有居民提出,設備數量不夠,平時使用“小黃狗”投放垃圾物品的人較多,會出現垃圾“滿櫃”的現象,尤其是“紙類回收”。“設備才投放了兩個多月,很多居民不知道怎麽使用,我們將定期在小區內組織講解活動,告訴大家如何使用。”據汾水花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社區需要為“小黃狗”提供場地、支付電費並負責日常衛生維護,而分揀、再生等回收鏈條的後半部分則由“小黃狗”負責。

儘管可以直接使用手機號或微信小程式進行投放垃圾的操作,但是要將獲得的收益提現,用戶必須通過小黃狗APP綁定銀行卡才可以實現,一些人出於對下載A PP是否值得和出於對綁定銀行卡安全性的考慮,處於觀望態度。

優點:

注冊便捷快速,操作方便

居民建議:

增多設備數量

海珠區廣輕工校區及家屬片區 “廣船環保”智能收集系統

學生證和智能設備關聯,投放垃圾可獲積分

在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校區,南都記者看到垃圾分類智能收集系統“廣船環保”,分別位於校內幼稚園附近、學生宿舍樓兩側。垃圾箱分類有餐廚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四類。智能設備現場無操作指引人員。設備的操作方法在垃圾箱中間的螢幕、兩邊的背景板上有詳細列出。首先,需要將卡放置感應區,然後將垃圾裝袋放在投放台。機器感應到投放台上的重量就會自動抬起投放板,將垃圾倒入箱子裡。整個操作過程比較簡單,不一定要使用微信,身份證、校園卡都可,使用校園卡可以獲得積分。

南都記者現場嘗試用身份證感應,將紙盒投入了餐廚垃圾內,但機器並無任何反應,還是照樣吞入了垃圾。與此同時,由於空飲料盒太輕,無法感應,投放板一直沒有抬起,操作失敗。南都記者還看到,其他垃圾箱頂也堆放著兩袋無法識別重量的垃圾,機器識別並不靈敏。據操作方法介紹,投放垃圾即可獲得部分積分。投放的垃圾覆核成功後,能獲得更多大量的積分。學生卡或者開通社區IC一卡通都可積累積分。這些積分可用於指定平台的消費。

吳女士居住在廣輕工家屬小區內,她說,“家裡的垃圾一般都會進行分類,樓下的這台機器有時能用有時用不了。遇上機器沒反應時,只好繞遠扔垃圾桶,要麽就直接堆在智能平台旁。”

在廣輕感化教育書的吳同學告訴記者,學生證和智能設備直接關聯,每次操作僅需要一兩分鐘,較為便捷。

優點:

學生卡可直接使用智能投放平台

居民建議:

機器識別不靈敏,用戶感受有待提升

02-03版 采寫:南都記者 鍾麗婷 實習生 伍雪梨 曾浩鑫 孟嘉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