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家:必須封殺臉書天秤幣!否則全球金融體系都將面臨危險

騰訊證券6月25日訊,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的比較法學教授卡特琳娜-皮斯托(Katharina Pistor)近日撰文稱,各國政府必須出手乾預,搶在Facebook明年正式推出“天秤幣”以前對其進行封殺。否則的話,各國政府就該開始起草自己的“生前遺囑”了,因為如果到了需要由國家來拯救“天秤幣”的時候,那麽彼時需要的流動性可能會超過任何一個國家所能提供的水準。

以下是這篇文章的全文:

Facebook不久前發布了一種名為“天秤幣”(Libra)的加密貨幣,想要讓其充當一種私人貨幣,供其用戶在世界各地進行支付和轉账等活動,此舉可以算是這家社交網絡巨頭對世界主導地位的最新一次衝擊。

在籌備這種加密貨幣的過程中,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已經與各國央行、監管機構和27家合作公司進行了談判,每家公司至少都將出資1000萬美元。出於對安全問題的憂慮,Facebook一直都在避免與任何商業銀行達成直接合作。

過去幾年時間裡,Facebook一直都面臨著醜聞纏身的局面,如無視用戶隱私、利用其用戶的個人數據、以及未能很好地控制旗下平台等;而時至今日,Facebook又推出了一種可能拖垮全球經濟的加密貨幣和支付系統。各國政府必須進行乾預,以防這家信奉“快速行動、破除陳規”(moves fast and breaks things)原則的公司最終毀掉一切。

祖克柏看起來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光靠技術創新並不能保證“天秤幣”取得成功,他還需要各國政府承諾加強合約關係網絡來為這種加密貨幣提供支持,並同意使用本國貨幣作為抵押品。

如果“天秤幣”有朝一日遭遇擠兌,那麽各國央行將不得不為其提供流動性。

現在的問題在於,各國政府是否了解這樣一個體系將給金融穩定性帶來的風險。Facebook想要建立起一個活躍用戶人數多達26億的私人支付網絡,讓人們能夠無摩擦地進行支付,這種想法聽起來可能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正如所有銀行家和貨幣政策制定者都知道的那樣,支付系統需要一定程度的流動性來提供支持,而這是任何私人實體都無法提供的。

與國家不同,私營部門必須量入為出,不能在如有必要時單方面地向他人強加財務義務。這就意味著它們是無法自救的,而是必須要國家對其進行救助才行,或是由國家允許其倒閉。

此外,即使是就各國政府而言,貨幣掛鉤也只能提供一種安全的假象而已。許多國家都曾不得不打破這種“掛鉤”關係,卻總是堅持聲稱:“這一次只是個例外。”

Facebook與其他“私人資金”發行人的不同之處在於,該公司擁有龐大的規模、全球影響力以及“快速行動、破除陳規”的意願。

很容易就能想象出這樣一幅圖景:如果到了需要由國家來拯救“天秤幣”的時候,那麽彼時需要的流動性可能會超過任何一個國家所能提供的水準。不妨回頭看一下,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的愛爾蘭是怎樣一幅情景吧。在當時,愛爾蘭政府宣布將會承擔私人銀行部門的債務時,其結果是該國陷入了主權債務危機。

許多國家其實還比不上Facebook這樣的企業巨頭,因此最終的境遇很可能會跟愛爾蘭差不多。

Facebook正在全力推進“天秤幣”,這給人帶來的感覺是,這種加密貨幣只不過是又一個私營企業而已。但與之前的許多其他金融中介機構一樣,Facebook也作出了一種承諾,但這種承諾是該公司自己不可能做到的,那就是為這種加密貨幣的價值提供保護。根據Facebook的說法,“天秤幣”將與一籃子貨幣(各國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掛鉤,而且用戶隨時都可將其兌換為現金,不管當時“天秤幣”的價格有多高都可以。

但是,Facebook的這種保證是建立在一種幻想的基礎之上的,這是因為無論是Facebook還是與其合作的其他任何私營企業,都不能無限制地獲取與“天秤幣”掛鉤的法定貨幣。

想要知道當金融創新者創造出看跌期權時,為什麽監管機構會感到不悅,不妨回顧一下2008年9月份貨幣市場基金崩潰的歷史。在當時,貨幣市場基金向其投資者作出承諾稱,他們持有的期權就跟銀行账戶一樣安全,也就是他們隨時都可以套現,無論想要套現多少。

但當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時,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者同時試圖套現,最後的結果很明顯了,那就是許多基金都無法讓投資者套現。為了防止所有貨幣市場基金以及為其提供支持的銀行遭遇大規模擠兌,美聯儲不得不插手乾預,為其提供了流動性支持。

而對於“天秤幣”來說,一旦這種加密貨幣發生擠兌,那麽其所需要的支持就會更大,而且還需要受其影響的所有央行之間進行密切的協調。

鑒於這種巨大的風險,政府必須出手乾預,搶在Facebook明年正式推出“天秤幣”以前對其進行封殺。

如若不然,那麽正如美國國會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n Financial Services)主席瑪克辛-沃特斯(Maxine Waters)警告的那樣,各國政府就該開始起草自己的“生前遺囑”了。用金融和銀行業的術語來說,“生前遺囑”是銀行向監管機構提供的一份書面計劃,其內容是一旦銀行破產,那麽它們將如何自我分解。

就政府而言,“生前遺囑”則必須解釋一旦“天秤幣”打破與一籃子貨幣之間的掛鉤關係,並觸發一場全球擠兌,那麽相關當局將如何作出應對。

很明顯,這就會引發相關的諸多問題。

各國政府會像2008年9月份的前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或是2012年7月份的歐洲央行行長瑪利歐-德拉吉(Mario Draghi)一樣,發誓要“不惜一切代價”來確保這種加密貨幣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嗎?進一步來說,各國政府是否有能力這樣去做?更不用說是還要與所有其他參與其中的國家協調行動,並分擔損失了。

如果事實證明這種支付系統無法維持下去,那麽屆時各國政府還能奪取對“天秤幣”的控制權嗎?

倘若各國政府對Facebook發布“天秤幣”之舉緘默不言,那就相當於支持這種危險的舉措。各國政府決不能允許私人的、追求利潤的企業將整個全球金融體系都置於危險之中。如果說銀行是“太大而不能倒閉的”,那麽各國政府絕對也是如此。

要是各國政府無法保護我們免受Facebook這種狂妄行為的影響,那麽我們都將為此付出代價。(星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