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感冒藥混著吃!要命!

27歲的小張,因為「高熱7天,伴腹瀉5天」到呼吸科就診,從入院到去世僅7天……

經事後了解,小張最初的癥狀的確是「感冒、發熱」,自己去藥店買了感冒藥,因為一種感冒藥退熱效果不明顯,就多買了幾種,且因為自己體重基數大(250斤左右),就自行加量,吃了好幾種感冒藥。

誰料發熱仍未緩解,並出現了腹瀉的癥狀,堅持了幾天,實在熬不住遂到醫院就診。

但此時的小張已經因「感冒藥」服用過量導致多臟器衰竭,從入院到去世僅7天,兩家三甲醫院,數十名醫護人員,動用了最先進的搶救措施和設備,仍沒能挽救他的生命。

小張的悲劇就來源於退燒心急,各種感冒藥混在一起亂吃。

另外他覺得自己體重基數過大,就擅作主張,吃了雙倍的劑量,最終因對乙醯氨基酚超量使用導致嚴重肝損,最後發展到無法挽救的境地。

對乙醯氨基酚超量致死亡?這麼嚴重麽?

對乙醯氨基酚的不良反應都有啥?

對乙醯氨基酚又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醋氨酚、退熱凈等。

該葯為乙醯苯胺類解熱鎮痛葯,1878年由莫爾斯(Morse)首次合成,1893年由Von Mering首先用於臨床,直到1949年當它被認為是乙醯苯胺(退熱冰)和非那西丁的活性代謝產物時,才得到普遍應用。

在美國,對乙醯氨基酚從1955年就成為非處方葯,我國於1960年開始生產,到目前為止該葯在臨床上已經使用了120多年。

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該葯不良反應的報導越來越多,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已知過量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可引起肝毒性反應,甚至可導致肝衰竭和死亡。

2014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曾發出公告,建議停止開具和銷售含對乙醯氨基酚超過325mg的處方葯,引起國內媒體的關注和公眾的恐慌。

FDA採取上述措施的目的是幫助消費者避免上述風險,因感冒藥服用時間較短,因此這一控制措施並不包括作為非處方葯的含對乙醯氨基酚的感冒藥。

按療程、按劑量、合理使用對乙醯氨基酚,總體上來講是比較安全的,之所以會出現像小張這樣的嚴重後果,主要是超量使用、誤用或重複用藥導致該葯使用過量。

限制最高藥物劑量可以幫助降低因對乙醯氨基酚過量導致的肝損害風險。

FDA還同時強調,如有必要,使用上述藥品時可一次服用2片(粒或其他劑量部門),總量650mg,每日不超過4g。

對乙醯氨基酚能夠有效緩解疼痛和退熱,對胃腸道刺激性小,是治療感冒藥物中最常用的成分之一,約80%的抗感冒藥都含有對乙醯氨基酚。

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的西藥感冒藥都有誰?

常見的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的西藥感冒藥:

此外,治療感冒並非像廣告中所說的那樣「中西醫結合療效好」,因為很多治療感冒的中成藥也含對乙醯氨基酚,在聯合使用的時候導致該葯超量引發嚴重肝臟損害,甚至導致肝功能衰竭乃至死亡。

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的中成藥感冒藥都有誰?

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的中成藥感冒藥:

葯娃溫馨提示:

感冒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就診,不要因為嫌麻煩而選擇自己隨意吃藥。

就診時要多與醫生溝通,弄清楚用藥的劑量、時間和方法,告訴醫生自己已經服用的藥物,以免藥物混合使用產生毒副作用。

本文由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葯務科副主任藥師王娟供稿。

關注葯娃的小夥伴都在看

圖片來源於網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