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印度豹坦克,二戰德國坦克技術大雜燴

自從二戰後印度獨立,發展軍力就是首要問題,畢竟那時候與巴鐵之間的戰鬥就已經開始了,與獲得美式“巴頓”坦克不同的是,50年代初的印度陸軍只有數量不多的M4中型坦克,難以和巴鐵相抗衡,於是提出了新一代坦克招標計劃。

按照當時印軍的計劃,新的坦克不僅要具備和“巴頓”相抗衡的能力,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能在當時工業並不算雄厚的印度本土進行一定程度的生產,哪怕來料組裝也行。

參與競爭的企業非常多,不僅英、美拿出了自己的產品,就連當時坦克設計與世界脫軌的法國也拿出了自己的設計參與其中,不過在前期的競爭中,他們都敗給了來自西德保時捷公司的設計。

其實保時捷公司在那時候是被禁止研發某些軍用設備的,因此這個印度豹坦克的設計其實是個大雜燴,它將二戰德國的坦克設計經驗整合了一下,以現有技術進行適當的修改,這也是為什麽印度豹坦克看起來有幾分VK7201的影子。

除了設計思路上引用二戰的設計,在坦克的各個子系統上,保時捷公司也無法一家獨立承擔,目前已知的,至少引擎是由戴姆勒-奔馳提供,Ruhrstahl提供了主炮和炮塔結構,而變速箱和懸掛則是ZF Friedrichshafen提供。

最終設計出的印度豹坦克,動力上使用一台戴姆勒-奔馳公司的670馬力MB-837A型8缸柴油機,對於重量約為40噸的印度豹來說,部門功率將近17馬力/噸,動力還算不錯,能達到約50千米的時速。

行走裝置捨棄了德國二戰熱愛的交錯式負重了,回歸到常規結構,採用主動輪在後,導引輪在前的設計。

火力上採用一門90毫米的PzKan 48坦克炮,車內總共可以攜帶61發各式炮彈。據稱這門火炮是從瑞士火炮改進而來,而瑞士又是從M36坦克身上改進而來,這血統也是足夠複雜了。

輔助武器為2挺機槍,一挺同軸機槍,以及炮塔後腦杓一挺機槍,這種設計也是基於二戰的設計經驗,防止在巷戰時有士兵趁坦克炮塔受製於建築物旋轉不便,從後方爬上坦克搞破壞。

裝甲防護上也不含糊,繼承了VK7201那略帶圓形的炮塔,整體採用鑄造結構,正面加上炮盾厚度達到了130毫米,側後則是70毫米;車體正面採用90毫米厚大傾斜角鋼裝甲。這在40噸級的坦克中防護還算不錯。

儘管是二戰時期的技術加以現代化改進,印度豹的基本性能在50年代初也不算差,並且它還支持在印度進行國產化,包括光學設備等比較精密的設備也將實現印度國產,不過印度豹還是沒能走到最後。

就印度豹自身來說,基本性能過關,但是依然超出了當時印度的生產能力,比如那座鑄造炮塔,當時的印度冶金工業就無法完成,而其他諸如火炮等零組件需要多個公司採購,對於當時自身環境不明的西德來說,搞不好哪天又被其他國家接管了,印度不敢冒險。

接替印度豹的是來自英國的百夫長坦克,比起還沒有進入生產階段的印度豹來說,百夫長坦克不僅技術成熟,更重要的是有現貨,來自英國方面的供應渠道也更保險,至於實現印度國產化什麽的,經過印度豹折騰的印度也算明白了,現代化坦克這種高科技東西以當前印度的水準還玩不動,乾脆放棄了。

不過印度豹坦克也並非一無所成,不久後出現的瑞典KW30坦克就和印度豹相似度非常高,它們之間可以肯定有聯繫,但是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合作關係目前還不清楚,也有說法認為保時捷公司將一些技術運用到了法式AMX30坦克上。不管如何,這些經驗嘗試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進步意義,為不久後豹1主戰坦克的出現打下了一定的技術基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