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信用卡套現規模或超兆 資金用途失控風險陡增

  信用卡套現規模或超兆 資金用途失控風險陡增

  21世紀經濟報導 王曉 北京報導

  審計署日前發布報告顯示,抽查的個人消費貸款中有部分實際流入樓市股市。

  消費貸款違規流向背後,不得不提的便是信用卡套現。“套現黑產,早已是行業毒瘤。”一位消費信貸平台人士表示。

  央行支付體系運行情況顯示,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信用卡髮夾量共計6.12億張,人均持有信用卡0.44張,相較發達市場仍有較大發展太空。截至一季度末,信用卡授信總額為13.14兆元,應償信貸餘額5.80兆元,卡均授信額度2.15萬元。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711.48億元。

  “2017年居民杠杆率較2015年上升10%,2018年一季度信用卡半年逾期未償信貸餘額較2015年末增加87.1%。這些風險需要我們從業者關注。”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王衛東在6月初舉行的《中國支付清算發展報告(2018)》發布暨學術研討會上表示。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銀行業權威人士處了解到,2017年某大型銀行發現年度套現額高達1000億元。據行業保守測算,全行業年度套現規模超兆元,其規模已經與鼎盛時期的現金貸市場規模相當。而由於套現,銀行低成本消費信貸資金出現用途失控,流入現金貸、房產、投資領域等。

  在當前鼓勵居民消費同時又要防止居民杠杆過快上升的情況下,防範信用卡套現風險亦是防範金融風險中的一環。

  資金失控風險

  “信用卡0.55秒到,不加收任何費用。全國辦理,全國通用,歡迎介紹客戶。”在一個套現微信群中,自稱POS機收單服務機構的李某發出了上述資訊。類似的資訊,還在許多商圈的小卡片、商貿類交流群、套現群中頻繁出現。

  “現在套現也不複雜,一部移動POS機就可以了。手續費和商戶服務費水準差不多。”一位股份行信用卡部人士介紹。

  王衛東指出,原本一個POS機對應一個商戶,現在一個POS機對應一萬個商戶(號稱萬戶侯),可以輕易地模擬出20倍甚至100倍以上的虛假交易場所。其中風險巨大。由於系統化變造交易已經有完整的產業鏈,在今年1季度,交行內部開展行動,絕不允許直銷人員帶POS機,發現一個開除一個。

  變造交易為套現提供了便利和反偵查手段。王衛東介紹,一些套現資金進入現金貸、房地產、股市等,一方面導致監管統計資訊失效,貸款市場不合理膨脹,另一方面其風險模型完全不同,但被變造交易躲過了。此外,原本銀行機構會根據客戶交易情況去判定如何給客戶提額,但如果交易資訊失真的話,銀行就不能很好地對額度進行控制,非法提額會導致過度授信。

  此外,餘額代償(指通過第三方機構一次性還清信用卡账單,持卡人再分期還給第三方機構)近年來發展迅速,而其與信用卡套現產業鏈也密不可分。

  王衛東指出,行業許多餘額代償平台模式粗放,類似於現金貸。部分持牌機構甚至成為代償平台主要的資金提供方。由於代償平台無法有效監控,貸款的實際用途缺乏貸後管理,會延遲風險暴露,造成風險累積。代償也會帶來給用戶的重複授信,由於資金提供方主要是銀行,一旦資金鏈斷裂,會帶來行業連帶性的風險,此外,代償平台肆意搜集客戶資訊,資訊泄露問題也比較嚴重。

  建議加大處罰力度

  一位接近支付行業監管部門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由於套現的違法成本低,管理也不是很嚴格,支付機構協助套現,有的甚至公開套現是主要業務。

  該人士介紹,一些支付機構為了利益鋌而走險。支付機構收入主要靠業務規模和手續費率。相較於正常商戶的零售消費,信用卡套現金額更大,能讓支付機構快速提高交易規模,此外,套現是違規高風險業務,手續費率更高。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針對許多中小企業主,個別銀行允許發放大額信用卡用於支持其經營運轉。但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對消費場景和用途審核不嚴,導致大規模套現發生。一些支付機構為了利益審查不嚴,導致違規商戶“披著羊皮”在平台上進行交易。

  上述接近支付監管部門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機構其實可以通過數據監測,從不合理的交易中判斷套現行為:如菜市場的商戶交易金額都是幾千、幾萬元整數;每一個商戶只有信用卡交易,沒有借記卡交易;同一張卡反覆交易等,就屬於套現。

  記者也了解到,一些銀行信用卡對特定使用行為也會進行風險預警:如果用戶每個月信用卡額度都用光,可能擔心用戶以卡養卡,就會把用戶“關小黑屋”(暫停提供服務),或者每個月還款時都隻還最低還款額,也會對用戶使用進行一些限制。

  王衛東建議,一方面要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肅清源頭,另一方面也要加大處罰力度。 “要加強行業聯動,形成一些合規的共識。”王衛東表示。

責任編輯:張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