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培養18位碩博的“狀元村”,該靠“狀元”來振興嗎?

藍天下的窪裡村。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培養出18位博士碩士“狀元村”,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今天新京報刊發的一篇深度報導,引發了不少人的共鳴。

報導講述了山東泰山腳下的窪裡村作為遠近聞名的“狀元村”,40年來走出了9位博士、9位碩士,以及將近60位大學生。然而,這些在城裡做了教授、公務員的後生,卻無法反哺更多,也無力阻止故鄉的空心化。

因為貧窮,所以把一切希望寄托於孩子上學、考學,在所不惜;最終在城市裡扎根的孩子,同樣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對父母堪能照應,對家鄉則難以顧及——窪裡村的故事,在山東以及全國很多地方也在上演。

那些“衣錦還鄉、給鄉親分紅包蓋別墅、讓故鄉一夜之間舊貌換新顏”的故事,只存在於極少數。對絕大多數如我一般的“第一代移民”來說,在城市裡扎根、撫育後代,已經耗盡幾乎所有氣力。

我看到在這篇文章的留言中,不乏一些冷嘲熱諷:“一百個博士碩士不及一個衣錦還鄉的企業家!”“教書不育人,這麽多博士碩士就不能出錢出力改變家鄉的狀況嗎?”

在求學和工作的這些年裡,我遇到了不少來自山東的同學、同事。很多人身上都有一種特殊的氣質——真實。在學習上表現為認真,在工作中表現為踏實,在交往中則又表現為真誠。他們或許不及城市裡長大的人有悟性、博聞強識,甚至有時候缺了一些年輕人的闖勁,但卻在持續努力夠到自己所能及的更高且更安穩的地方。所以我的很多山東同學都考上了公務員、高校老師、事業部門。

這些職業意味著,他們很難大富大貴,難以成為“馬雲”,難有余力回報家鄉。但不可否認,這種穩定感為他們擺脫了兒時貧困帶來的那種不安。他們靠讀書走出鄉村,用工作建立自信,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人生的方向——教育能夠如此重塑一個人,足矣。

年輕人不願留在鄉村。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人的成長背景、見識可能千差萬別,但理性思考的能力卻是互通的。對於沒有背景、沒有指路人、沒有依靠的農村“漂一代”來說,在能力範圍內選擇最有把握的人生道路,讓未來穩定地向上延伸,是他們做出的理性抉擇。城裡的娃都在拚“起跑線”,而對他們來說,要到達別人的起跑線可能需要先翻越一座山。

家鄉的父母鄉親們或許不懂,孩子在城裡的工作到底是幹啥的、有啥用。但對於他們自己而言,在求學和工作中,不斷發現自我價值、不斷挖掘自身潛能,這就是讀書帶給他們的人生蛻變。

對此,沒有人有資格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批評他們對故鄉的“無能為力”。他們更不必接受人們陰陽怪氣的嘲諷——“讀了博士能怎樣?”讀了博士是不會怎樣,但高等教育首先教會人們的,是對自己負責,是更獨立的人格和思維。

在情感上,他們有改變故鄉的願望,他們或許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出把力”,但這並不是他們的必盡的責任和義務。

他們在城市裡貢獻著自己的專業技能,同樣,“鄉村振興”也應該由專業的人來完成——是建立更集約更高效的現代農業;是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去深耕農村這片沃土;是用高速信息傳播和開放的市場,把農產品納入“大流通”;是用更好的待遇和更廣的前景去吸引“新農民”。

這些“農事”對村裡走出的“狀元們”來說,並非所長,也貢獻不了太多。但他們在城市裡扎根,卻給了鄉村發展的一種信心和力量:努力與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不只是個人的,也可以是整個貧困人群的。

孟然(媒體人)

編輯 胡博陽 校對 劉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